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长春市科技局从2000年开始启动农业创新计划,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截至2003年底,共有56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列入农业创新计划。这些示范基地,既有种植业、养殖业的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阶段对科技引导与示范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园区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与科技服务于一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同时也是向农民提供科技示范的综合平台。近年来.地处北京昌平的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狠抓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引进.研发重点科研项目,成功打造为独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品牌.并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农业园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三明市老区办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抓好老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现老区经济发展,老区群众增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射阳县老促会开展了“三个一”活动:1.为农业科技创新建一言。今年以来,县老促会联合各乡镇分会通过走访、调研,先后提出各类建议25条。这些建议大部分被采纳。县老促会特约研究员丁超撰写的“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叫响农业四大品牌”,在《射阳报》上刊发。会员宗耀林总结的“设施农业高效经验”和特约研究员陈荣平提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载体”在《江苏老区》上发表。  相似文献   

6.
张献和 《辽宁经济》1999,(12):23-24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加速传统低效计划农业向现代高效市场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农业产业化是必然选择,而农业科技网络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依托和保证。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培育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即多行业、多层次、多功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网络不断发展完善,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来,我们就欠发达县区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到了启示,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当前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及问…  相似文献   

7.
邹源 《广西经济》2009,(5):19-19
2008年.广西全区共有10个市及2个县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试点工作,共下派科技特派员1520人,下派范围覆盖全区58个县(市、区),重点派驻对象是村、农业协会、农业基地及涉农龙头企业,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56个、示范点1258个.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60项,引进新品种860个,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1150个.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凌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总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凌区,总人口1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6万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于1997年7月29日建立,由陕西省与国家19个部委共同领导和建设:该区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带动,推动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今年,兴业县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该县将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性家庭农场"三个示范工程",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片13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示范社5个,示范家庭农场5家。同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扶持春茂、温氏、和丰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和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科技化已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规定性。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发挥其在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引导、科技创新、龙头带动、市场开拓作用,对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文就农业科技企业发育的背景、农业科技企业的内涵与功能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年永琪 《乡镇经济》2008,24(1):59-62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文章论述了科技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介绍了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三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在1985年提出,老区只有依靠科技和教育,才能脱贫致富。现在看来,老区的科技兴农,尚有些体制和机制的问题需要探讨。一、引进风险机制,建立科技投资良性循环体制老区科技兴农,首先是一种科技项目投资,它的巨大经济效益,是以一定量资金的投入作为前提的,毫无疑问,老区科技投资的受益者是当地政府和群众,但投资主体是准?他与投资收益是什么关系?在老区,  相似文献   

13.
《开放导报》2006,(2):120-121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陕西省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并大力推广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三农”,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开展农村远程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开展陕西省农业科技“110”示范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科技知识信息服务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5月16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老促会、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选派科技号家帮扶革命老区对接启动仪式在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16.
杨传喜  秦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14):160-169
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省级农业科学院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科技资源。根据资源错配理论,构建科技资源错配模型,测算中国26个省级农业科学院2005—2019年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的相对错配指数以及科技产出损失,比较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错配对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相对错配程度不同,其中华北区和西南区的科技资源错配较为严重;科技资源错配导致10%左右的科技产出损失,科技人力资源的错配是科技产出损失的主要原因;科技财力资源的错配对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错配以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蒋文兰 《发展》2000,(2):19-21
二十一世纪初期(本艾指2000年至2030年这段时期),世界农业主导技术群将发生一些新变化。研究这种变化,对于预测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方向,制订正确的农业科技政策,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明确农业科技的投入重点和方向等等,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郜淑英 《发展》2012,(2):35+39-35,39
史永利1990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农学学士学位,是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常年在生产第一线潜心研究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全力创办农业科技示范点,实施科技项目,推广农业新技术,为我县粮食丰收、  相似文献   

19.
江西农业科技活动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其中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科学院、南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是最强的。然而,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体制上的问题,本文就如何通过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新的江西科技兴农的新格局,组建强强联合的江西农业开放科学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入世后农业科技创新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同时也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扬长避短,乘势发展,尤其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