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分选性、均匀性较差的出砂油藏,防砂难度大,采用单一筛管防砂易发生筛管堵塞情况影响产量.胶结砂充填防砂技术在筛管下入井中后,通过挤压充填在近井地层和射孔炮眼中充填胶结砂,并通过循环充填在筛管与套管环空中充填胶结砂.充填的胶结砂经过水化、硬化反应,胶结固化为带有渗透性的固体,不但可以对地层起支撑作用,还有效阻止了地层疏松砂的运移.筛管与胶结砂一起成为阻止地层出砂的屏障.胶结砂充填防砂技术在大港油田埕海一区8ES-L7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充填防砂施工过程顺利,防砂效果良好.为以后胶结砂充填防砂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孔高渗储层在全球占有较大比例,对高孔高渗油藏实施防砂完井能够大大延长油井的开采有效期,提高油井采收率。目前水平井的开发是实现油井高产稳产的有效手段,水平井的开采一般采用潜油电泵强采,液量大,油井开采后近井地带亏空,地层骨架松散,会造成油井大量出砂;水平井、大斜度井的砾石充填完井可以将防砂有效期延长至十年。笔者对砾石充填完井技术进行了相应管柱结构及配套工具性能的研究,对各项施工参数进行了设计,为相关技术人员的现场应用和技术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的深层稠油开发仍然以蒸汽吞吐为主。随着吞吐轮次、采出程度的增加,开发矛盾进一步加剧,如地层压力低、井间汽窜严重、近井地带亏空、采油速度低等,油藏中的剩余油无法有效开采出来。针对深层稠油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制了氮气泡沫凝胶调剖技术。该技术在冷家油田冷42块应用8井次,有效解决了该区块的主要开发矛盾,提高了区块整体开发效果,为辽河油田深层稠油开采提供了一项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辽河金马油田小洼区块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注汽冲刷对近井地带岩石骨架结构破坏严重,致使地层大量出砂。地层出砂成为制约小洼油田开发最主要的矛盾,清砂质量是影响作业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Y-1油田是南海东部开发的第一个稠油油藏油田,属于边水驱动,储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黏土含量高。油田开发初期采用优质筛管防砂完井,生产过程中由于黏土运移堵塞筛管,导致油井产能低且递减迅速。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调研国内外分支井完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一套适合高含黏土稠油油藏的主井眼充填防砂的分支井完井管柱,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支井增加泄油面积、释放油井产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主井眼内下入筛管并进行充填防砂,减缓生产过程中细粉砂堵塞筛管,延长油井寿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支井充填防砂完井技术稳定可靠,油井产能增加明显,产能稳定,为类似常规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SG油田为低渗普通稠油油藏,目前没有有效开发,区块试油试采井生产效果较好,但天然能量产能低、压裂效果突出,需要压裂及补充能量开发。对比相似区块及结合本区块的储层特征,科学部署,形成以注水吞吐为主的生产形式,全面部署,提高区块的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疏松出砂油藏的侧钻井防砂问题,研制适用于侧钻井小井眼的防砂砾石充填工艺管柱及相关配套工具.该筛管可以实现压裂砾石充填完井方式,使侧钻井眼充填足够的砾石层.一起组成多级防砂屏障,起到较好防砂效果.同时又能够支撑井壁,防止井眼坍塌,延长井的使用寿命,充分挖掘老井剩余油潜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油价低迷,能否对对老油田的有效开发至关重要,侧钻井工艺能充分利用原井的部分套管和地表设施对剩余油进行开发,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恢复老井产能的方案,对于易出砂油藏的侧钻井,一般采用管内高压充填防砂工艺实现防砂。本文结合大港油田孔1067K井的实际工况及所处层位的出砂分析进行了相关研究,对防砂工艺、防砂管柱及配套工具的性能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应用有效解决了该区块侧钻井出砂的技术难题。该井施工过程顺利,防砂有效率100%,该井防砂后日产油2.5t,应用挤压充填技术在有效防砂的同时提高了采收率。该工艺在大港油田的成功应用为当前其它出砂侧钻井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某海上油田在建设初期一般采用大泵径潜油电泵强采,导致该区块疏松岩石结构出砂严重,经技术分析,拟采用水平井充填一体化化学防砂完井技术进行完井。该工艺能形成多级挡砂屏障,阻止地层砂的流动,同时获得了较低的防砂完井表皮,化学防砂有效周期长、防砂效果好,综合效益高。本文提出了在合理排量下,降低携砂液粘度,用正循环的方式进行砾石充填,最终形成管外挤压充填层,管内循环充填层。该技术在防砂的同时,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和开发的效果,对于其它海上油田的化学防砂完井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大洼区块为疏松砂岩高孔、中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后期转注聚合物驱后出现地层及筛管堵塞现象,产量下降,检泵周期缩短.通过对区块前期筛管防砂的效果分析,先期筛管防砂好于二次筛管防砂,二次防砂产量下降明显.针对二次防砂筛管和地层容易堵塞的问题,利用防砂模拟试验系统对筛套环空地层砂堆积厚度和堵塞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杜85杜家台油藏吞吐效果差、注汽压力高、新井出砂套管损坏严重等问题,研制出耐高温高压树脂砂,开发了地层深部防砂工艺,实现油层改造。高温防砂对注汽压力高的出砂井具有压裂解堵作用,有一定的保护套管作用,防砂有效期长,防砂后井筒无防砂结构,不影响选注、选采、配注等工艺实施。