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业技术产权实施的模式选择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农业技术市场化为背景,以产权明晰为宗旨,分析农业技术产权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维权能结构和排他性、可分解性、有限性、可交易性、易逝性等产权属性,指出农业技术产权实施和保护的特殊性及其重要性。本文通过典型案例调查,概括出农业技术产权商品化和资本化的两种实施类型,归纳出农业技术产权受让人实施、被许可使用农业技术产权人实施、农业技术产权持有人与他人合作实施、农业技术产权持有人自行实施、以农业技术产权作价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和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六种具体实施模式,并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产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业技术产权实施转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1988年开始,在全国有目标、有组织、大规模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仅辽宁省就投资56.62多亿元人民币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建成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工程保证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而稳定的提高。这些巨额投资建设所形成的资产仍将在今后全省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等资产产权界线和责任模糊不清,造成一些项目区或项目管理单位只注重项目建设,而疏于建后管理,工程遭到破坏,资产出现流失。所以,如何明晰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产权归属,加强资产产权管理,解决好…  相似文献   

3.
李怀 《农村经济》2020,(7):31-38
在当前农地转用开发进程中,由于农地产权权利束界定不清,引发激烈的利益博弈。基于此,本文将农地转用开发进程纳入"产权残缺-产权重构"的分析框架中加以考察,重点关注产权重构与制度变迁的互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地转用开发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地产权边界模糊,从而导致农地产权残缺,处在"公共领域"中,导致了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缺失。因此,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进行产权重构,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通过赋予不同产权主体平等的土地产权保护,从而使得我国农地转用开发的演进遵循从禁止、放开到保障的核心逻辑。这一演进逻辑使得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朝着市场经济决定产权规则的方向演进,从而使得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农地产权结构和我国的家庭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产权结构和我国的家庭农业黄祖辉陈欣欣本文从现代产权理论出发,着重探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变与进一步创新对家庭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一、产权及其功能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以及由于他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供给侧改革愈来愈重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在农村金融供给量方面着力,提升农村信贷可及性。本文通过对农村产权对接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研究,探索政府、金融业、农民等层面中农村产权对接金融市场存在的配套法规政策不完善、金融业对农村金融发展热情不足、农民金融意识普遍不高等问题,并借鉴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分别从政府、金融业、农民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农村产权对接金融市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农地要素流动的视角,借助目前农村新一轮的农地确权颁证,分析了农地产权界定如何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机制问题。通过匹配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和2014年的两期数据,研究发现:(1)农地要素流动是农地产权界定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2)农地产权界定通过农地要素流动影响农业劳动力配置的这种中介效应具有显著的时间滞后效应,农地确权时间超过两年之后才能通过影响农地要素流动进而作用于农业劳动力配置;(3)农地产权界定的这种时间效应在农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上具有异质性,目前只对男性农业劳动力有作用,而对女性农业劳动力配置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政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11月27日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意见》强调,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确权和保护制度,分类建立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和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资产,防止外部  相似文献   

8.
一、突出了农地产权改革这一关键环节(一 )坚持以产权改革为动力 ,解放生产力的原则首先 ,传统的农场产权制度及所决定的生产组织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证明是低效的 ,土地经营效益、劳动效益、管理效益都不高。其次 ,农地产权单一化 ,农地所有权与生产者名义上是合一的 ,实际上是农业职工既没有所有权 ,也没有使用权。重“所有”不重“利用” ,重“占有”不重优化配置 ,重“归属”不重产权权能分离 ,致使职工缺少珍惜土地、积极投资、承担责任 ,提高农地产出效益的劳动热情。再次 ,团场集中统一经营管理不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和特点。划小经营…  相似文献   

9.
土地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一种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跳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产权逻辑,创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分离的基本框架,重新诠释国家(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土地产权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假定土地是一种劳动产品,凝聚着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以及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可将土地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构成一种新的双层土地产权关系。(2)国家(政府)和农户(农民)依据其投入的相对优势要素:公共环境(社会劳动)和农业经营管理才能(个体劳动),分别占有土地的间接产权和直接产权。研究结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础是明确国家(政府)与农户(农民)对土地的共有关系,界定土地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的内容及其行使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灌溉农业发展——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中国灌溉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表现为短缺与浪费并存。指出干旱缺水是中国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阐述水资源产权模糊、水价偏低、水工程设施产权模糊、分散的水行政管理以及农民用水过程中自主管理组织的缺乏是中国灌溉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成因。对此,提出构造实施资源水利的制度环境、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政策、促进灌区水市场发展等提高灌溉管理效率的措施是未来中国灌溉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