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与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各经济发达国家均对无形资产加强了管理,在会计和审计领域制定了较系统的法律和准则,以使无形资产的交易行为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我国近期也颁布实施了《无形资产》具体会计准则,为无形资产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拟对无形资产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一、资产评估与会计对无形资产计价相关规定的比较(一)资产评估对无形资产及确认条件的规定2008年实施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定义为: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资产评估准则规定,对于无形资产范围的确认,是根据具体经  相似文献   

3.
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  张斌 《财会通讯》2009,(4):76-77
一、无形资产评估的难点与方法 根据《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评协[2008]217号)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为根据具体经济行为,谨慎区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其中,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有关无形资产的新规定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从无形资产的定义、确认条件和范围三个方面对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日臻完善,具有国际创新意义的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开创了国际无形资产评估规范体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做你所说的 ,说你所做的”是国际评估界的一句名言 ,其含义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认真而严肃的完成每一评估项目时 ,应充分地履行工作计划的每一步骤 ,如实地表达所做的工作。那么 ,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够出具真实性、权威性的报告 ,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合法的依据。2001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准则) ,为我国评估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该《准则》就无形资产的定义 ,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要求和披露要求等做出了具体规范。本人通过认真学习《准则》 ,对《准则》的具体内容有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7.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 新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略有不同。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以管理为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由此将无形资产按可辨认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其中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而新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强调了可辨认性这一特性且作了可辨认标准的规定,与原准则比较,新准则不再对无形资产是否可辨认进行分类,将不可辨认资产(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而这些修改正是国际会计准则2004年所修改的内容,从而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的定义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无形资产评估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学模 《财会月刊》2003,(3):14-15,13
财政部于2001年1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于2001年7月颁布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进行了规范;于2001年1月21日颁布了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其中有些内容与无形资产有关;于2001年9月30日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财会(2001)1067号],其中涉及到资产评估的有关内容."两则"的颁布,使无形资产在会计核算和价值评估方面有了规范和指南;两项验资的有关规定的颁布,使企业在进行与无形资产投资有关的某些经济行为时有了规范和参照.这些对从事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行为的实体和个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上述"两则"及与验资有关的规定的颁布,又给无形资产评估实践带来了若干影响及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与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财政部相继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评估准则》),这两个准则分别比较全面地规范了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评估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以权益性工具换取非货币性资产,前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后者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新准则名称改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文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提炼出了新旧会计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的变化之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此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的定义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将商誉排除在外,而我国会计准则则包括商誉。但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中,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也就是说国际会计准则实际上也认为商誉是可以确认的,美国正在修订中的无形资产准则则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专门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存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的减值等都不在该准则的规范范围内.本文探讨各项资产减值在具体准则中的规定及其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较原《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2001)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修改,特别是在计量方法与披露内容上都有了显著变化。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三章第三十一条无形资产,到2001年1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内容扩展为引言、定义、确认、计量、后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资产评估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为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了《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资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和《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等7项资产评估准则,现予以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请各协会将上述资产评估准则转发评估机构,组织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进行学习和培训,并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08年7月1日起,中国资产评估协会1999年发布的《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指南》、《资产评估计划指南》、《资产评估工作底稿指南》和《资产评估档案管理指南》(评协字[1999]53号)同时废止。附件:1.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2.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3.资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4.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5.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6.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7.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2007年11月...  相似文献   

15.
聂蓉 《会计之友》2007,(4S):51-52
本文对各类资产减值的相关内容以表格的形式作了归纳,并探讨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及其在实施中将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傅斌  杨凡 《广东审计》2002,(7):21-23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比原有的多了4项,这说明管理层对资产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但是,无论是《企业会计制度》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资产减值的规定都不详细,而且对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的范围及基础没有达成共识,使得重要的8项计提的操作性不强。本文主要讨论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等基本问题,以期促进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推出。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称新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与2001年11月9日发布并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称旧准则)相比,作了较大的修改,文中就新旧准则关于资产减值若干部题的主要变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谈无形资产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与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各经济发达国家均对无形资产加强了管理,在会计和审计领域制定了较系统的法律和准则,以使无形资产的交易行为达到规范化的要求。我国近期也颁布实施了《无形资产》具体会计准则,为无形资产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拟对无形资产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要求计提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在内的四项准备。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又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准则列示出来,完整地给出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时间与计量方法等内容。由此可见,财政部对我国企业资产质量计价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然而由于制度和准则不会尽善尽美,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利用会计制度和准则的漏洞,进行利润操纵,使资产失去了真实价值,使决策者得不到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会计核算要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王雪 《财会通讯》2007,(10):61-62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颁布前,资产减值相关内容散见于各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改,集中用一个准则对资产减值加以阐述,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