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北五味子,俗称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以果实入药,对人体具有益气、滋肾、敛肺、益智、安神等功效。主治喘咳、肺虚、失眠、健忘、四肢乏力等病症。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三省,其次是河北和内蒙。在正常管理条件下,种植北五味子的经济效益是粮食作物的6-10倍,且一年投资多年受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从五味子茎中提取分离出一种结晶性成分,经熔点,紫外,红外等理化分析方法鉴定为五味子乙素。并测定了五味子茎的老枝,幼枝,不同采集期及五仁醇膏中的木脂素含量,初步提供利用五味子茎的一定数据。五味子为木兰科Schil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成熟果实。主产东北,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本品为常用中药,在历代医学书籍中都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具有补肾、益气、生津、固(氵羽止)等功效。近年来,从五味子中提取的五仁醇,可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特别在降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五味子油乳剂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药理实验也证明五味子的乙醇提取物,能明显地降低由四氧化碳引起的血清转氨酶的增高,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作用。五仁醇用于临床后,五味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长期供不应求,难以满足医疗的需  相似文献   

3.
正仙茅又名地棕、独茅、山党参、仙茅参、海南参等。以根茎入药,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和行血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虚痨内伤和筋骨疼痛等功能。另外,各国民间对仙茅的利用都有自己的心得:中国民间用仙茅全草治疗跌打损伤,印度民间将仙茅用于流产,大叶仙茅在四川民间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在福建民间用于治疗急性肾炎、风湿  相似文献   

4.
厚朴的栽培     
厚朴为木兰科落叶乔木,是一种阳性树种。以其树皮、根皮入药,有燥湿、消痰、破积等功效;厚朴以花入药,有理气、化湿、开胸膈之效。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播种育苗 (一)采种、选种。在10~11月果实露出红色种子时即将果实采下,放在通风处晾干剥出种子,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  相似文献   

5.
穿山龙     
穿龙薯蓣(俗称穿山龙、串地龙、穿龙骨等)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以根茎入药,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用于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风湿热、跌打损伤等症。近年来,经医学研究证明,穿山龙还具有避孕和抗癌等作用,药用价值很高,是国内各大药厂开发新药、特药和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  相似文献   

6.
正白芨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等,为兰科白芨属植物。千百年来,白芨一直作为传统中药入药,可内服、外用。内服主要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对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白芨止血效果特好,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现在用白芨做的胶膜块,用于肝脾手术贴在刀口处,代替血钳子,效果特好。  相似文献   

7.
鱼用饲料添加剂“大蒜素”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素是大蒜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在我国大蒜素入药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消炎、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防癌抗病毒等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用于鱼饲料添加剂是近几年来,我县科委根据农村池塘养鱼发展而研究开发利用的,具有推广价值,笔者现将研究和应用技术介绍供读者参考。一、大蒜素的功能作1、杀菌作用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大蒜用于细菌性、病毒性感染的记载,在大蒜素分解产生的新生态硫是天然杀菌剂、四硫醚杀菌力强。合成大蒜油中二硫醚的杀菌力优于天然大蒜油、二硫醚有杀菌和诱食的双重作用、烯丙基…  相似文献   

8.
观赏火棘是一种可以食用,还能入药的优质植物,春季可以看花,冬季可以观果,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其果实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可用于酿酒、制作饮料和牲畜饲料等。火棘还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的优质材料。通过总结火棘的栽培技术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为推广栽培奠定基础。概述观赏火棘的形态特征,分析了观赏火棘在园林景观中的栽种管理方法,阐述了观赏火棘在园林景观中的主要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4,(11):19-19
蔓荆别名沙荆子、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等。为马鞭草科落叶灌木。以果实入药,叶、细枝亦可药用。味苦、辛,性微寒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平肝凉血的功能,主治风热感冒,偏头痛,头晕,目赤肿痛,夜盲,肌肉神经痛等疾病。叶具消肿止痛、凉血止血功能,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刀伤Ⅲ血、头风等疾病。一、生物学特性据观测,短期44℃以上的高温和-10℃以下的低温,对其生长发育均无影响。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  相似文献   

