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A8000对我国当前外经贸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SA8000作为社会责任方面的一个认证体系,不仅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而且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体系要求。将社会责任和管理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组织尤其是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工权益,但是SA8000已经日益成为欧美西方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工具之一,这种很容易被扭曲的以劳工标准为本质的SA8000可能演变成为一种杀伤力很强的贸易壁垒,成为一种充斥所谓人权标准的认证体系,打着维护人权和社会责任的幌子,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进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美发达国家,新闻媒体和激进的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非常关注,他们深入调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违反劳工标准的事件,然后在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跟踪报道,指责它们为“血汗工厂”,激起民众的强烈抗议。  相似文献   

3.
1996年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经济研究所陈全伟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了对资本输入输出的限制。国际资本供给和需求出现双膨胀,流动...  相似文献   

4.
蓝色贸易壁垒是继绿色贸易壁垒之后的新的贸易手段.SA8000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推行,发达国家将国际统一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其目的在于对发展中国家设置贸易障碍.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外贸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它一方面能让我国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而得到最终的认可,对企业的最终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国际统一劳工标准还不具备客观和主观条件,要发展中国家即时履行国际统一劳工标准是不公平的.我国应顺应这一趋势,正确看待蓝色贸易壁垒,并对此作出积极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5.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3,(27):16-16
FDI地位逆转:发展中国家首超发达国家 2007-2012年,金融危机前后的这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体回落。2012年,全球FDI总额下降18%至1.36万亿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FDI流入量比2011下降32%。至5610亿美元,几乎只是10年前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发达国家,占全球FDI流量的52%。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与包括劳工标准在内的标准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这一问题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发达国家极力推动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成本,藉此控制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贸易壁垒论”则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待劳工标准的态度。将劳工标准纳入国际贸易体系在本质上将有助于解决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最终推动中国国际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秦闵 《中国经贸》2012,(19):14-15
后危机时期,欧美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战略已成为一种趋势。 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不仅意味着欧美制造业的就业比重开始回升,也意味着部分资金将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到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张亮  丁丽丹 《北方经济》2006,(15):50-52
在欧美发达国家,新闻媒体和激进的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非常关注,他们深入调查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违反劳工标准的事件,然后在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跟踪报道,指责它们为"血汗工厂",激起民众的强烈抗议.  相似文献   

9.
亚太发展中国家迎来新一轮外国投资浪潮中南财经大学国际投资系陈全伟一最近,随着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对外国投资限制的放宽,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明显加快了对这一地区的投资步伐。亚太地区国际投资活动又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  相似文献   

10.
一、绿色壁垒的概述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ISO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这些绿色壁垒规定十分复杂,而且经常变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难以适应,从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环境壁垒──一种新非关税贸易保护手段编者按:本文谈及的环境壁垒问题,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新的焦点问题。发达国家几乎可以随时以环境为借口,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加以种种限制,使发展中国家防不胜防。增加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对提高国民素质至关重要。本文述及...  相似文献   

12.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一波三折,终于在削减农业补贴上达成框架协议。这是欧美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妥协的结果。然而,由于利益严重对立,发达国家很难作出实质性让步,“多哈回合”正式生效,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谢姚刚 《重庆经济》2004,(9):28-29,27
目前理论界普遍持有一个观点,认为发达国家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普遍较发展中国家严格,这会导致污染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避难所”。有的学者简单将其绝对化,并由此提出了错误的政策建议,认为应当针对污染产业转移制定特殊的环境保护政策(由于WTO规则的限制不可能给予外资企业对其不利的差别待遇,所以这些政策又必须具有无歧视性)进行防范。本文拟就此观点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媒体速览     
FDI地位逆转:发展中国家首超发达国家尔言2007—2012年,金融危机前后的这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体回落。2012年,全球FDI总额下降18%至1.36万亿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FDI流入量比2011下降32%,至5610亿美元,几乎只是10年前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吸收的FDI有史以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突破对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蓉娟 《特区经济》2006,(5):135-136
当前,世界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环境壁垒,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它的出现对我国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就成为当前我国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为代表的,由发达国家推行的全球化的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弱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立法主权,加大了其经济发展的成本。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要认真对待,研究自己的应对政策,在建立健全国内知识产权制度.加强自己的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寻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追求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7.
一、环境保护下南北经贸冲突 环境保护下南北经贸冲突表现在; (一)、对统一的环保标准态度不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的差异,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经贸矛盾.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因此,采取高水平的、强制性的环保技术标准并不困难.而发展中国家普遍技术落后且经济实力有限,面临极其迫切的温饱问题,并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环境意识觉醒时期,它们的环境标准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因此,是否要制定统一的国际环保标准一直是南北方国家争议最多的棘手问题.以污染排放标准为例,发展中国家主张因国家不同而异.理由是:第一,许多发展中国家空气或水污染水平相对较低,自然净化能力较强,为此不一定需要制定有毒气体或液体排放标准,即使需要制定这类标准,尺度也可适当放宽.第二,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和现有技术基础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偏好,国内工业遵从的污染标准取决于这种"社会价值"偏好.第三,由于资金匮乏,发展中国家政府倾向于将有限资源优先用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8.
王学敏 《中国经贸》2012,(10):19-19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之中受到了较大影响,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发达国家越来越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本文就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博弈论角度来分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通过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纳什均衡,我们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很自然地处于弱势地位。而且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和发达国家协调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同时发达国家更加开放其传统产品市场,南北双方都能获利。由此说明了在WTO框架下进行多部门谈判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秦闵 《中国经贸》2012,(10):14-15
几十年前,一场由欧美发达国家发起的"去工业化"浪潮,使得发展中的中国迎来"第一春",并逐渐跃居"世界工厂"的位置,如今,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阴影下,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号角下,中国制造又将何去何从?后危机时期,欧美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战略已成为一种趋势。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不仅意味着欧美制造业的就业比重开始回升,也意味着部分资金将从发展中国家回流到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