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采用倍差匹配法(DID-PSM)与BFG方法,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对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合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短期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村居民的长期健康人力资本也有促进作用,但效果尚不明显;健康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劳动参与,也有助于增加其农业劳动时间、提高其农业劳动收入,但对其非农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收入无明显影响,且长期健康状况的下降比短期健康冲击对农村居民劳动参与的影响更大。本文研究结论佐证了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补贴以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2.
健康对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验证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基于Probit模型回归的实证结果,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①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劳动力参与有显著的影响,平均而言,健康状况每增加一个等级,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可能性将会提高3.48个百分点;②健康状况对中国老年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远远她高于对中青年农村岳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③健康状况对中国女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要高于对男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中国即将面临巨大的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本文主要验证健康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运用CHNS数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①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善,居民的劳动参与显著增加,贫困发生显著下降。此外,相对城镇居民和青壮年农村居民而言,健康对农村老年居民贫困的影响更加显著。②健康状况的改善能够提高农村老年居民的福利比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农村地区健康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障的投入,是减缓农村老年贫困和应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健康投资不足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对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分析表明:在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后,近十年来农村居民的实际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极其缓慢,农民对健康的投资严重不足。在总体支出水平低下的同时,地区之间的健康投资差距扩大,农村内部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健康投资不足削弱了农村居民改善人力资本质量从而增进自身福利的能力,致使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困病返贫的现象凸现。本文从收入水平,医疗费用,医疗卫生可及性与可得性四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健康投资不足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Grossman模型,阐释了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农户环境卫生设施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健康的中介效应,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该中介效应进行了依次检验和Sobel检验。研究表明,存在以农户环境卫生设施为中介变量的显著正向中介效应;对于社会经济地位各个维度,农户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健康的中介效应在不同性别及收入群体间存在差异;男性和低收入群体,存在收入通过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健康的中介效应,而女性和高收入群体存在家庭经营范围通过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健康的中介效应;相对男性和高收入群体而言,教育通过环境卫生设施影响女性和低收入群体健康的中介效应更为明显。通过改善农户环境卫生设施提升农村健康人力资本,应根据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实施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6.
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消费: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1991~200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消费决策和医疗支出大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年龄大的人群,其生病的概率较大;居民的医疗支出存在着财富效应;在中国农村地区,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为0.19,反映出医疗消费在农村地区是必需品。本文验证了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健康资本三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即相对贫穷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居民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健康资本来获得收入,从而导致其健康状况相对恶化、医疗支出增加。因此,对低收入者的医疗消费进行补贴对于提高他们的福利、缩小农村的不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的供给水平来降低农村居民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教育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综合利用分位数回归、反事实分析和Machado and Mata(2005)的分解方法,将两个不同时期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分解为三个部分: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的边际影响的作用,教育自身分布的作用以及其他变量的影响。其中教育对健康的边际影响的变化将加剧健康不平等,而教育分布的改变即农村居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程度。因此,加大农村教育的公共投资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健康不平等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91—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医疗服务配置与利用为视角,通过构造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会通过农村医疗服务来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但改善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均会对农村居民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更多影响的是农村医疗服务的利用,而城乡收入差距更多影响的是农村医疗服务的配置;目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居民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个体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政府环保工作满意度"、"社会资本特征"、"环保行为习惯"、"民生事业建设满意度"、"社会公平感评价"、"社会治理参与特征"八个潜在变量构建中国农村居民福祉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框架,进而对中国农村居民福祉结构进行剖析与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上述八个潜在变量对农村居民福祉的传导路径均显著,其中"个体特征"、"社会公平感评价"与农村居民福祉间的路径系数为0.46、0.39,两者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程度较强;"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资本特征"、"民生事业建设满意度"、"政府环保工作满意度"、"社会治理参与特征"与农村居民福祉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2、0.09、0.06、0.04、0.03,它们对农村居民福祉的影响程度较弱;"环保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福祉影响的传导路径系数为-0.01。