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微软公司大中华区第六任首席执行官,梁念坚远没有他的前任陈永正、唐骏、高群耀等人知名。4月14日,微软突然宣布他将离职,由担任微软德国副总裁的Ralph Haupter接任。同时微软大中华区COO范明轩也被调离,与微软英国总经理Gordon Fraze互换职位。  相似文献   

2.
刘丹栋 《经营者》2005,(11):48-59
<正>杜家滨、吴士宏、高群耀、唐骏、李开复、叶伟伦一个个与微软有关的名字闪过特别是这个秋天职业经理人从微软的大规模离职更是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更有今年在微软和GOOGLE之间挑起轩然大波的李开复从微软空降到趋势科技的叶伟伦再一次让业界对微软出来的人“值多少钱”引发了讨论供职于微软帝国虽然有着业内的荣光但也由于微软在中国战略和管理的特殊性使他们有着几乎同样的职场经历,微软赋予他们“微软气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微软中国的黄埔一期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正式离职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一片哗然。自1992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以来,没有哪一家跨国公司能像微软那样如此迅速地被人认知和崇拜,也没有哪一家跨国公司能像微软这样,其中国分支机构领导人的职位如此频繁地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从杜家滨到高群耀再到现在的唐骏,一个个优秀人才,从微软(中国)总裁这样光芒夺眼的位置上怅然挂冠而去。  相似文献   

4.
微软在中国区出了一系列的名人,从吴士宏到高群耀到唐骏,再到陈永正,我们由此知道,除了微软的软件在风驰电掣地一茬茬换代之外,也知道微软的职业经理人也在疾风劲草中更替,而微软这个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一直模糊不清吗?  相似文献   

5.
管理扁平化,快速决策 微软前中国总裁高群耀在<体验微软一我对微软说实话>中的说过一句话:"微软中国的报告渠道多达七个环节,通过这个渠道到达最高层要跑多远?热情能维系多久?"当小企业成为大企业时,庞大的机构常常会使其步伐变得缓慢下来,即便像微软这样优秀的企业,在如何应对"大企业病"时也面临着难题.  相似文献   

6.
从最初的Autodesk大中华区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到微软中国区总裁,又从微软回到Autodesk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直至如今的全球副总裁兼亚洲最大发展中地区总裁,高群耀已经完成了其职业生涯的“三级跳”。这是一个质朴的经理人,就如48岁的他深信的一些人生理念——高群耀还在上中学时就发现了一个道理:无论什么事,只要你感兴趣,你去做,是可以做到的。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对于曾经担任微软中国区总经理的高群耀来说,似乎受到了颠覆。在《中国新时代》2005年11月号中,你可以看到曾在微软中国任职两年的高群耀关于那一段职业生涯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同样是微软在去年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中的得而复失.除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民意威力又不由得让很多人想起了一个人.前微软中国区总裁高群耀。  相似文献   

8.
都说中国是盗版软件的天堂,但高群耀不相信。他坚信在微软没做成功的事情,会在Autodesk实现。  相似文献   

9.
君珂 《中国新时代》2005,(11):49-51
被鲍尔默“放了鸽子”的高群耀,最终没能顶过顶头上司,于是,他选择了一种奇特的离职方式——“人间蒸发”  相似文献   

10.
与智者同行     
《经营者》2005,(11)
<正>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叶伟伦非常善于与智者相处,不仅仅是之前他曾与微软的4位总裁“亲密接触”,与现在的趋势科技的新领导, 他的处理方式也显示出非比寻常的智慧。《经营者》:您在微软工作了12 年,前后做过高群耀、唐骏、陈永正、李开复等中国区总经理的副手,您有没有感觉到升迁到了“天花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