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是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教练员必须提高认识,结合技战术训练和实战锻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2.
吕建平 《发展》2012,(11):110-111
结合学校篮球运动的训练情况和调查分析,指出篮球运动中基本技战术训练存在的问题是:教练员从思想上需进一步提高对基本技战术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运动员忽视基本技战术的重要性,这是至关重要并影响篮球技战术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现代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意义及对策.要求把心理训练与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训练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科学地渗透练习;把全面的心理训练于重点的心理训练相结合;把平时的心理训练和比赛期的心理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心理素质,取得更好的竞技成绩.  相似文献   

4.
彭萌 《魅力中国》2011,(8):342-342
竞走是一项在一定距离内比对手走的更快、同时要遵守两条规则(1.竞走是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人眼可见的腾空;2.前腿从着地的瞬问至垂直部位应该伸直,即膝关节不得弯曲。)的竞赛。在田径运动中竞走是一个单项,要求耐力与技术相结合。这是运动员必须重视的两个关键部分。当然,力量和柔韧性也是很重要的能力。竞走运动员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和不屈不饶地保持适当的情绪状态。正确的竞走技术必须是有效和合法的。最初的目标是保持身体的恒速,而没有过分的上下或左右的移动。优秀的竞走运动员的视觉印象是平稳的向前移动,而不能有过分的上下起伏或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5.
温武 《魅力中国》2014,(2):268-269
前言:如今,篮球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篮球是平行的。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技术水平,要求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也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去适应比赛和训练。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其中体能是完成技术和战术配合、全面发挥训练水平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什么是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也叫体力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而不顾及运动技术。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良好的体能是不断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的重要保证。现代篮球运动对抗激烈,场上情况复杂多变,并且向着全、高、快、变的方向发展,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迈向高水平的篮球训练,对各项身体机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能训练从青少年运动员抓起的重要性就显地更为突出。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好的体能呢?大量的运动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只有把体能训练从青少年抓起,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储备的过程,在平时的训练中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科学、持续的体能训练计划,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才能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在激烈的、高强度对抗的比赛中具备优良的体能优势,提升在场上的表现,从而获得更加专业的、更高水平的篮球运动比赛平台。  相似文献   

6.
陈飞  杜乐乐 《魅力中国》2010,(30):36-37
通过对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特征进行分析,施瓦泽的年度伽练带有明显的周期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的特征,充分利用比赛的杠杆作用,在比赛中检验训练的效果,积累经验。运动训练负荷安排特征,从比赛的准备期到比赛期,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呈现出由小到大逐渐提高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田径比赛不仅是技战术与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通过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增强自信心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和加强技术训练来实现。通过艰苦的训练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罗攀 《魅力中国》2012,(29):129-129
当代篮球运动中,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运用各项综合性技战术,而篮球意识则被人们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在高校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是最好的场所,篮球意识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比赛的积累。本文通过篮球意识的(概念、分类等进行论述)提出篮球意识的训练方法。为培养优秀的篮球后备运动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在高校中培养出优秀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健美操运动中影响表现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健美操运动中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可分为运动员本身的因素和教练员的因素,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分析研究,总结和归纳了培养和提高表现力的训练方法,即可以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舞蹈训练、音乐素质培养、心理训练四个方面对运动员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为健美操运动员提高表现力的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雷  张友金  刘岗生 《魅力中国》2013,(32):393-393
中长跑属于强度非常大的一种田径运动项目。随着世界中长跑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运动员想要在中长跑项目中取得佳绩十分不易。采用丰富多样的训练方法、科学有效训练手段是提高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手段,其中,速度和力量训练在中长跑运动中最为关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长跑运动员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速度和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简要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从训练条件、运动伤害事故、训练场所的全方位拓展以及运动员技战术的掌握等方面,分析了其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高校的人力资源、硬件设备、政策措施三方面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毛晓泉 《魅力中国》2013,(19):249-249
一、概述 注意力集中是心理技能训练内容之一。随着射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运动员注意力集中能力的培养。他要与射击专项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有机结合,把注意力集中训练的内容贯穿到运动技能学习和比赛情绪控制等实际活动之中。在比赛中运动员注意力要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对运动员的自控能力的要求逐渐增强。因此,从小培养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缩短训练周期。  相似文献   

13.
长时期高强度的训练必然带来运动员的生理疲劳,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对体力上的疲劳、病理上的疲劳、心理上的疲劳可采用睡眠、沐浴、积极性休息、按摩等手段进行恢复。通过了解疲劳产生的原因,在以后训练中应科学地、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增加训练效果,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4.
王强 《魅力中国》2011,(5):361-361
中跑运动员是既要求速度又要求耐力的选手,而速度和耐力是一对矛盾,这就要求训练的计划,方法,手段要科学严密,有效果,出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并结合普通高校中跑运动员实际情况,研究训练的方法手段,注重训练负荷,旨在用科学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从而提高其训练的效果,创造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篮球比赛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亮 《新西部(上)》2009,(12):277-278
现代篮球比赛对抗性日趋紧张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容易产生或激动、或紧张、或自负、或松弛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应通过平时的心理训练以及针对性的实战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赛出自己的风格及水平。  相似文献   

16.
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期间的营养补充及体液平衡需要进行相应分析,包括糖、蛋白质、脂肪在运动中供能比例。这样对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寿命的延长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功能的特点,结合运动营养补充的研究成果,对羽毛球工作者维持运动员健康与提高运动能力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放松技术对短跑运动员体能的合理消耗及步长、步频的优化组合起着积极作用;放松技术还能克服恐惧心理,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在短跑中,利用放松技术能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并能提高运动员保持高速的能力。放松跑技术在短跑训练中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从心理训练到技术训练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文化素养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训练的要素之一.它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能提升对训练的认知与篮球运动的理解,从而为有效地提高运动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中国篮球历史讲述、 中国篮球竞赛案例分析和中国篮球优秀运动员评述等方式,旨在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刘丽 《魅力中国》2010,(9X):241-242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心理训练的作用愈加表现出其重要性。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的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访问、临场观察等方法,探讨了在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实际训练中,要将心理训练贯穿于训练的始终,以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篮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从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及训练学的角度,对跳高训练中“以速度为中心”的训练指导思想进行了辩证审视,认为“以速度为中心”指导思想其精髓在于把速度、力量与技术三方面的均衡发展建立在速度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上。所以,要通过提高教练水平,使跳高运动员的训练规划和实施呈现出日益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