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姣钰 《中国经贸》2012,(10):103-103
当前,船舶油污损害是造成我国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我国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立法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造成法律适用上的混乱。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际船舶溢油污染民事责任的发展历久弥新,但是仍然存在制度碎片化、与环境法原则不符、责任主体单一、责任失衡等不足之处。随着利用海洋船舶运输步伐的日益加快,船舶溢油事故的不断爆发,使得这些问题的解决更显迫切。完善国际船舶溢油污染民事责任立法,应当以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从统一立法、追加责任主体、扩大赔偿范围和加快区域协作等不同层面进行系统厘正。  相似文献   

3.
我国2001年新修订的《商标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内容,使驰名商标的认定与特殊保护工作真正有法可依,与国际公约和发达国家的立法保持了基本相同的保护水平.有必要结合相关国际公约和他国立法、以及我国立法的实践情况,对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制度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整合,以期在今后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船舶登记是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抵押权人、光船承租人等主体,依据规定向船舶登记机关提出申请,提交相应的材料,船舶登记机关审查符合后,依法予以登记,发放相应证书的行为。依船舶登记的目的和事项不同,可将船舶登记分为船舶国籍登记、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租赁权登记等。船舶登记的意义:(1)船舶登记是船舶取得国籍的前提。船舶通过登记取得国籍,可以悬挂该同国旗航行。  相似文献   

5.
余燕  黄胜开 《老区建设》2009,(20):30-31
文章将从我国的实用艺术品与外观设计立法现状入手,采取概念解析的论证方法,结合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剖析我国目前实用艺术品立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我国对实用艺术品保护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徐沛亮 《黑河学刊》2010,(10):97-98
969CLC与1971FC及其三个相关议定书,构筑了国际法视角下的海洋船舶油污损害的民事赔偿制度。这一制度在形成上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在内容适用上有其特定的领域、流程及原则,实践中正在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呈现出一些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这一制度,对我国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完善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立法听证制度是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听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其他人员的意见,从而为立法主体制定规范性文件提供依据和参考的一种制度。对立法主体而言,立法听证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发现事实;使所立之法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也便于做好立法宣传。我国建立立法听证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宜采用类似于美国的混合听证制度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经济组织负责人(如董事)对经济组织(如公司)承担民事责任,但是董事的民事责任在公司立法中只占微弱的地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与国外立法较完善的董事民事责任制度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9.
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径索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海上通道的安全,给我国的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本文分析了索马里海盗的现状及成因、我国出兵索马里打击海盗的法律依据和相关法律局限性,并结合国际公约和我国国内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依法管理港口和航运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其立法属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二级体制.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的联邦议会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航运和港口管理的法令.海运法律主要包括1916年航运法,1936年商船法,1946年商船买卖法,1954年货载保留法,1978年受控承运人法,1984年航运法,1988年外国船舶运输执业法,1990年油污法,1998年航运改革法、国家紧急状态法、外国船舶紧急征用法,2002年海运安全法等法律;港口的有关法令包括1974年深水港口法,1922年河流与港口法等,主要用于规范航道的疏浚、港口安全,一般并不涉及港口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11.
论婚姻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损害赔偿,是配偶一方违法侵害配偶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损害,过错配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离婚损害赔偿是一种侵权责任,我国的法律法规已有了离婚损害的相关规定,司法实践中对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主体、举证责任、范围、承担责任的方式及行使权利的时间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但从立法技术看,“无过错方”的提法是不准确的,且必须进一步明确离婚损害赔偿的具体金额。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英雄人物名誉保护存在具体条款与诉讼路径缺失等缺陷,而且没有专门的立法.在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背景下,设定保护英雄人物名誉的专门立法,明确英雄人物人格权益公共权益,确立起诉主体,采纳"实际恶意原则",制定损害英雄人物名誉的行为方式及惩治办法,加强对英雄人物精神层面的保护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时代文摘     
行政审批将有法可依 第一次在立法中体现了“市场优先”、“自律优先”、“事后机制优先”原则的规范行政审批、行政收费的新法律——《行政许可法》,近日已经拿出了“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不得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自然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的;通过市竞争能够解决的;通过民事赔偿或者追究其他民事责任能够解决的;通过规范、公正的中介机构或者行业组织自律能够解  相似文献   

14.
朱玮 《魅力中国》2011,(12):98-98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作为特殊民事责任之一,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化赔偿已经成为我国立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我国有必要结合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行政救济、环境责任保险、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等制度。  相似文献   

15.
马辉 《南方经济》2001,143(8):30-32
本文分析了世界各国关于一人公司的立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在一个公司的投资主体方面的立法存在的问题,阐明我国扩大一人公司的投资主体范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网上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使现有的法律对其调整出现了许多空白。本文从分析网上银行的主要法律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了民事责任主体的变化和网上银行民事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分析了网上银行业务对经济法、刑事法律以及国际私法等相关法律的冲击,并针对所涉及的各个法律部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立法建议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浅论垄断行为民事责任之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际 《魅力中国》2011,(11):151-151
自2008年8月1日开始我国反垄断法正式施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年有余,一部成熟的法律不仅需要科学的立法技术,更需要的是社会实践的检验,能否服务于社会各个层面的良性发展是我们的标准之一。面对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条:“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所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实施的可行性和惩罚性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下显得苍白无力。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精神损害赔偿具有补偿、抚慰受害人,惩罚加害人的三重功能。将对受害人以补偿、抚慰及加害人的制裁三种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民事法律保护民事主体人格权益,制裁侵权人违法行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法律手段。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不断强化对精神利益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的价值、尊严和安全的追求,由此而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成了众人瞩目的焦.最。但是。目前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严重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当前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就浅谈一下我国的精神损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之责任形成原因复杂多样,责任主体具有多元性,责任形式又有综合性,而我国相应的法律调整却极为薄弱,导致关于违反出资义务的民事责任规则存有较大缺陷.应尽快采取措施,改变不合理的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20.
王钊 《辽宁经济》2008,(3):52-53
船舶优先权是指海事请求人依照海商法的规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出海事请求,对产生该海事请求的船舶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它具有法定性、秘密性、附随性、优先受偿性以及期限性等特点,是一种担保物权,也是海商法上特有的一项权利,其对保护当事人权益,促进航运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