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理性的毁灭》集中论述了德国现代非理性主义从谢林到法西斯主义崩溃的这一生命小循环过程,其间非理性主义的浮沉暗喻着这样一个问题:非理性是有限度的。以非理性为主义在某种情况下适应了某种潮流体现了创造性、超越性,而又在某种情况下体现了不适应性、紊乱性。必须清楚:非理性的限度在哪里,怎样克服非理性的限度。以便有助于我们既把握理性,又把握非理性,成功的进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尼采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尼采早年受叔本华哲学思想和瓦格纳的音乐精神熏陶,使他早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并在这一时期提出了“生命意志”和“酒神精神”两个核心概念。但作为一位转折时期的思想家,他主要是以反叛传统西方文论的姿态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引入尼采对于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日神的理解,将日神与酒神与理性和非理性相对应,通过具体的希腊神话故事阐述了希腊理性与非理性精神的并存,简述了对于理性和非理性思考的哲学历程。结合当代实际。提出处理理性和非理性要注重反思。超越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高度的“文化自觉”是理论的自觉与实践的自觉的有机统一。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并成功地开掘其现代意义的理性前提;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有一个清醒准确的定位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关键;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娟 《黑河学刊》2012,(7):17-19,60
引入尼采对于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与日神的理解,将日神与酒神与理性和非理性相对应,通过具体的希腊神话故事阐述了希腊理性与非理性精神的并存,简述了对于理性和非理性思考的哲学历程。结合当代实际。提出处理理性和非理性要注重反思。超越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黎少峰 《开放导报》2004,(3):105-108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里程碑,主流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学公设中存在两种相悖的人性假设;人类同时具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种倾向,利己主义收敛于利他主义;由于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完全理性并不必然带来福利的最大化;以机会成本理论证明了“有限理性”;非理性深刻地影响经济生活。作为结论,应根据经济分析和研究的不同需要设置人性假设:理性假设、非理性假设、理性与非理性共存假设。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哲学中,理性是一个重要概念。从古希腊的自然理性并正确地把握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到中世纪的神学理性被宗教神学的非理性意识统治,再到近代哲学的科学的理性,当代又走向了非理性主义,现在理性主义又在慢慢复兴。从古典理性主义到现代理性主义的转变是有据可寻的,研究西方古典理性主义到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对理解当代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更多地注重了人的理性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客观存在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欲望、情感、意志等已经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力量直接渗透到个体的价值选择中,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应注重加强对个人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肖洋 《理论观察》2008,(1):51-52
尽管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现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结合,但无论是追问批判性丧失的根源:或是批判发达工业文明,还是探求新文明的重建,更多透露出的仍是他的非理性倾向;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批判理论最终只能落入空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漯河电视台深入践行“三贴近”原则,创作大型电视系列片的经验与感想。认为近几年漯河电视台创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气势恢宏,效果显著。其创作经验是:视角独特,史料丰富;真情投入,深度开掘;注重积累,遇机而发。这些经验对以后的创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韦伯认为,传统社会的人类行动主要是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而现代社会的人类行动主要是理性行动,尤其是工具合理性行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行为从非理性不断转化为理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工程化」与工科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思考余浩韩翼祥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的教育思想,是对于传统工程教育“专业化”的教育思想提出来的。它既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社会化的趋势,又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实用化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宋皓琨 《理论观察》2008,(6):132-133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及创作的转折点,对苏轼后期的诗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诗人例穷”思想,苏轼在后期生活中为这一思想打上了浓重的身世之感,是他对自身遭遇的痛苦反思与体味;“止乎礼义”是苏轼为自身制定的得以安身立命的创作规范;“平淡”是与苏轼的贬谪心态相适应的一种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14.
王智慧 《魅力中国》2014,(19):153-153
一直以来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大多是在既定的逻辑思维框架下进行理性推到和编排产生的,很少掺杂过多的感性思维.但舞蹈作品创作作为一门艺术又无法忽视感性的分成。需要创作目的、创作原则以及创作方法共同参与,这就涉及对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二者关系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创作者在“感性与理性”思维观念上的把握,是协调舞蹈中理性与感性元素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5.
刘晨 《魅力中国》2010,(32):390-390
提起伊壁鸠鲁的快乐思想,一方面,人们往往将其等同于享乐主义、纵欲主义;另一方面,又将其视为“禁欲”、“苦行”。实质上,他的伦理思想的核l心,在追求一种“肉体上无痛苦,精神上无纷扰”的理性的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虽然理性的成分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学过程本身并非只局限于纯粹的理性世界,实际上其中也存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理性因素,它们对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各类教育都应当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发人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方向上形成成熟的创造能力。“完整性教育”理论认为:“只有使学生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处于和谐发展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达到最高。”而传统的教育,仅仅注重了对学生理性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分析—综合的方法。因此在数…  相似文献   

17.
4.追求理性,避免非理性在现实经济中,人的行为是历史、文化、法律、心理和经济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概括而言,也就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科学,既要考虑人的理性行为,又要考虑人的非理性行为.任何形式的两者缺一,都可能会失之偏颇.传统经济学过分强调理性因素在人类经济行为中的作用,而不谈避免非理性因素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重庆经济》1994,(4):55-55
量近,东北财经大学董藩副教授提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色是公有制为主体和“老三会”、“新三会”紧密结合,并同发挥作用的观点,他说: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典型化的企业制度,与传统的企业制度相比,它具有三个共性特点:一是企业作为法人,是市场的主体,它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9.
理性与非理性各有自己的正负功能,它们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发展的危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极端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理性和非理性思维的功能,克服理性——非理性的极性思维,克服在绝对对立的两极模式中思考问题的方法。以理性和非理性的和合把握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在今天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潘福元 《科学决策》2008,(12):189-189
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因此归结为理性主义;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肯定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因此而归结为非理性主义。事实上,在人们的实际认识活动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无论是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在理性认识阶段,都是既有理性因素的作用,也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因此,人的认识过程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调地发挥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