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进口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途径和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进口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途径和机制,并结合我国进口贸易中,进口国别、进口方式、进口量、进口价格、进口结构、进口主体六个因素的特质,从一国战略资源安全、产业安全、国际收支、就业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进口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尽管1999年后我国进口贸易迅速增长,但除了部分重要商品和产业领域应引起关注外,进口基本没有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对外石油进口主要集中于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且受到西方国家的战略围堵,中国石油进口路线高度集中并依赖于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路线单一.为此,中国应从推进石油进口地多样化、协调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利益关系、推进战略性跨国石油通道建设和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等方面着手,破解中国对外石油安全困局.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对1995年-2009年GDP增长与石油进口量做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保证我国应对石油安全的策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开放石油市场;确保石油进口渠道和运输渠道多元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新能源。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能源安全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战略的实施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对美国能源战略的分析借鉴,进一步了解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的高度相关的关系,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新貌 《山东经济》2006,22(3):127-130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大宗资源型产品如石油、铁矿石、大豆等的进口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很大。但一直以来,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出口导向战略,对进口的作用重视不够,至今仍没有形成完整的进口战略以及与之配套的经济政策。本文在分析了进口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当前我国进口贸易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应采取“战略性进口促发展”和“多元化保安全”的进口战略,以使我国的进口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大,保障能源安全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甚至国家安全战略的焦点。本文基于新疆能源资源赋存特征和独特区位优势,从促进我国油气增产稳产、发展战略性煤制油及天然气项目、丰富我国油气进口来源与进口方式等层面分析了新疆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潜在作用,发现其潜力巨大。为此,建议加大新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适当加快新疆煤炭开发,适度超前布局煤制油气项目;将新疆打造成面向中亚的经贸合作窗口,深化区域经济融合;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于中东,但是随着中东局势越来越不稳定,进口原油来源的不安全性大大增加。因此,从资源安全的角度出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将是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中俄两国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经济是两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两国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为石油产业合作提供了基础和契机。笔者认为,只要中俄两国政府首脑和企业界人士从国家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抓住当前合作的机遇,中俄石油产业合作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8.
石油安全则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优质化的加强及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石油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越来越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石油.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因此,分析我国当前石油安全现状,提出构建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静 《世界经济研究》2002,(4):10-14,58
本文着眼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分析。通过将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论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阐明以“独立自主、扩大开放”方针为指导,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方能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保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贸易顺差再创纪录。但必须关注的是,我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赖以成功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分偏重出口的弊端已经显现。在适度扩大进口的同时,合理调整进口结构,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介绍新型国家经济安全理念入手,在分析对外投资与该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融合的相关性基础上,针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从微观企业预警、中观行业安全和宏观区位选择三方面提出了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为构筑开放条件下的新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石油天然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也会相应形成持久的巨大需求.石油天然气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伊拉克战争结束,世界石油天然气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消费的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制定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社会、经济与政治和安全三个层面,对日台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历史和现实的考查表明,日本是一个与台湾有特殊关系的国家,台湾在社会心态、经济和“安全”上,都与日本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加强和美日双方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战略防范;增强了日本因素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日台关系的走势及其变化,正在成为影响美中日关系和两岸关系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作为关乎一国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也备受关注。然而,通过梳理这两个领域的文献,尚未发现直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经济安全关系的文献。因此,在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因素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文献以及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因素的国家经济安全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一般关系进行前瞻性思考,并认为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还可从量化与时空具体化这两个角度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分别考察了加工贸易进口、一般贸易进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两个贸易变量进行回归,然后建立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进口与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均衡关系,最后将人均资本、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制度变化分别对加工贸易进口、一般贸易进口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结论是,加工贸易进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较为紧密,主要是通过影响制度变革促进经济增长,其短期效应较为明显;一般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挥较为迟缓,但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用途径是人均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工程的战略选择,如何看待这种战略选择与国家经济利益维护之间的关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如何公平、公正与合理地实现利益共享、权益双赢,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和谐有序发展,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际经济关系制度合作理论,在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制度合作与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国家利益、完善制度环境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7):F0003-F0003
自201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施政以来,我国在发展与大国关系、周边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在维护领土主权、国家安全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战略部署,周边环境因此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为增进对这些新战略、新态势的理解,更好地谋划未来中国外交,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拟于2014年9月20—21日在上海举办“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旨在汇聚国内战略界名家,聚焦重大安全战略问题,探讨中长期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总被引:107,自引:0,他引:107  
东亚经济贸易关系的加强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为了分析这一影响 ,必须对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进行比较。本文利用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数据测算了1 980年至 1 997年中国与其他主要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行业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结果表明 :中国的出口与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之间互补性较小 ,而中国的进口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因此与上述经济体合作关系的加强有可能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 ,对日经济关系的加强有利于中日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腹地,肩负着中国经济大盘整体提升和中国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演进。论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