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在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著作中,列宁提出了许多有关世界市场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并且他看到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指出,市场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由国内到全球无止境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俄国边疆地区等国内市场已被卷入世界市场的旋涡。从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已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俄国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漩涡。这些被以往的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著作中,列宁提出了许多有关世界市场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并且他看到了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指出,市场也和社会分工一样能够由国内到全球无止境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俄国边疆地区等国内市场已被卷入世界市场的旋涡。从而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已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俄国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漩涡。这些被以往的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的一场改革运动,是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创造性实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俄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历史必然性。挖掘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时代价值,继承列宁的宝贵精神遗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帝国主义论》是列宁主义全球化理论的集中表达,列宁主义的全球化理论是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理论回应,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位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前提,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必要性的一定认识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方面,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只有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才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地域性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列宁所指出的"两制共存"世界历史时代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现实社会主义是实现理想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理想社会主义即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观蕴涵了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从世界历史整体角度认识和思考社会主义问题的全球意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目标体系;在世界历史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联中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指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历史方位,构成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集中表达,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首先是关于资本全球化的新阶段、新形式的理论,实际上他对于帝国主义五大特征内部结构的分析,就是对资本全球化历史进程中全球化特征逐渐显现及其在各个层面的展开和深化。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极限,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是社会主义全球化的前夜。这些思想既指导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样也成为列宁的全球化视野和论断的历史局限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王媛 《中国经贸导刊》2010,(20):93-93,103
1917年,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1921年3月,列宁根据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率先从粮食税开始。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思想,坚决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改革开始,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极大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赤平 《商业研究》2001,1(4):60-63
当代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并行的,一开始就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因而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体系内的矛盾更加激化并向世界范围内蔓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又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更充分的条件。因此,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既是社会生产力超越国界发展的客观进程 ,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的扩张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及其相互关系 (简称“两制关系”)的发展产生多重深刻影响 ,促使两大制度、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竞争出现新形势 ,呈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他的迂回过渡理论的核心和精髓。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的实践,是对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证明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不同社会制度对立统一关系的新形式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团结思想与俄国的帝国主义特征、民族关系状况及革命斗争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民族团结思想。这一思想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关注少数民族利益、谋求共同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民族团结政策提供理论遵循,并为反对民粹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西方列宁学"作为西方一种从各个角度研究列宁思想的社会思潮,歪曲和贬损了列宁主义。就资本主义观而言,他们认为民粹经济学是列宁的理论来源。认真解读列宁论资本主义的重要文献《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难发现,列宁在社会分工、工业人口增加与农业人口减少、小生产者破产论、剩余价值实现论、资本主义市场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对民粹经济学作出了深刻批判。只有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是列宁资本主义观的真正思想来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经典文本,理性审视各种否定历史事实的思想及其意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列宁学"作为西方一种从各个角度研究列宁思想的社会思潮,歪曲和贬损了列宁主义。就资本主义观而言,他们认为民粹经济学是列宁的理论来源。认真解读列宁论资本主义的重要文献《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难发现,列宁在社会分工、工业人口增加与农业人口减少、小生产者破产论、剩余价值实现论、资本主义市场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对民粹经济学作出了深刻批判。只有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是列宁资本主义观的真正思想来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经典文本,理性审视各种否定历史事实的思想及其意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新发展,它给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及阶级结构带来了深刻变化,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最新阶段。随着资本全球化,资本所固有的负面影响迅速在更大的范围扩展,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的失调、失衡和危机。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到尽头,取代它的必将是全球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晚年在回应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以及俄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时,曾提出“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构想。跨越设想的阐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完成的。马克思对跨越设想的理论探索蕴含着思想逻辑的相通性,对时代命题作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考察世界历史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评价经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在于它提供了观察经济全球化的新思路和新视角,而且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在考察一个国家的发展时,必须将其放到世界大背景下来考虑,从世界历史来审视民族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他的那个时代就预见了今日的全球化理论,在他的的思想中表述为“世界市场”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它是全球化理论的前期阶段,但并未过时,理论本身的指导性、创造性,对今日的世界各国依然有警示作用,对我们更好的处理面临的全球化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除马克思主义之外,没有哪种学说能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和独特性的理论,是具有革命性的理论。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