10.
蔓荆系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其果实入药名蔓荆子,叶或枝叶入药名蔓荆子叶,均为较常用的中药。蔓荆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辽宁、河北、云南等地,我省未有分布。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中草药标本园从省外移植成活一  相似文献   

11.
猫爪草的繁育技术猫爪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根入药,具有解毒、散结的功能。近年来,中医临床用于试治癌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用药渠道主要依靠野生资源。近年野生资源遭受人们严重的采挖和破坏,现已造成面临灭绝的境况,行家们纷纷呼吁,人工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人参     
土人参别名绿蓝菜、假人参、紫人参、飞来参等,为马齿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土人参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味道鲜嫩,口感清脆,营养丰富。土人参的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润肺生津;根和种子入药可用于气虚乏力、体虚发汗、月经不调等;叶人药可通乳汁、消肿痛。由于土人参种植容易,无病虫危害,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用农药。  相似文献   

13.
林果蔬菜     
宣木瓜的栽培宣木瓜又名木瓜、铁脚梨。果实可食用和入药,还可制成果汁、果酱、果冻和木瓜脯。种子能榨油。木瓜入药主治关节风湿疼痛,腰腿酸痛,四肢抽搐等。木瓜泡酒可活血壮筋,强身健骨。宣木瓜春花红色,果实成熟色金黄,大的可达05公斤以上。果实香气浓烈,不...  相似文献   

14.
补肾菜     
补肾菜原产非洲,近年引进我国。它为施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该菜茎、叶及种子均可入药,其中种子用来炒干碾碎冲牛奶饮用,也可用来浸酒、煲汤、泡茶等。常饮不仅具有滋补肝肾、固精补体、阴阳调和等神奇作用,还具有补气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这种菜风味独特,用于炒菜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该菜呈树型,最高有1米左右,大部分的茎是紫红色,每叶开一朵花,结一个像辣椒的果实,果长约20厘米。3月份开始种植,60天后开花,一直到11月份都是收获期。每株可收果100个左右,亩产约4000斤。签于以上诸多优点,专家预测,补肾菜不久将会在全国普及与推广,并…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4,(6):52-52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以干燥的地下根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能。临床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痛等症;也是板蓝根冲剂、板蓝根针剂、三九感冒灵、康必得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板蓝根生产周期短,可春播、也可夏播,当年秋冬季即可收获。目前药市价格为4~5元/公斤,每亩投资60元左右。荆芥为全草类药材,以整个植株入药,有解表  相似文献   

16.
一、板兰根。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以干燥的地下根入药称为板兰根;以干燥的地上叶入药,称为大青叶。有清热解毒、凉血等功能,是板兰根冲剂、针剂、三九感冒灵、康必得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很大。板兰根生产周期较短,可春播,也可夏播,当年秋季即可收获。播种量3公斤/亩,亩产量为300公斤-400公斤,目前市场行情为3-4元/公斤,每亩投资60元左右。二、荆芥。为全草类药材。以整个植株入药,有解表散风、透疹、止血之功效。近年,人们对其加大了开发力度,加工成芥  相似文献   

17.
党参是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药用植物,以根入药,有补气养血、益脾胃、生津清肺等功能,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尤其在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斌 《浙江林业》2010,(12):24-24
南五味子是五味子科五味子属常绿攀援木质藤本,作为名贵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南五味子枝叶繁茂,夏有香花,秋有红果,常作为庭园和公园垂直绿化的配置植物进行应用。南五味子喜温暖湿润气候,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南,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两、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19.
野生北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左旋木质藤本,是我省珍贵的地道药材,除药用外,近年已开发为具有多种功能用途的植物。在用途增多,用量剧增而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五味子家植代替野生必将成为扩大其资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的学者认为北五味子是雌雄异株稀同株,有的学者认为雌雄同株稀异株,近年来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及人工栽培的开展,愈觉对这个问题有重新调查研究的必要。摸清北五味子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其植株花性别的特点,对科学种植、有效管理、创造一整套人工栽培技术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薏苡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果实脱壳后称薏仁,是重要的中药材,以干燥的成熟种仁入药,性味甘淡、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用价值,是常用的滋补中药和保健食品。福建薏苡栽培历史悠久,年栽培面积约1300hm^2,素有“薏苡明珠”的誉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