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的文学关系渊源久远。千余年来,大致可以看出三段明显的变化来。以日本文学而言,明治中期可以看作分水岭。之前的一个较长时期,主要是接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影响非常深广;之后将及一个世纪,日本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开始产生影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国文学之间互为影响。这一段关系,又有两种情况:六十年代以前,似乎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较为显著;七十年代以后,日本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为突出。这种变换,是和两国千余年来所处的复杂的历史环境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历了非常复杂的2020年,对2021年有了新的期望。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的"第一个百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会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我们今天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着这个新时代的机遇。中欧投资协定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协议,预示着中国的第三次开放。一、近代中国的两次开放近代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两次开放。第一次开放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是英国的军舰和西方列强强迫打开了我们的国门。  相似文献   

3.
冯慧文 《改革与开放》2011,(22):31-32,34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可以帮助改善中国国家形象.但是,国家形象与媒体的对外传播有很大关系.本文以中国网关于中国援助印度洋海啸和援助今年日本地震的报道为例,运用文本分析研究法对这两次不同时间的报道特征上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讨论这些变化对塑造国家形象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普通法是普通法法系中重要的枝干,它的形成实现了习惯法的统一,从此判例法传统也随之形成,影响了英国宪政的发展,引司法向理性治理的方向发展,而中国是一个有宪法而缺乏宪政经历的国家,国家和政府在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从法律实施的角度来说,它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这种法系整合习惯法和民间法的能力,恰恰是我国今天最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济发展下一步一个必须面对的很关键的问题,是城市怎么发展,是在整个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如何确定城市的空间结构和这种结构的调整如何适应我们国家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工业和农业这两个时代的发展方式并存,而且是二者三七开这样一个阶段。我们  相似文献   

6.
"两个翻一番"完全能够实现 刚刚召开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较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因为中国经济依然有维持20年平均增长8%的发展潜力,虽然这8%的潜力挖掘尚需克服诸多挑战与困难.到2020年或者2030年,中国可能会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结构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城市人口可能会超过80%(未来会出现十几个千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型都市),而农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会低于10%.因而未来十年,对中国、美国乃至于世界都是关键的十年.  相似文献   

7.
美日经济衰退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综合实力前两名的美国和日本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同时出现经济不景气,然而刚刚进入新世纪这两个国家就都进入了经济衰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对其他国家经济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考察美、日两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和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温铁军 《北方经济》2005,(12):13-15
引言:"切不可把农村问题仅仅当成是农村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相信只要城市化就解决问题" 中国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当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一般都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市场经济的国家特别是东亚的日本、韩国等等东亚小农社会国家,都会适时提出新农村建设,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国无论是在经济界还是科技界,人们大都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并不一致。今天,这种局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已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但是,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还远未结束,这一国家战略的真正贯彻落实更需要经历相当漫长和艰苦的过程。纵观目前理论界的争论,批判自主创新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中国当然需要自主创新,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还不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能力:第二,自主创新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即无限供给且极端廉价的劳动力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吴敬琏教授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主要讲了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这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我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确立自主创新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现正处在历史转折的重要起点上,突出标志是我们有20多年的全面引进或大量合资的时期现在开始重视自主创新,这里有几个背景.一是先进技术引不来,20几年以前,我们跟国际差距很大,那时我们比较落后,引进人家不要的技术非常容易,也能赚钱发展,但经过二三十的发展,差距缩短之后,再引非常难,现在普遍存在一个技术瓶颈,虽然我们缩小了一部分差距,没有多年引进路线不可能这么快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