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汉金融》2014,(9)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不仅有国内铸币税收入,还会通过人民币境外流通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而且国内铸币税和国际铸币税是互相影响的。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引起国内铸币税减少,国内铸币税增加引起国际铸币税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项目开放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会引起国内铸币税也增加,国内铸币税增加又会引起国际铸币税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不会引起国内铸币税变化,国内铸币税增加引起国际铸币税也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与资本项目开放搭配下,国际铸币税增加对国内铸币税没有影响,但是国内铸币税增加会引起国际铸币税也增加。 相似文献
2.
铸币税与金融风险相关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铸币税作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与通货膨胀税有着紧密联系,是金融风险的诱因之一。为消除潜在的金融风险,保持最优铸币税的有效性,必须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鉴于中外文献都没有对中央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有些文献还混淆了二者,隐含假定中央银行所得就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所失,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替代与铸币税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2002-2007年上半年间货币替代率与铸币税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样本考察期内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的货币替代率近几年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与其相对应的铸币税则呈波动性的上涨趋势,且铸币税的波动幅度远大于货币替代率的波动幅度;协整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的货币替代率与铸币税之间有着稳定的均衡关系,即长期内随着货币替代率的增加或减少,政府的铸币税收入也将相应呈减少或增加趋势;动态关系研究表明,货币替代率的短期冲击明显大于误差修正机制的长期调整力度。此外,研究还表明,货币替代率与铸币税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从国际铸币税角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尚丽娜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22(2):54-57,97
一国货币国际化后会给货币发行国带来巨额的国际铸币税收益。人民币国际化前中国每年都要缴纳巨额的国际铸币税;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中国将会从世界征收丰厚的国际铸币税。因此,人民币应该加快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铸币税的分配。 相似文献
6.
铸币税区域扩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铸币税的区域延伸表现为货币职能延伸到发行国国土之外获得货币发行收益.在国际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高速流动性条件下,货币国际化存在着理论上的可逆转性,这意味着货币国际化在给发行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蕴涵着巨大风险.因为货币国际化的实质在于获得货币发行的国际收益,本文就企图从货币国际化的可逆转性的引致风险出发,分析铸币税国际延伸的理论困惑,并由此考虑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安排. 相似文献
7.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金融控制、广义铸币税与经济转轨中的价格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金融、弱财政"曾是中国转轨经济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将分析造就这种特殊经济格局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格局对经济转轨和金融改革产生的影响。为了将金融与财政两个经济领域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我们引入了广义铸币税的定义,即置于金融控制下的银行体系创造的存贷利息差。研究表明:广义铸币税的存在使政府有能力弥补经济自由化过程中迅速下降的财政收入,从而使中国成功地避免了前苏东国家在转轨时期出现的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研究结论表明,在政府建立有效的财税制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之前,保持金融控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对货币供给和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本文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和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对金融创新在我国开展后的货币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但电子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使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梗阻,从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变得难以预测,如挑战传统的货币层次;缩减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并使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得难以测度,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抉择和实施。故中央银行应研讨新形势下的对策。BIS提供的建议也可咨借鉴。 相似文献
14.
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影响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虚拟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进而构建涵盖虚拟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货币(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货币对现实世界交易性货币的替代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非货币,则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虚拟货币的类型;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货币,则会直接导致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虚拟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相关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基本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然后将该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外生变量,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掌握已知宏观经济变量可以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预测,进而更好地指导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网络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只要真实货币与虚拟货币处于两个不同的市场,虚拟货币就不可能引发现实的通货膨胀,虚拟货币的发行也不会对货币发行产生严重冲击。但是,目前虚拟货币已经不满足于"虚拟"世界,逐渐进入现实流通领域。我们应当正视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负面影响。中央银行需要构建专门应用于网络虚拟货币的新型交易平台,建立网络消费者虚拟资金存款账户,保证中央银行调控网络虚拟货币的力度和弹性。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进而对人民币供给形成冲击,即产生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对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强度及其传递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具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供给效应,这一效应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而有所增强;从传递效果来看,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效力较弱,而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的关联性很强,说明人民币汇率的货币供给效应在人民币汇率作用于国际收支这一传递环节发生了较大减损。为控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货币供给的不利扰动,近期首先要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监管,增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预期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其次是推进中国的外汇储备形成机制改革,切断或弱化国际收支影响货币供给的传递路径。从长远来看,要增强人民币汇率的调节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9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显著的产出效应,说明我国现阶段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需求角度对我国货币供给产出效应的三条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投资路径"和"消费路径"有效,但在不同传导环节上的传导效果存在差异.从总体上看,"投资路径"的传导效果较"消费路径"更为显著."净出口路径"发生阻滞和逆转.基于此,本文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疏通传导路径、增强我国货币供给产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6月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998年以后 ,随着GDP下降趋势日益明显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按狭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 ,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及其原因 ,并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