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是男女区别对待的,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计发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男女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水平,这是我们被我们时常忽略的。另外,男女不同龄退休在经济、社会、心理上都对女性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体现了性别不平等的因素。要从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入手,分析男女不同龄退休的影响,并针对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退休制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创建、调整和改革创新三个历史时期,在制度框架和具体规定方面逐步完善。当前退休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法定退休年龄偏低,提前退休现象普遍,养老金收支陷入困境,退休权利义务不对等,退休制度缺乏弹性,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异,退休制度法制化程度低,非正规退休现象屡禁不止,国民缺乏老龄化和养老金教育,大龄人员就业服务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初,人保部官员曾明确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关于退休年龄的讨论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推迟退休的建议遭遇到舆论的狂轰滥炸。很多人都反对提高退休年龄,但是仔细思量,难道目前的退休年龄就是最佳选择吗?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连续时间养老金收支模型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计划收支余额的影响来自四个方面的效应,即缴费年限效应、领取年限效应、替代率效应和差异效应。改革的最终效果是上述四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看,前两种效应占据主导;长期看,后两种效应也具有显著影响。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效果和工资增长率、养老金增长率、改革速度以及未来参保人口结构有关。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从改革过程还是从对养老保险计划收支余额的影响看,延迟退休年龄都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延迟退休年龄必将减轻政府在养老保险方面负担的传统说法并不全面。 相似文献
6.
女性延迟退休:养老与平等的双重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来临给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巩固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就长期而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客观趋势。现行的女性提前退休政策给养老保险和性别平等带来了机制性障碍。作为渐次延迟整体退休年龄的第一步,率先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使之与男性同龄退休,兼具养老与性别平等的双重意义;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为延迟退休提供了可能性;渐进、差别和有弹性的退休政策则是女性延迟退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去年以来关于退休年龄问题的讨论一直是社会热点,网上一项关于"你支持推迟退休年龄吗?"的调查中,20万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92%投了反对票,评论者也众口一词地反对这项动议,支持者凤毛麟角。这个结果虽然早已是意料之中,但还是出乎情理之外。 相似文献
8.
9.
10.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就业效应及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偏短,而领取养老保险金年限偏长,一方面引起赡养率上升,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另一方面,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职工平均寿命将超出10年,个人账户面临长寿者支付风险。因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成为改革的必然。但是考虑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能挤占青年人就业岗位,产生就业替代效应:而延迟退休年龄也会产生就业促进效应,并且就业促进效应将大干就业替代效应。借鉴国外做法,结合国情。建议我国应尽快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实行浮动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1.
12.
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制度设计关系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分配.在不同的制度模式下,男女职工之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比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本文所指的养老保险制度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探讨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性别利益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养老金大规模入市是趋势,但是节奏肯定是徐图缓进,不会冒进。主要原因在于这里面还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以及养老金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常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6-6
完善的养老金制度是一种社会的安全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机制与竞争机制相联系,必然造成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均等,甚至收入差距过大。通过养老金制度的再分配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不均,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以消除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弥补市场缺陷,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13年第1期刊发了董登新教授《中国人口老年化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专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和关注。因此,本期又刊发了这篇专访。在这篇专访中,董新登教授就如何解决我国养老保障难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