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李婧  郝育红  孙京敏  卓玉国  秦津  尹凡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中插17-中插22
矿山资源的开采对区域产生的负面环境效应日益显著,煤矸石作为煤矿生产的必然产物,会产生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为研究区,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Remote sensing ecology index)模型,Sentinal-2A和Landsat-8遥感数据对矿区矸石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前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客观评价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矿区的RSEI均值从2017年治理前的0.393升高至2020年的0.434,表明矿区的生态环境整体有所改善,是对治理工作成效的肯定.2)RSEI的变化空间分异明显,植被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3)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分析,对矿山的治理仅仅是改善环境的一方面,若要整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需要在今后的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多融入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审计关注的是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以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督警,确保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如何评价,指标如何与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自然资源审计内容和特点,在充分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环境状态及保护响应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PE市为例进行实际运用效果检验.评价结果表明,PE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上升,生态环境压力与状态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变化明显且稳步上升.文章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区分度,为促进自然资源审计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相结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中山市东部快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利用生态学原理中植被的净生产量、生物量和物种量3种生物学参数,评价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定量分析及估算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并说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指数法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首先确定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然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再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及其指数值,并根据评价指标的指数值计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再根据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确定城市生态环境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以广东省中山市东部快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利用生态学原理中植被的净生产量、生物量和物种量3种生物学参数,评价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定量分析及估算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并说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增多、城镇用地面积比例增加、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的动态过程。人口集聚与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消耗、生活废弃物和工业"三废"增多等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既是城镇化的主导者,也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核心力量。政府可通过合理规划城镇发展路径、提供生态制度与公用产品等来有效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确保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城镇。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存在的环境问题选择评价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采用指数法。首先确定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然后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根据评价指标的指数值计算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再根据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确定农业生态环境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境质量分区指数方法,运用GIS技术及当地统计数据,对长江中游地区节点城市荆门市的生物丰度、植被盖度、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指数等进行分析,定量化评估城市分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荆门市东宝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水平,但土地胁迫指数较高,掇刀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差,钟祥市(县级市)的污染负荷指数较高,水土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沙洋县的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指出各区优先治理的生态敏感因素,为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是关系人类和生物生存及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状态的结果进行评定。本文综合了目前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类型划分及评价的原则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4,(3):39-39
去年底,广州市统计局通过万户居民网络对5000位市民进行了生态环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认同近三年来广州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提高,尤其是绿化环境的改善得到市民较高评价。但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及建筑工地及饮食业造成的大气、噪声污染,工业、医疗化学物品造成的水、垃圾污染,影响了市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总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城市体系的健康协调发展 ,正确评价小城镇建设各因素重要性次序 ,确定出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了小城镇的评价指标 ,并采用AHP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宾州镇的建设指标。  相似文献   

12.
省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选择——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分析中心城市概念、作用、功能、特征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了省域中心城市的内涵。省域中心城市是指城市整体实力具有省域影响力的城市 ,可分为三级 :一级中心是具有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或省际性影响力的城市。二级中心是具有省内地区性综合影响力 ,某些单项职能超过地区、省域的城市。三级中心是具有跨越综合影响力 ,某些单项职能超过地区、省域的城市。继之 ,根据现有中心城市的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潜力 ,作者为省域中心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前提性标准和目标性标准 ,以及选择的方法与步骤 ,并以江苏为例进行了具体选择。本文可为正在开展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职能作用应包括政治及经济两个方面。城市管理职能、体系及城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的研究 ,均应包括在城市化的内容中。通过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回顾 ,说明城市与交通、经济、环境的关系。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应该是生态网状结构 ,不再是一块过大的板或内聚能量过大的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期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 ,提出 2 1世纪初期西部地区的城镇发展要以中等城市为核心 ,以中小城市为主导 ,谋求大中小城市的和谐发展 ,构筑完善、有序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立足于强化城市化发展质量 ,突出城市化发展重点 ,提高城市化发展效率。在城市化模式的抉择上 ,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依据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采取“强头、壮腰、固尾”的发展对策。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在于实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同推进 ,尤其是协调生产力布局与城镇布局的关系 ,将城市与区域的产业发展整合起来 ,在提升产业结构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就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 ,特别是消除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制度性障碍 ,为促进各项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协同发展的城市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城改建与新区开发紧密相连 ,互为补充。本文在论述两者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了目前在旧城改建和新区开发上的认识误区及由此产生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使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架构、资金运作及规划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构建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得出吉林省高技术产业在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综合因子得分位于20的结论;据此,进一步对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排名靠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基于管理行为角度提出提升吉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为例,文章论述了建立旅游特色镇的基础条件,并从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创新方面提出如何建立梁弄旅游特色镇,同时对梁弄镇的开发运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镇之间的竞争 ,往往最终体现在特色之间的竞争。塑造城镇特色 ,最理想的办法还是用产业来打造特色城镇 ;本文论述了以产业打造特色城镇的步骤和以产业打造特色城镇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城镇建设产业是支柱、生态是基础、文脉是灵魂、功能是核心、信息是生命力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强化规划指导 ,重点培育特色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和发展水平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