对同类井的出砂治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奈曼油田因储藏低压低孔低渗,油井均采取"压裂投产"模式开发,压裂为奈曼油田稳产上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奈曼九下段储层凝灰质含量高、塑性强,加砂压裂过程中时常出现砂堵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油井压裂砂堵的原因主要有地层、压裂液、设计、工程等原因,结合现场实践,通过采取段塞打磨地层、设计合理排量和砂比、同层临井对比等手段,奈曼九下段凝灰质储层压裂砂堵现象得到了明显好转。2016年压裂52井次,成功率96%,可为同类油藏压裂砂堵治理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砾石充填防砂井油层上下存在薄隔层及水层无法进行高压挤注方式解堵的现状,为改善砾石充填防砂井解堵效果、保障生产安全,对油井排砂解堵安全负压值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油井采液产生的附加表皮系数修正最小负压值,并以防止储层出砂为原则设计最大负压值,根据Conocophillips负压值设计法对最佳负压值进行设计校核,最终建立油井排砂解堵负压值计算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对两口典型井进行排砂解堵负压值设计,其最佳安全负压值分别为5.04 MPa、7.84 MPa,该方法既解除近井地带堵塞又保证储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依靠实施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技术挖掘油田剩余油潜力,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复杂、油井出砂,冲砂作业卡阻频繁,作业时率低,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并且随着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地层亏空严重,侧钻井及套损井日益增多,出砂情况越来越严重。小洼油田井筒清砂以冲砂、捞砂方式为主。受井筒技术状况、地层漏失严重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清砂技术不再适用于侧钻井、套损井、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  相似文献   

15.
渤海多数油田属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如NB35-2,SZ36-1,LD5-2等,在完井投产阶段存在由于稠油乳化造成堵塞、近井地带渗透率恢复难等问题;造成油层损害,影响油井产量的后果.本文针对稠油油藏,研究新型活性酸完井液体系,通过加入活性组分BOLA,使体系具有良好的清洗油垢能力,能将有机沉积垢快速溶解分散.解除稠油引起的有机堵塞,降低稠油粘度,起到快速有效清除渗流通道,提高近井地带油相渗透率,从而在油井投产时达到或超过配产量.  相似文献   

16.
优化出适用于洼60断块水平井的防砂筛管,满足该区块水平井防砂需求。通过对该区块岩样分析,利用筛管模拟实验系统进行筛管优选,确定适合的筛管种类。优选出的水平井防砂筛管经过现场应用,油井生产正常,井口不出砂。利用该试验方法及装置,成功优选出适用于出砂区块的防砂筛管,对稠油油藏的防砂具有指导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位移、大斜度井压裂充填存在着防砂管柱下入困难、现场作业风险高,难度大等特点。文章以渤海某油田为例,针对大位移大斜度井压裂充填工艺设计、管柱下入模拟分析、摩阻计算三方面进行设计。并将井斜为84.12°,水垂比为3.13的A1井进行应用案例分析,选用3.88大通径一次多层充填防砂管柱,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采用Landmark软件对防砂筛管下入摩阻进行计算,分析下入的可行性,优化钻杆方案,使充填效率较设计提升30%;针对层温度低的特点,提出了使用低温酶破胶剂来提高反排效率;最后对相关压裂充填施工工艺参数进行设计,采用低砂比,大排量充填,从而形成短宽缝,达到很好的充填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辽河油田某区块地质及生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稠油热采出砂井筛管冲蚀损坏的主要方式,并对其影响参数进行筛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累计出砂量作为参考数列,分别计算它们与筛管冲蚀损坏各影响参数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从而确定影响稠油热采井筛管冲蚀损坏的主要影响因素。该方法简单、受主观因素干扰较少、精确度较高,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其计算结果可作为不同类型井防砂方式选择及防砂参数优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工业化汽驱的油藏埋深达到中深层,但是对于深度超过1000m的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仍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1]。文章以L块深层特稠油油藏为例,应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蒸汽驱井网形式、驱替介质进行深层特稠油油藏蒸汽驱关键参数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形井网开展高干度蒸汽驱是区块有效的方式转换技术,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8%以上。该项研究可为同类油藏蒸汽驱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新型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着重论述了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我国油藏工程中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主要有:径向水平钻井技术;自激波动注水技术和自振旋转射流处理近井地层解堵增产增注技术;水力喷砂射孔技术;高压水射流深穿透水力射孔及辅助压裂可行性研究;双射流理论及其特性。高度展望了高压水射流技术在稠油及低渗油藏开采、超商压射流钻井和提高采收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