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关于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都定义为从成立之初就从国际市场上取得相当部分销售收入的企业.根据企业家精神研究,我们提出了基于企业家跨国资源与市场整合的国际新创企业理论框架.重点阐述企业家跨国创新性整合世界资源进行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国际新创企业类型.基于企业家跨国资源与市场整合的国际新创企业理论是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指导企业家实践,催生新型国际新创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商务学术界根据企业行为人假设、市场网络化思想、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嵌入理论以及创业理论所构建的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正在成为解释企业国际化现象的主流理论,这一理论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国际化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深入阐释了该理论的行为人假设以及有关企业国际化本质、企业国际化目标与企业国际化机理三大问题的基本观点,进而构建了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的基本框架,并且认为新兴的国际新创企业理论和国际创业理论实际上均沿用了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的理论逻辑。最后,本文根据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沪港经济》2005,(10):8-8
杨国安认为,企业在实施海外战略的时候,最好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像些为、中兴一样稳扎稳打,在企业内部成长性比较好、外部风险比较低的时候选准时机,开拓国际市场,企业实施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固然能够快速走向国际市场,但往往很多企业对所面临的挑战及压力,心理预期不足。在跨国并购的时候,由于很多中国企业缺乏具有谈判和整台经验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批判性地吸收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澄清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理清了相关研究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指出企业家精神、企业资源和国际化网络是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优势环”模型,认为企业家精神、企业资源和国际化网络的良性互动能确保国际新创企业建立并保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国外国际新创企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新创企业是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并且呈迅速发展的态势。本文对国际新创企业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内容包括国际新创企业及其相关概念的演进、国际新创企业的特征、业绩以及相关理论解释模型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趋势,提出了联系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进行我国国际新创企业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近年来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中国企业频频以“大买家”的身份亮相于国际市场。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企业成长的一般方式。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如联想、TCL、华为等,其海外营业额已经超过了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近年来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中国企业频频以“大买家”的身份亮相于国际市场。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企业成长的一般方式。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如联想、TCL、华为等,其海外营业额已经超过了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竞争,伴随着国际化的浪潮,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走向国际市场的新形势,但是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合资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中会对其母公司的海外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文章基于这样一种形势,分析了中外合资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合资企业海外发展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印度海外并购研究——基于1991-2007年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印度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一大批大型企业逐步成长起来并积极的走向国际市场,到2007年印度并购价值名列世界境外收购排行榜的第5位.文章试利用1991到2007年的印度海外并购数据对其海外并购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如何精确评估新创企业是一个迫切有待研究的问题.传统的评估方法不能很好评价如初创企业和研发项目这类新创企业的价值,而实物期权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是其未来成长潜能的价值,这正符合新创企业自身的成长特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国际化和胜利油田“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油田内部企业国际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形成了石化石油业内、国内和海外三足鼎力的大市场格局。面对海外工程的特殊性、艰苦性和复杂性,如何发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海外项目中的引领作用,确保项目顺利运行,提升感召力和战斗力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的日益加强,零售国际化正日渐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商业零售企业纷纷跨出国门,竞相向海外市场扩张。这一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业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对零售国际化内涵与范畴的界定以及对海外市场影响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依靠国际化战略的全面推进,海外市场开拓将成为中国风电企业应对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理想蓝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国际化: 需要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尚 《产权导刊》2006,(4):15-16
可以说,2005年无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尝试最为集中的一年,也是突破性的一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创了中国企业并购世界500强的先例,为了促进国际化进程,新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甚至“御驾亲征”,举家搬到纽约。其后,明基并购西门子,也使其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而中海油和海尔虽然收购失败,也展示了其国际化的实力和决心。在跨国并购之外,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要的市场,中兴、华为等热衷于与海外合作,发展海外本土市场,而在家电行业,海外市场的份额也逐年加大。这场国内企业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国际化运动的成败,现在去评判还为时过早。其结果和影响,将会在企业未来相当长的经营时间中慢慢地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的缺乏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失败的核心原因。文章以一般意义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的认知资本、关系资本、位置资本和结构资本四个维度构成理论,分析了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的三种来源:社会网络生成、个人社会资本转化和母公司社会资本的转移,并研究了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战略网络的互动生成过程,最后提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培育和管理社会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海外研发资源整合模式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海外研发是市场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开展海外研发的动因有多种 ,由此形成不同的企业海外研发结构类型。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互补性的两种分类法 ,针对每种分类法中不同的企业海外研发结构类型 ,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最后指出 ,在企业发展海外研发的过程中实施并行工程 ,是提高企业研发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企海外融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上海经济》2005,(2):45-46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一个瓶颈。因而众多中国民企希望通过海外上市融资,来达到资本、管理与国际市场相结合的目的。然而,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海外融资市场;如何通过企业的重组、整合与包装来满足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标准;如何实现海外融资过程中股权的境外化等就成为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对于融资市场、融资顾问、战略投资者、上市方式等的选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如何精确评估新创企业是—个迫切有待研究的问题。传统的评估方法不能很好评价如初创企业和研发项目这类新创企业的价值,而实物期权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是其未来成长潜能的价值,这正符合新创企业自身的成长特性。  相似文献   

19.
在零售商业的国际化过程中,日本零售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日本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动机与决策过程因进入市场、进入时期及业态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同时,日本零售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绩效也是不容乐观的,并出现了大量的撤退案例。研究日本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动机及经营绩效不佳的原因,不仅对日本零售企业制定跨国经营战略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包括进入国家或地区在内的全体零售企业制定零售经营战略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为了突破国家界限,向国外发展业务,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寻找更好的资源,实现分工、产品交换、信息传播和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以追求更多利润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经营通常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一般先是在境内同国外公司开展合资、合作经营等业务,进而向海外出口产品或劳务,随着国际经营业务的扩大,企业将在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企业,进而建立国际生产体系和营销网络,而后成长为跨国公司。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就是企业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走出国门”才能发展自己国企要“走出去”才能发展自己。这是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