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新闻资源是稀缺资源.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媒体掌握新闻资源的状况决定媒体的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力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要实现潜在竞争力向现实竞争力的转化,必须对新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李彦霖  刘敬 《活力》2011,(3):129-129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1.其受众资源极其丰富。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而对手机媒体化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资源。眼下,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7部。手机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传播、整合信息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完善、手机用户认知的不断提高和运营模式的逐渐形成.手机媒体会更快更好地承载目前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1.其受众资源极其丰富.衡量一个媒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实和潜在受众,而对手机媒体化来说,最不用担心的就是用户资源.眼下,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2.7部.  相似文献   

4.
马庆平 《活力》2013,(6):90-90
当今社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竞争空前激烈,一个新闻事件在发生之后.就能在多个媒体上收听或收看到.如果一个媒体在报道中仅满足人云亦云,就会缺乏竞争力。在报道新闻时加强策划.做好深度报道,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5.
王媛 《活力》2011,(5):164-164
在一个城市或地区.由于媒体密度增大.同一新闻资源经常被多家媒体同时采用。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谁能做得技高一筹,谁就能赢得受众。如何在同题竞争中彰显媒体的独家特质,则是媒体竞争的永恒话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生存能力即现实的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即潜在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既要反映企业现实竞争能力,也要反映其变化着的因素和趋势,即把现实竞争能力和潜在的竞争力加以综合考虑。本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必、合理性和可行性原则,提出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企业规模、产品竞争力、获利能力、社会效益、组织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能力、财务状况、国际化水平八大基本要素,其中前四个要素为企业现实的竞争力指标,后四个要素为企业潜在的竞争力指标。  相似文献   

7.
舒颜 《活力》2009,(9):94-94
做好重大报道工作.及时地向人民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专栏设置作为一种整合新闻资源的有效形式,不仅是一种版面编排技术。而应该把它看成是报道策划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专栏设置的成功与否,不仅是决定重大报道活动能否顺利展开,报道目的能否成功实现的手段,而且还是决定媒体怎样对新闻资源进行独家处理.与其他新闻单位竞争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刚 《活力》2010,(6):211-211
对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权威性。  相似文献   

9.
夏辉 《活力》2014,(12):107-107
媒体之间竞争的本质就是媒体核心力的竞争,而新闻采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又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当中新闻记者个体的竞争力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在现代传媒的发展中,内容的力量的巨大的。本人从事电视新闻工作十三年,从积累的一点经验看,个人认为对新闻记者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和培养,在各类媒体的发展中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王丽坤 《活力》2010,(6):242-242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传播媒体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正在冲破自身的局限,边界开始打破,媒体形态开始模糊,人类传播正进入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报道”已经越来越难。于是,面对同样的新闻源,如何做好“同题作文”,注重创新报道方式.力求鲜活生动、引人人胜,成了提升媒体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永善 《活力》2011,(11):233-233
在各个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观众每天收听电台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个电台集团的竞争却是越发激烈。在中央和省级频道的夹击中.城市台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凭借地方新闻节目的地缘性和贴近感.城市台创造了央视、省级卫所没有的、专属于城市台的独有资源与发展空间。在所有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一直都是“重头戏”,其承载大量的政策和信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因此,时政新闻是城市电视台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时政新闻这一个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李春晓 《活力》2010,(20):154-155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因为社会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种优势,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各新闻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报纸靠读者求生存已经成为现实与必然。面对这个现实与必然,作为《伊春日报》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从而更加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发挥好自己的指导性.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3.
安雅心 《活力》2011,(15):52-52
《今日美国》资深记者凯文·曼尼在其著作《大媒体潮》中预测,21世纪的媒体品牌将成为激烈的战场.无论是同类媒体品牌之间的竞争.还是新兴媒体品牌对传统媒体品牌资源的争夺,都将会使媒体市场更加不平静。也就是说媒体市场竞争已逐渐成为品牌的较量。党报要想真成为全社会的主流媒体.保持其竞争力。就必须发挥其品牌优势,加强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刘海涛  姚自强 《活力》2013,(6):111-111
在当前网络、手机等电子传媒日益扩张,争夺纸质媒体读者群的情况下,报纸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读者的新期待,纸质媒体既需要以深刻、鲜活的新闻吸引人,更要有鲜活的版面来吸引人。用“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的方法来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纸质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张蕴博 《活力》2014,(20):60-60
随着资讯日益发达,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广播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加强自身覆盖﹑设备等硬件设施外,最重要的是必须改进节目质量,增强可听性,多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稿件,一切从听众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尽可能满足听众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在题材的选择和价值判断方面,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按新闻规律办新闻,把听众对新闻关切度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18日,央视2010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突破百亿,增幅18.47%,创16年来广告招标金额的新高。这一成绩与央视实行品牌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这既表明品牌化战略是电视媒体的必由之路,也昭示着电视媒体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摆在电视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塑造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张红 《活力》2010,(8):361-36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报道”已经越来越难,面对同样的新闻源,如何做好新闻报道,成了提升媒体竞争力的关键。一篇新闻报道要想胜出.有深度有策划,但却缺少对人们心灵的触动,其影响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而要使报道具备感染力.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要善于抓细节。同题作品要想胜出,感染力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一诺 《活力》2013,(12):19-19
随着大众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以及媒体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新闻官司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新闻报道引起的侵权诉讼(主要是名誉侵权诉讼中),针对新闻失实提出的侵权案达80%以上.其中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而被诉“新闻失实”的名誉侵权案占了绝大多数。在已判决的若干“新闻失实”侵权案中.很多被判败诉的媒体,对判决多持有疑义。  相似文献   

19.
白雪峰 《活力》2011,(3):143-143
新闻是受众认识社会的金钥匙,是广大群众与政府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是媒体的立事之本,形象之本,强生之本,发展之本。没有新闻的媒体就不能称之为有影响力的媒体。而记者作为媒体里的一个细胞,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记者所采编的新闻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成为受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新闻采访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相似文献   

20.
孙英 《活力》2011,(7):197-197
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体如果有失实、虚假报道,不仅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更会伤害广大读者.失信于读者,使媒体威信扫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