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真 《魅力中国》2010,(5X):98-98
在文学的广义范围内定义的"人"与"事",具有着现实生活"人"与"事"的普遍性质,只不过文学中的"人"与"事"是被艺术思维概括了的意识反映。  相似文献   

2.
史培 《魅力中国》2010,(29):377-378
人的本质与人生追求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本文从马克思关于人的三重属性出发,探讨人的本质。基于人是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的本质,分别从这三个层面深入讨论,得出人的终极追求是存在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某物之所以为某物,是由于其内在规定性,这个规定也就构成了它的界限、有限性。然而事物由于其内在的矛盾必然要向前发展,这样它就势必会冲破自身的界限否定自身从而走向无限。这个过程就是事物由有限升入无限的过程,也是事物扬弃自身转变为他物的过程,这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任何事物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体,是有限,同时也是无限,这就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了中唐以后,文人写意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营构的影响,对文人园林设计"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进行了阐释.写意山水画中"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所蕴舍的禅境,同样成为士大夫文人在造园过程中所着意追求的意境.出于禅意的"小中见大",在画中,在园林中,都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艺术法则.这种禅境的追求,影响了文人园林从山水园林向都市园林的演进,也体现在"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园林设计手法中.  相似文献   

5.
人们往往在有限的生命中表现出对人生事业的无限追求,而人生事业则集中体现在职业生涯上.  相似文献   

6.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的制高点,同时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它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墨守陈规,要以创新精神做大文化产业.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创意与一国文化经济的兴衰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建立"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围绕手机这一无线媒体所开展的营销活动,还将处于一个"如火如荼"的繁荣时期,只不过将在逐渐规范中为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李龙 《黑河学刊》2013,(4):16-17
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是巴门尼德区分出的两条截然不同的追求知识的道路,真理之路通向的是"存在物存在"的光明世界,意见之路通向的是"非存在物存在"的黑暗世界。真理之路的三个标志回答了什么是真理之路,而对意见之路的深入研究和批判,则为人们如何转向真理之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小小说如何以"小"的容积装载"大"的艺术容量,在有限的篇幅中隐含无限的阅读信息,这是艺术家们在创作小小说时面临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取似断若连的断裂式结构.它既能大量省略叙述篇幅,又能构架广阔的想象时空,延展阅读主体的想象,参与作者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人际吸引,有些人会马上神经质地把它与哗众取宠联系在一起,认为讨论人际吸引的规律与技巧是为了讨好谄媚于人,谋求别人的青睐,其动机是不纯的,登不得大雅之堂,这种东西充其量只不过对青年人谈谈恋爱能派上点用场。我们的员工管理与教育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不能把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牵扯进来。相反应该把这些东西彻底铲除掉,这样才能维护思想教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化建设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人不仅是实践的存在物,是社会关系的存在物,也是化的存在物.人在社会实践中不仅改造着自然,形成社会关系,也在创造着化.同时,化又在塑造着人,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在于通过化的模塑不断提高人各方面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当代中国先进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塑造出高素质的国民,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件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我们可以把人们关注信息和事件中的接受端提取出来加以量化,这种量化会形成一大笔无形资产,因而它会具有价值。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的信息量是无限的,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光裕爱赌,于是他能把有限想象的产业褴合嫁接到无限想象的资本运作中去,并成为首富,的确不是一个俗人。但是俗人都知道一个俗理.不能跟政府赌,跟法律赌,不俗的人往往就栈在俗理上。无论多牛的赌徒也需要知道,赌场上也是有禁区的。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宗教哲学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当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双重作用。中世纪欧洲神学曾经引起公众的强烈争议,对于持反对态度的公众而言,很多人将这一时期比喻为科学的"黑夜",科学被描述为苍白空洞,几近消亡,但这"科学的黑夜"却催生出近代科学的文明。人类的发展进步是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即使思想与自由受到禁锢,也不能将人的思想彻底消灭,这就是"生命有限、思想无限"的科学精神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把珠宝狭义地理解为宝石与贵金属的结合,那真是可惜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些珍贵恩赐了。珠宝自古就是高级手工艺术的表现,而设计就是它的灵魂。无论材料、款式、金工是多么稀有、精细与美妙,最吸引人的永远都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无限创意与心意。在常人看来,赋予珠宝"灵魂"的  相似文献   

16.
唐荣双 《黑河学刊》2012,(6):182-184
民族地区公民意识建设,是要少数民族群众丢弃"百姓"意识,树立"公民"意识,把对国家的诚信、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都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每个人比已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独立自主的人格,更能理解并履行自己对祖国、人民、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宏观,二是微观。所谓宏观是指所研究的对象尺寸很大,在宏观的时间空间坐标中它的下限是有限的,而上限是无限的,一般把人的肉眼可见的物体称最小物体。宏观大的物体一般是指天体。例如地球、行星、恒星乃至银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观测仪器的出现,人们对宏观物体的认识不断深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维新派主张给予妇女以“女公民”的资格,使她们成为享有有限政治与社会经济权利的“贤妻良母”;而辛亥革命期间,先进知识分子则要求把“贤妻良母”变成能够投身国民革命、承担拯救民族危亡义务的“女国民”;到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则追求更大程度的妇女解放,不但要求妇女成为贤妻良母与女国民,更重要的是成为具有个人主义主体意识、享有基本的自由与人权的“人”.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是有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如何在有限的资本和无限的风险中找到适当的契合点非常重要,应用数学模型将每一类风险量化,用数学的方式找到精确的契合点是优化风险管理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杨文珍 《魅力中国》2013,(5):110-110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它应该是快乐的场所,优化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让课堂40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