政府在制定改善农村居民福祉相关政策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民生事业建设满意度"、"政府环保工作满意度"、"社会治理参与特征"等福祉结构中薄弱的方面,消除"环保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福祉的扭曲激励。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的农村居民样本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对农村居民个体间的收入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消除变量之间的自选择性和降低估算偏差。研究发现,接受较高水平程度的人力资本投入能够使农村居民的月收入提升63. 9%。此外,人力资本投入对新生代群体收入的影响要更强,女性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引起收入增长的幅度要高于男性。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并鼓励农村女性接受高水平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07年全国性大规模跟踪调查数据,本文使用Heckman模型研究了健康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为了解决横截面数据分析中健康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将上一时期的健康状况作为下一时期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的解释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不佳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劳动供给时间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健康投资,提高农民工的身体健康水平,有利于增加其外出务工劳动供给和提高其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拓展Mankiw等(1992)的模型并由经验数据验证,本文发现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进程的程度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收入弹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的启示是,促进农民增收,除了增加对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外,促进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进程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固体燃料作为主要生活能源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当前全球和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健康威胁。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生活能源的使用对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村居民健康风险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1)以固体燃料作为做饭主要生活能源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但随着收入的增长,其带来的健康风险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和贫困居民因使用固体燃料健康受损更严重;(2)贫困居民安装油烟机的概率更低,遭受油烟浓度更高和住房通风条件更差等可能是导致他们在使用固体燃料时遭受的健康风险比经济状况较好的居民更为严重的重要原因。农村扶贫需要改变以固体燃料为主的生活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Grossman的健康需求模型,以CHARLS数据库中2011和2013年的数据为实证支持,分析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深入改革阶段不同筹资渠道的卫生支出对于农村居民健康影响的差异。本文利用顺序概率模型和面板非线性随机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居民的个人卫生支出增加会降低居民的个人健康自评良好概率,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增加会提高健康自评良好的概率;政府财政支出以及村庄基础设施对于居民健康的改善有显著正效应。此外,收入水平对于健康的影响呈"U"型关系,教育水平以及儿童时期的健康水平对于个体的健康状况影响均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1997年、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利用随机截距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当前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需方可及性变量中收入和医疗保险对健康影响显著,供方只有医疗服务价格显著,需方影响程度大于供方。1997—2006年组内相关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家庭对健康的影响在削弱。四周患病模型中看病等待时间由原来的显著变为不显著,主观自评模型提供所需药品、去卫生机构时间由原来的显著变为不显著,这说明供方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但需方存在个人障碍,降低了卫生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利用笔者2006年于山东、安徽、四川三省所作的实际调查数据,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在考虑样本选择问题的前提下,本文采用Heckman备择模型估计了不同人力资本指标及个人特征变量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教育、培训、专业技能、经验等人力资本变量对非农收入都有显著的影响。健康对非农收入的影响虽然不十分显著,但其对于非农就业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结果说明,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农民提高非农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妮超  顾海 《农村经济》2020,(3):127-135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对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使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与农村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先验证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而对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并进一步探讨该中介效应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较好,非正式社会支持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作用在农村老年群体中不显著,对农村女性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为了缓解农村贫困,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6年的2148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从30.7%降到2.3%.农村贫因性质发生了转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逐步成为农村贫困人口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来考察和检验农村居民健康与个人发生贫困概率的关系,为农村扶贫减贫的政策选择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动态随机效应估计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的医疗和收入、教育等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健康存在显著的状态依赖,总体上从30~35岁开始变差;初中以上的教育水平对保持良好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收入对健康的影响符合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即持久收入越高,农民健康良好的概率就越大,并具有显著性;当期收入的影响不大;持久的医疗价格对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当期医疗价格的影响不大;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存在着性别差异。因此,在制定健康政策时,除了医疗,还需高度重视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动态分析——以河南农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政府、农村家庭都是重要的投资主体。本文从微观投资主体——家庭入手,以河南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投资为基础,收集了大量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和健康投资的动态变化状况。针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本文认为除了通过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外,还应从宏观层面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针对农村家庭健康投资低的现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农村家庭健康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