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运行机制的探讨康守松摒弃与市场经济相悖的错误观念,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金融运行模式的束缚,以客观的市场法则为标志,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金融运行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当前...  相似文献   

2.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管理杨明生今年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的关键一年。转轨是从财税、金融等杠杆部门首先开始的,其中目标之一就是通过金融与市场的直接接轨,进而建立起金融对经济的间接调控体系。金融与市场的接...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过去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金融的作用是有限度的,现在我们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转变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向金融业提出了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造金融业的巨大任务。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金商品化问题谈一点看法。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联系和区别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有四大特征:(1) 自主性;(2) 开放性;(3) 平等性;(4)竞争性。商品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等价交换,没有等价交换,就没有市场。怎样实现等价交按呢?这就必须有社会必要势动量的形成。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业政策性银行柯光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这个体制是否单靠市场机制包揽一切?组建政策性银行究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伴生物,还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业政策性银行...  相似文献   

5.
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机关后勤改革河南省财政厅行财处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转移。本文拟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6.
做好人的工作促进“两个转变”王洪尉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一统金融格局,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各家银行纷纷齐发新的金融产品,以获取竞争优势;有的开展以"微笑服务"、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业政策性银行柯光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这个体制是否单靠市场机制包揽一切?组建政策性银行究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伴生物,还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旧体制的残留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业政策性银...  相似文献   

8.
浅析不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集约经营的途径吴长江1996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实现金融体制转变和经营方式转变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转变"的含义就是指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金融体制转变,信贷资金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进行的。为了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相继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并逐步过渡为商业银行;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和多种  相似文献   

10.
经过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到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完全建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期。也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过渡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可被称作前转型时期。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我国面临的全新任务是,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和随后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将全面进入新的时代,其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可以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过程称为后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1999,(7):46-47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银企关系得到了一定调整,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就银企关系的调整和重构提出几点浅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  相似文献   

12.
稳步推进农业银行向商业化过渡刘铭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金融体制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推进改革的突破点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通过市场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利率,还是一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法定利率(或称计划利率)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金融改革无疑也要以市场取向为目标,走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建设作用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课题组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配置完全采取计划方式,国民经济核算也以使用价值为主,金融只是计划和财政的附属工具,仅发挥一定的会计和出纳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抑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朝着金融自由化的方向不断的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一个创新和重大突破。金融工作要适应和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一目标,必须改革金融体制。而要改革金融体制,又必须先要转换观念,换脑筋,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套旧观念,树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要破除“货币投放恐惧病”,树立货币流通必须与商品流通相适应的新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部分产品实行国家计划调度、转帐  相似文献   

17.
李辉  陈庆 《中国金融》1993,(5):10-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专业银行要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时,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金融业的要求,也是加快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年来,尽管传统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较好地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但始终没有突破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这个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我国图书馆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图书馆的冲击已成为共识,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图书馆业,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也必须相应进行重新定位和改革。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改革的取向王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的发育,曾一度引发了金融宏观控制中深层次一些矛盾和问题,迫其原因还在于金融改革的滞后,...  相似文献   

20.
李学千 《中国金融》1996,(11):22-23
加快建设规范化商业保险公司步伐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李学千保险是国家经济、金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进程中,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商业保险公司建设步伐,使其在自身发展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