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儒家“大学之道”深深影响了传统中国社会,对社会及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其对国民人文素质的影响,体现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独特的积极作用。《大学》之“大学之道”所展现的是儒家追求“王天下”最高理想的理论依据,其中“三纲领”是其政治伦理体系的最基本框架,而“八条目”是实现平天下理想的具体步骤;它们相互联系、前后衔接,共同构成了儒家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政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追求是实现公正,实现公正也是大多数政党的基本政治立场。但从历史的经验看,公正实现的路径并不是单一的。其内涵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公共物品分配的公平正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协调社会关系实践中的基本原则。从发展的角度可以这样说.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公正观经历了一个从“结果公正”向“规则公正”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不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3.
师者,既传道又受业,道业的融合既是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历史上传统儒家教育在道业关系处理上存在偏颇,现代教育需实施“三个转变”来实现道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有其历史与现实背景的,自古以来。人们都追求快速发展。追求快速发展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的一种下意识的企求  相似文献   

5.
陈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南宋时期浙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道学占统治地位的南宋,陈亮“重功利、斥性命”,学术主张卓尔不张,其变通发展,强调进化的历史观在当时及后世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学术权力为主导,主要表现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校长治校”以及“通识教育”。这是大学对人文精神,价值理性追求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红学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一是红学是什么?提出《红楼梦》本身的研究与曹雪芹家世生平、版本等研究是统一的红学内部二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赞成把红学局限在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的范围。二是石头记庚辰本和己卯本的关系,对庚辰本不是从己卯本过录的这样一种看法提出质疑。三是在分析红学历史上索隐派和新红学派的红学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进一步地认识和研究《红楼梦》美学的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感悟和研究隐藏在《红楼梦》具体直观艺术形象背后的未出场的世界和意义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对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模型的解释和应用方面,而对其理论产生的原因、背景和学术渊源等内在逻辑却少有关注。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产生是证券市场“潜在利润”增加导致其制度变迁的结果,在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几十年中,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及其成果构成了它的理论背景。而一般均衡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信息经济学等则构成其学术渊源,它们之间具有历史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就是大学,不是行政,不是企业,也很难说是“事业”。大学是思想的圣地、知识的殿堂。大学是大师所在,要学者云集,生产思想,发现真理,执着于学问,沉迷于知识,超然于现世,云游于精神。大学教授要能够鄙视功名,祛除物欲,搞学问、迷学术、做学者、慕大师,致力于真理的追求,沉缅于探索的快乐,以享受原创的幸福。做学问、搞学术决不是学人“谋生的手段”,而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10.
董淑湛 《现代经济》2004,(11):44-46
我国城市社区阶层化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汉时长安城已开始按居民不同等级划分居住区域。到了唐代.长安城被分为皇宫区、贵族区、平民区、商业区,形成了严密的官民分区的格局。在近代,上海社区的阶层化现象表现得最为突出,一直都有所谓“上只角”和”下只角”之分。20世纪初的天津,富裕阶层居住区,中间阶层居住区、棚户区也都泾渭分明。由于这一现象与阶级对立有密切联系.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淡化了,单位制的建立使这种均质的阶层型社区被高度异质的自然型社区所取代.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孙洋 《全国商情》2012,(22):62-63
在东北诸多文化名城中,吉林省省会长春有着特殊的地位。她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名闻遐迩,但也有过屈辱的过去。伪满皇宫博物院系建立在长春伪满洲国皇宫旧址上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馆,是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也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已进入“感性消费”时代,消费开始追求“感性的生活”-追求更能满足其尊重与地位,归属与相爱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感性商品消费。为此,企业必须深入研究“感性消费”市场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获得自己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两会,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多次表达了对改善民生的关注和承诺,提到“让人民幸福”。社会各方面也在高度热议这一话题。淮北矿业集团提出的“体面工作、体面生活”理念契合了当前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发展思路,其目的也是让广投职工在尽力工作、倾情奉献的同时,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4.
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管理会计实践运用和理论研究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两个基本评价:一是在实践运用中“用非所书”,二是在理论研究上“书非所用”。基于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背离,使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大变革,它必须回归到“成本管理”这条道上来,而不是其它。  相似文献   

1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虽是文艺与科学学术发展的普适性的规律体现,但在中国却有特殊历史与现实意义.对文艺和科学、学术的发展,从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的意义上,它能予以政策上的保证.因为“双百”方针反对以权力裁夺和行政干涉方式,去判定艺术上的优劣、科学上的真伪、学术上的是非.“双百”方针是在总结了古今中外艺术史与科学、学术史的经验教训之后自觉确立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社会主义的艺术与科学和学术的顺利发展.因此在“双百”方针所涉的领域,必须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提倡讨论和争论,鼓励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而在艺术创造领域,尤其要保证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实现艺术的形式与内容、题材与体裁、风格与流派的丰富多样性,按艺术自身的规律实现其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思想界经常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对立起来进行分析,其重要原因是假定两种不同体制只有一种是正确的,另一种是错误的;而没有看到这两种体制其实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与改革开放后生产力水平有重大差异,基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也自然需要不同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行经济改革并不是纠正前三十年的偏差,而仅是纠正改革这个时间点上的偏差。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是符合国情的选择;而改革反映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要求。为了推进改革,对改革前经济体制进行理想化的反思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当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之时,通过简单否定改革前经济体制来证明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正当性已经没有必要。从较长的历史尺度来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实施的是如何在既有国情下尽快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本质都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辩证关系探索一条适应不断变革的时代、不断发展的国情、不断变化的世情的发展道路。中国能成功实现转型,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源于中国传统的“求实”“重实”的传统。强调包容、融合,因而也就不太相信“教条主义”“市场原教旨主义”,而是愿意根据实际修正与调整理论,这也是新中国经济体制70年变革的统一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有好多事,既有经济和社会意义值得有人去投身:又有技巧方法和一套说法可以传授和研究,但是并不一定称得上是学科,我国古代将其称之为“术”。我一直以为情报大概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我最早买的情报书之一就叫做《情报术》(The Craft of Intelligence,艾伦·杜勒斯著,群众出版社版,中译文1981年公开发行)。当然,现在这种想法属于比较迂腐的了。不要说”红学“可以养活好多专家,大学里新冒出来的稀奇古怪专业,更会让我们这些老土瞠目结舌。数万之众专业从事的情报工作为什么不能是大学问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都把“道”和“名”作为争论的焦点之一,老子哲学对“道”和“名”也有着深刻的探究。《老子》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道”和“名”并举。本文将重点分析老子哲学中的“道”和“名”,最后再对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一生漂泊动荡,历尽艰辛,他以自己的流浪经历为素材,抓住“流浪”这条主线,创作了独具艺术魅力的一系列作品“北方故事”。通过分析这根贯穿作家生活与作品的生命之线,我们看到了作家本人和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志品质以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个性追求与作品的主题意蕴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幽默曾有人说,一个民族有没有幽默乃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如果这个论点成立,那么把幽默引伸到英语教学方面,就必须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位英语教师有没有幽默感,乃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标志。幽默对一位英语教师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幽默本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幽默在政治上、在学术上、生活上的地位,它的机能与其说是物质的,还不如说是化学的”。林先生在这里所讲的“化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润滑剂”。一个教师一旦掌握并熟练地运用了幽默这个“润滑剂”,那么,他的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