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6月7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来自法国、芬兰、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驻中国科技参赞和十几家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国家科技部确定的首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武汉、成都及国家高新区的代表一起,就国家高新区高端发展的规律、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路径选择、集群创新等大家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6月13日,武汉荷田大酒店,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座谈会”在这里召开.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深圳、西安、成都、杭州和苏州工业园等八家高新区的代表,与中央政策研究室、中科院政策所、长城战略研究所等相关战略机构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方案与做法.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出席会议,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文章在阐述园区当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园区创新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推进国家高新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重要举措。是所有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科技部对国家高新区进行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的重要抓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高新区的探索和尝试,对推进国家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4日,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建成三类园区的发展目标,即世界一流园区、创新型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2006年10月,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成都、武汉东湖等6家高新区先行,通过考核验收。成为首批世界一流园区。2008年初。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被列入了科技部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创新集群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举国上下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国方略之际,来自海内外的高科技园区管理者齐聚上海张江,参加了“高科技园区发展国际论坛”。本次论坛围绕“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题,探讨提升国家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园区,推动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的战略措施。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在会上肯定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成绩,并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周飞 《中国高新区》2013,(11):96-99
历经半年多时间的广泛调研、深入研究、充分论证,环顾世情、国情,结合省情、市情,审视区情之后,2013年10月16日,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实施三次创业战略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总目标,开启了新一轮发展的“强区之路”.细窥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规划,“一三四五七”战略中的创新与亮点,俯拾皆是.其中,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成都高新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与谋划.  相似文献   

7.
一流的思维、一流的规划、一流的核心汇聚世界一流的园区。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论坛”上,来自法国、芬兰、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的驻中国科技参赞和韩国、台湾、香港、中科院、长城战略研究所等十几家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倾情演讲,成为本次论坛的又一个“闪光点”,中国的国家高新区要向世界一流高新技术园区迈进,肯定不能照搬照抄的复制他国经验.但一定能够从世界一流园区的发展中,学习到一些为己所用的先进理念、规划等。因此,特摘取法国、芬兰、澳大利亚、以色列等专家及资深研究人员的精辟观点.希望对读者能有所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早在2006年10月,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六家国家高新区倡议共同发起“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动.历经7年多的努力,已基本完成了从思想观念到发展认识到空间布局等方面必要的准备,建设一流园区的初期建设阶段已经结束.当前,伴随着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的全国推广以及苏南、天津等新一轮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除了这六家高新区外,笔者认为,广州、杭州、天津、大连、青岛、济南等先进高新区,理应率先把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作为“三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有6家高新区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但是10年以后谁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主要看谁能发展出新兴产业。在中国,要以高新区为主战场发展新兴产业,但真正新兴产业崛起的地方除了现在的一流园区,还有一大批创新型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甚至有可能在非高新区的地方出现,比如义乌、寿光。他们的新兴产业有可能将比高新区发展得还要好,现在要密切跟踪,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正迈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对接“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锋;认真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努力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投资、运营、管理等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国内外一流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认为我国高新区面临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需要借鉴美国硅谷等海外一流科技园区的市场化管理运营制度的建设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北京中关村等国内一流科技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经验,为高新区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世界一流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行动!”这是科技部确定的首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发出的呼声!这批幸运儿是来自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武汉、成都六家高新区。在本次论坛上,他们是演讲的主角,让我们倾听他们下一步将如何向世界一流园区迈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依据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园区创新监测报告2014》,将江苏11家国家级高新区与中关村、成都、张江、深圳、武汉、西安6家科技部认定试点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为:江苏国家高新区企业数量众多,单体规模较小;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突出,整体创新实力不强;研发机构数量较多,创新服务机构偏少;国际化程度较高,技术输出能力不足。建议今后从3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培育旗舰型创新企业,引领创新驱动发展;二是培育创新服务机构,完善创新生态系统;三是培育开放创新新特色,发挥开放创新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园区”,推动产业联盟发展,促进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高新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论坛”于12月25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为论坛发来贺信,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改司副巡视员李新男、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戴卫等领导出席论坛并作了讲话。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贺信中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一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2007,(6):14-14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日前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国际论坛”上指出,国务院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引起了一股自下而上的创新创业热潮。在此形势下,国家高新区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高新区二十年发展,第一个十年是初创发展的十年,第二个十年是“二次创业”的十年。未来十年将是“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十年。如果说“二次创业”的核心是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模式上实施“五个转变”,努力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那么“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核心就是国家高新区要在发展路径上推进”四个跨越”,努力提升园区科学发展水平。“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总体战略。创新是高新区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高新区持续不竭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8月15日,科技部在成都高新区召开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工作座谈会。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以及来自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郗舟 《中国高新区》2008,(3):116-118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与长城战略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课题:《中国增长极——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9月出版。该书是~部高水准的著作,参加该书的编著者,均是长期从事高新区研究和管理方面的专家,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视野广阔,不仅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然于胸,同时对世界各国先进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也谙熟于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新区》2014,(3):40-40
正成都高新区于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单位,2011年被科技部和"一行三会"批准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多年来,成都高新区以股转系统挂牌工作为突破口,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高效结合。2014年1月24日,成都高新区10家企业成功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另有一大批企业正在积极申报准备中,呈现出"百舸争流、干帆竞发"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成都高新区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方面,成都自身“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定位使得成都高新区必须按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标准,着力打造“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