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到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连续五年发布《中国质量万里行年度消费者诉求白皮书》,核心内容是发布基于消费投诉的大数据统计——重点发布基于投诉渠道、投诉月份、投诉行业、投诉性质以及投诉诉求等五大维度的综合分析报告,针对企业和消费者广泛关注的网络服务、电子电器、房产家居、网络购物、金融保险、汽车行业、旅游交通、教育培训、物流快递等9大重点行业数据进行梳理,并盘点过去一年社会各界关注的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2021年度十大消费警示,维护市场稳定,提振消费信心,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北班 《企业世界》2006,(9):43-43
措施一:提升消费申(投)诉受理和处理水平。针对世园会期间游客大幅增多的实际,制订了以快速反应为重点的《消费申(投)诉处理工作预案》,在世同会主会场设立申诉、投诉维权站,确保游客的申诉、投诉能够立即受理,迅速力、结,及时反馈。措施二:发布消费预警。引导正确消费。他们在认真做好消费申诉、投诉和举报信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世园会期间消费热点和难点问题,定期发布消费警示和提示,引导中外游客科学、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3.
上帝之声     
9月23日,巴蜀质量跟踪投诉办公室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四川投诉站向社会发出第2号投诉情况通报《虚假技术转让投诉多》和第1号质量警示公告《警惕散装食品污染》,该投诉情况通报和质量警示公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蜀报》、《四川青年报》等各大报刊先后刊出,许多读者及观众纷纷打进投诉电话咨询问题,并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间,有关中介服务的投诉呈上升趋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12315投诉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中介服务陷阱。  相似文献   

5.
《监督与选择》2007,(2):28-29
2006年,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以净化市场环境为己任,以“打假扶优,维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为宗旨,以独家、独立、独特的视角,对当前的假冒伪劣问题给予揭露、剖析,并科学引导消费、维权,深得广大消费者和企业的信任。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2006年共发布了22期消费投诉警示,在全国数百家媒体上刊出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结合2022年消费投诉热点和诉求,《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十大消费警示。警示一:“小便宜”里可能藏“大亏”在线下各种明目的推销和线上的直播间内,低廉的商品价格、推销人员或主播极具诱惑的销售话术,“0元购”“免费送”让消费者怦然心动,冲动下单。  相似文献   

7.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1月份以来,仅仅10天时间,海南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已接到年货类投诉10多宗。近日,海南省消委发出新年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外出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大众标准化》2008,(11):55-55
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布了近两年10个方面的投诉举报典型案例,以警示社会,引导消费,促进全民质量意识、法制观念和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典型案例有:1.假冒电动自行车侵犯名优企业合法权益:2.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偶有反弹;  相似文献   

9.
产品质量投诉仍居榜首,维权道路任重道远。2001年消费因质量问题的投诉54395件,占总投诉量的72.02%,投诉总量下降,而质量投诉的比重增加,说明了商品的质量令人堪忧。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值2022年"3·15"到来之际,结合2021年消费投诉热点和诉求,《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十大消费警示. 警示一 超低价促销藏"猫腻" 在名目繁多的购物节中,很多商家推出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其中一些促销规则设计复杂,需要消费者"精打细算"才能理得清...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值“345”到来之际,《中国质量万里行》根据2020年度投诉热点,向广大消费者提出2021年度十大消费警示。警示一:办理预付卡须谨慎近年来,预付卡消费在商业零售、住宿餐饮、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较为普遍,并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这种营销模式在便利支付、促进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商家不履行承诺、退卡难、跑路等诸多消费隐患。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山西省各级市场监管机关与消协组织共发布消费警示(提示)310期,接受消费者投诉47 200件,举报19 700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163 200余人次,综合解决率97.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 699万余元。有力地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8年投诉与2017年相比,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和合同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7成以上。其中,合同类投诉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质量万里行》3月15日发布2019年度食品行业投诉分析报告。2019年度,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共收到食品行业有效消费投诉3987件,其中,餐饮外卖消费投诉1436件,占食品行业总投诉量36%;食品消费投诉1344件,占食品行业总投诉量33.7%;养生保健品消费投诉1207件,占食品行业总投诉量30.3%。  相似文献   

14.
《上海标准化》2005,(5):23-26
现象:地板投诉中。实木漆板占绝对多数。目前,实木地板漆板已经成为上海地区的消费主流,2004年12365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地板质量投诉525件,占建材产品投诉总量的40%。2005年1月至今,地板投诉已经达95件。其中除少量复合地板外,关于漆板的投诉占了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维护消费权益方面,工作已有很大的进展。如开通以省市为基础的投诉电话,开设流动消费投诉车,上街接受消费投诉,在居委会建立消费投诉信箱等,通过设立多渠道投诉方式,切实维护消费权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的2 019年度银行业投诉分析报告显示,银行卡、信用卡问题投诉占比最高,"诱导消费、强迫消费、不知情消费"和"不履行服务协议、不履行合同"成为投诉热点。该报告显示,2019年度,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投诉通)收到对商业银行的投诉共计26433条,共涉及81家,其中"交通银行"被投诉的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0,(11):15-17
在电信投诉中,有关话费的投诉占了很大的比例,中消协发布的2000年第3号警示,“电信消费必须明白”中,第一条就是“通话计费缺乏透明度,拨打电话不列明细账,有的长话虽打印了账单.但话费与实际不符,时常出现空号现象,消费者未拨号.受话方未摘机时电脑也计费。”因此,在明明白白打电话里,期待话费清单,期待明明白白花钱的呼声就特别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质量万里行》3月15日发布2019年度电子电器行业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手机及其周边产品的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成为投诉热点。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共收到电子电器行业的消费投诉数据162 37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住宅投资不断增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却是住宅质量投诉的增加,2004年全国消费协会系统共受理商品房投诉事件20530起,较2003年同比略微上升1%。统计显示,去年全年受理的商品房投诉中,因住宅质量引发投诉10599件,因合同争议引发投诉3644件,在计量方面出现问题而引发的投诉案例共917件,因价格和广告争议引发的投诉案例分别为1230件和597件。可以说,长期以来,住宅质量投诉一直是投诉的焦点。尽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保修制度,但规定的是开发商与施工、勘察、设计等单位之间的保修责任。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受理情况统计,2019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消费投诉平台共接到旅游行业的有效投诉共29772件,比2018上涨264.2%。其中,23914件投诉获得处理和跟进,投诉解决率78.3%,较2018年的77.6%有所提升,行业整体投诉处理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