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邵家丘村隶属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1户2590人,其中党员157名。2003年左右,规划调整后的邵家丘村面临并村不并心、集体经济弱、基础设施差、历史遗留多等严峻问题,是当地党委、政府重点关注的薄弱村、帮扶村。2005年以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法治、  相似文献   

2.
博望镇胜利村地处城固县城.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扩大,该村的耕地基本已被征用,6个村民小组中3个已无一分土地,全村人均耕地仅0.19亩!不要说种粮养家糊口,就是种畜禽饲料也不够.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搞二、三产业和大棚菜"立体生产",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5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3260元,名列陕南前茅.胜利村成为省级"小康示范村",近期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  相似文献   

3.
唐庄子村位于迁安市沙河驿镇,共有212户、712口人,耕地面积759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8528元。2003年该村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试点村,2007年9月被确定为唐山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4月又被确定为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的联系点。几年来,通过开展上述活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和科学发展示范建设,该村成功探索出了新农居建设“六个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贺立村曾是乐安县湖坪乡最偏、最、最穷的村,全村509户2019人,耕地积2479亩,山林面积1.5万余亩。该村础设施十分落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盗赌博成风。199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入仅620元,为全乡最低,还有朱坑、枣两个村小组的村民没有用上照明电。七来;该村党支部在上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力支持下,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奋图强,治山治水整村风,修路改种办实,走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1998年以来,该村党支部连续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2003年还荣获全市“三联创”和“三项创建”先进村党支部称。治偏架起连心桥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贺立村交通十不便,信息…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泰兴市张桥镇党委书记顾晓平近来无法不高兴: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薄弱的薛庄村在市"三解三促"群众工作团张桥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实施了路面硬化工程。随着薛杨公路开通,打通了该村与外界的阻隔,打开了阻止该村经济发展的"栓塞"。从来没有商贾问津的村子,近日来了几个老板前来洽谈投资项目,有准备在薛庄村创办企业的,有准备承租1000多亩粮田专业生产有机大米的……自2011年12月入驻张桥镇以来,张桥工作队心系群众,情牵百  相似文献   

6.
唐庄子村位于迁安市沙河驿镇,共有212户、712口人,耕地面积759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8528元。2003年该村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试点村,2007年9月被确定为唐山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今年4月又被确定为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科学发展示范村建设的联系点。几年来,通过开展上述活动,  相似文献   

7.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笔者在全国粮食百强县的庐江县农村调查时了解到.过去由于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和种粮效益低等原因.有不少农民把耕地抛荒,而今年出现喜人景象,农民抢种抛荒田。该县罗埠槐村干部反映,该村过去存在抛荒田,2002年有220多亩,2003年下降到119亩,今年已经没有  相似文献   

8.
下岗女工再创业,异地担任村支书,5年时间把一个全县闻名的落后村建设成为全省有名的"和谐家园"示范村,使该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由2007年的3200多元增长到2011年7986元.这个人就是凤翔县糜杆桥镇萧史宫村党支部书记辛录萍.  相似文献   

9.
桐林乡流源村是峡江县边远山区人口第一大村,有1800余人口。该村地处大山深处,山上资源较为丰富,俗话说靠山吃山,过去村民过半收入来自山上的副业,村民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村里那座宏伟的大礼堂足以见证其往日的辉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林业政策从严从紧,村民副业收入大减,再加上农业效益持续低迷,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据2003年一次贫困状况调查显示,该村实际年人平纯收入不超过1000元,低于800元的有800余人,被列为该县22个较为贫困的行政村之一。村集体经济负债20余万元,村容村貌、卫生环境较差,村民思想不稳定、人心涣散。面对困…  相似文献   

10.
龙头村是安远县"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也是整村推进示范村。该村位于该县车头镇西北部,距县城14.5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农户898户,人口3882人;耕地面积2427亩,人均0.62亩;开发果园面积4658亩,户均5亩以上。为提升该村经济发展后劲,改变  相似文献   

11.
正【发现】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东走线窝村村民在清理一处荒废多年、地震中倒塌的木匠铺时,发现一张标注"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印"、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行的"优抚抗战牺牲将士家属银粮券"。这张完好的"优抚券"被一位村民妥善保存下来,并于2012年赠给村史展览室,成为该村抗日斗争史的一个"红色见证"。  相似文献   

12.
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当地群众称之为"欧洲村"。该村克服条件差、底子薄、生态脆弱等因素,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了陕北新农村建设的奇迹。那么,奇迹诞生的秘诀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田东县百谷村,地处右江河畔,是左右江革命老区的核心村之一。1926年,该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1929年,中共百谷村小组成立。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曾到该村指导革命,韦拔群、余少杰、韦如山常在村里宣传革命思想。拉开百色起义序幕的"恩隆暴动",就是以百谷村婚礼的鞭炮声作为信号的。当时,全村86户人家,除1户地主外,85户共131人参加赤卫队和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20日,我们与永丰龙冈民族乡的同志一道前往万年县上坊乡港边村江家源村小组,就移民扶贫情况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考察。该村位于万年县上坊乡的西北角的大山脚下,由于四面环山,山高水冷,日照时间短,常年云雾笼罩,瘴气含量很重;而且村民饮用水含有毒物质成分较高,导致新生儿中痴呆者较多;再加上山路崎岖,信息闭塞,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村民生活极端困苦。全村共28户,年人均纯收入在900元以下的就有24户。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市、县、乡各级政府积极努力帮助,投入20万元资金,对该村实施移民搬迁,通过有效的工作措施,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  相似文献   

15.
于明庄村地处东丽区华明街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670余户,共1850人,党小组6个,党员36名。近年来,该村集体经济逐年壮大,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该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全村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村民遵纪守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3):I0002-I0002
天津市东丽区无瑕街杨家泊村主任张洪福同志为2007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他努力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解决村民困难、改善村民生活和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促进了该村经济稳步增长,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03年的303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195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作者走访山东龙湾崖村的经过与观感,介绍了该村的历史变迁、现状、面临的主要困难、村庄管理及未来发展方向。认为虽然该村也存在着诸如低保、土地占用、房屋拆迁、干群矛盾、社会保障等问题,但只要管理者能够克己奉公、公正民主、认真办事,则会提前完成十八大制定的"翻一番"目标[1]。  相似文献   

18.
江头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西北部,距桂林市区三十多公里,距灵川县城约二十公里。该村现有168户680多人,90%以上居民姓周。据民国18年(1929年)《灵川县志》载,该村“周氏系出濂溪德盛者,泽弥长宜发之伟乎”,赞叹该村周姓子弟承袭了濂溪公周敦颐的爱莲文化,明清以来尤其是乾  相似文献   

19.
三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十字桥村,如今已迈入小康村的行列。三业产值从2003年的5000万上升到目前的1.3个亿,人均收入从3000元增长到10000元。该村的村民谈起这一变化,个个竖起大拇指说:“我们今天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全靠我们村主任鞠明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13,(10):18-18
我们在对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董家豆村进行实地调查时了解到,该村辖11个村民小组,352户,1508人,耕地面积1246亩,算一个中等规模的村。该村于2004年始建公墓,当时划定公墓专用土地面积5亩,计划使用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