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华轩 《南方金融》2012,(3):4-6,37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中央银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参与者,中央银行安全稳健运行对中国经济金融系统运行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影响,是经济金融安全健康运行的基础前提之一,一旦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呈现"不安全"状态,它的负面后果会波及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损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卓有成效的中央银行安全文化建设能使自外而内的安全措施与自内而外的安全手段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和谐统一,更好地服务于中央银行职责履行。  相似文献   

2.
郭永亮 《西安金融》2003,(3):58-58,52
建设具有中央银行特色的基层金融文化,是新世纪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也是基层央行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的需要。那么,如何培育和建设具有央行特色的基层金融文化呢?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文化就是中央银行在长期履职过程中,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而形成的共同思想道德、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制度规范、行业标识的总和.中央银行文化是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建设之魂.此"魂"乃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使百卉含英、百草滋荣、百花斗芳、百化勃兴.因此,中央银行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讲,皆有可能由央行文化而得之、化之、变之、成之.《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古人对文化力量的认知;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文化的真谛是人化,则是今人对"文化建设"破蛹化蝶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如何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构建和谐央行文化是当前中央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央行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手,深入分析了和谐央行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和谐央行文化构建的具体思路和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保卫 《山西金融》2003,(A11):28-31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作为基层中央银行,面对央行职能调整和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展央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央行工作的一项全新而重要的课题。为此,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在央行企业文化建设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6.
央行的发展要靠管理,管理的成功凄靠文化。在文化创造新世界的今天,如何通过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协调功能,把中央银行的服务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是中央银行履行职责的现实需要。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具有基层央行特色的先进央行文化是新时期基层央行组织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央银行文化就是中央银行在长期履职过程中,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而形成的共同思想道德、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制度规范、行业标识的总和。中央银行文化是社会主义金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建设之魂。此“魂“乃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  相似文献   

8.
王山 《新疆金融》2008,(4):59-61
组织文化是组织实践的产物,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协调等功能。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组织文化能够有效地推动组织的发展。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肩负着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重要职责,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组织文化,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央行自身建设,提高“央行软实力”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重要部门,是一个公共机构,是社会的一个单元,理应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和鲜明个性特征的行业文化。既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反映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崇高信念和不懈追求。在开展基层央行文化体系的建设中,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央银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中央银行干部队伍建没的重要内容,对于切实履行央行职责和促进金融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央银行领导干部队伍,是适应中央银行转变职能重新定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之后,文化自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基础,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而行政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此背景下研究政府行政文化建设问题,对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绩效,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而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属性,对政府行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政府行政文化建设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笔者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以期探索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政府行政文化建设的行为路径,旨在通过提高政府行政文化建设的能力,来促进云南省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促进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2.
创建"学习型团队"促进税务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税收管理水平、实现税收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西城区国家税务局的调研,对税务文化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其创立和发展的60年时间里,积累和沉淀了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先进文化是一个旧家和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对增强组织凝聚力,激发组织活力,挖掘组织创造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团体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管理境界。因此,建设具有中央银行特色的金融文化是凝聚员工才智、高效履行央行职责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5.
央行文化是在央行全体员工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以金融文化为特色,以信用文化为灵魂,充分体现央行职能特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组织文化,它包含着广大央行员工认同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思想信念、群体意识、管理目标和前进方向,其核心是央行价值观和央行精神。在文化创造新世界的今天,如何通过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功能,把中央银行的服务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易纲 《中国金融家》2022,(12):16-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做好中央银行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引领,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夯实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林铁钢 《中国金融》2007,(24):13-14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金融新闻出版工作既是我国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建设和传播先进金融文化的历史重任。十七大报告对于我国金融文化建设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新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具有战略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载体;是打造现代银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企业,要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提升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职能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彭珂 《金卡工程》2008,12(6):124-125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作为传播文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和示范区。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塑造大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做好新时代中央银行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中央对中央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夯实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战略支撑。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成立,1984年起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银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