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数字报业”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设计,各大报业集团均被纳入这一总体设计框架之中。然而,报业集团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却不断遭遇困境:一方面,传统业务与数字技术仍未找到有效结合方式;另一方面,网站、手机报等新型数字业务盈利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前景不明朗。因此,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符合我国报业集团发展现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2.
陈国权 《中国报业》2014,(19):90-91
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对于大多数报业集团来说,新型主流媒体是下一个阶段报业转型的终极目标。那么,在报业面临经营困境、影响力危机,转型异常艰难的背景下,作为报业转型终极目标的新型主流媒体未来应该是怎样一个架构呢?  相似文献   

3.
张帆 《中国报业》2012,(14):111-112
面对数字媒体的崛起和经济危机的洗礼,我国报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报业纷纷探索转型之道。报业集团加速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数字媒体寻求融合,从传统平面媒体集团向全媒体集团转型、报业的战略投资者更加重视资本运作,为报业保值增值。在探索与实践中,我国的新型报业已初显端倪。  相似文献   

4.
报业焦点     
《中国报业》2009,(7):6-6
本期“报业焦点”,我们关注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进展。 6月12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全媒体与数字平台发展研讨会”在宁波举行,来自全国的100多位报业同仁齐聚一堂,就报业数字化转型和全媒体发展战略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美国传媒业的大趋势。“数字优先”也已成为许多传媒企业的商业信条。对于报业而言,数字优先将带来怎样的变化?业界人士又如何看待数字媒体与印刷媒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传统报业面临着新媒体的双面夹击,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西方发达国家报业机构有的关门大吉,有的快步向新媒体转型。面对传媒格局的突变,传统报业在谔然之余,图变求存的呼声日益高涨。2012年5月17日,京华时报云报纸亮相。具有创新精神的报媒人再次开始寻找数字化生存新空间。我国的数字报业变革,在经历了电子报起家、多媒体突破、全媒体转型之后,正在进入融媒体时代。而“云报纸”则成为数字化探索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7.
正未来,传统的传播渠道可能沦为数字的搭配,面对消费者行为习惯变化,传统广告公司数字化转型已经箭在弦上。昌荣传播成立于1995年,国内领先的本土广告公司之一,亦是中央电视台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保持着12年荣获央视十佳代理公司第一名的记录,同时与众多地方电视媒体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曾先后独家代理东方卫视、天津卫视频道广告。2010年1月,昌荣与国际五大传播集团之一的安吉斯媒体集团(Aegis)达成战略合作,合资成立伟视捷中国(Vizeum China),并于当年5月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借助资本优势加速自身转型和发展。在上市前后,昌荣即开始启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在传统代理公司中属于动作较早的公司。  相似文献   

8.
在新兴技术带动下,传统报业正向数字化报业转型,并成为我国报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数字报业商业模式,各报业集团都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运作模式。本文分析几种常见的数字报业商业运作模式,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姚林 《中国报业》2008,(1):38-44
媒体环境的变化使中国报业进入了发展的转型阶段,2007年的中国报业依然处在转型的过程中,低迷的报纸广告市场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出现了负增长。但读者市场被新型媒体的分流得到暂时缓解,自2001年以来报纸日到达率第一次出现上升。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中国报业已经探寻到创新和走出困境的方向,这就是全新的“数字报业”。  相似文献   

10.
姚林 《中国广告》2007,(2):54-57
2006年的中国报业处在发展的转折期,广告市场持续低迷,读者市场被新型媒体分流的趋势更加显著,自2004年以来的低潮依然持续。但是,报业已经探寻到创新和走出困境的方向,这就是全新的“数字报业”。未来几年将是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本期“老总论道”,我们择发3篇来稿。中国汽车报社社长李庆文撰写的《中国汽车报工作方法十论》。总结了他自己在管理报社实践中形成的工作方法。正如他在文中所说的那样:“方法是因人、因事、因单位而异的。”照抄照办不会有好的效果,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方法。才是报业管理者努力的方向。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中国宁波网总编辑田勇撰写的《亲斤媒体发展的再思考》,从传播发展史的宏观角度思考了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任务。他提出,目前报业新媒体的发展应重点寻求四个平台的建设或突破,即网络媒体平台、数字报刊平台、移动媒体平台和数字技术平台。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王建又撰写的《打造文化品牌拓展报业经济》,在总结了该集团参与组织的“聆听云南·2008新春音乐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分析了报业经济所特有的文化含量。他认为,探索创新会展经济和大型活动以及活动营销的新思路、新模式,使之成为报业经济产业链的延伸和补充,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唐晏 《中国报业》2012,(14):57-58
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延伸,传统报纸必然面临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就是将以往的纸质报业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深入地了解多媒体以及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好地通过各种方法将其应用于报业数字化中,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网络平台和互联网的增值服务平台,做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迎接全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信息不仅传播快,其内容也摆脱了传统文字的束缚,向图、文、声、视频等多元素方向发展。传统报媒在内容创作、信息权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并做好报业的转型发展,不仅是全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媒体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发展现状,提出报业转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诸多报业集团的媒体结构中,几乎都有报刊共存的传统布局,但在转型升级的市场调整中,期刊的创新进程往往滞后于报纸。究其缘由,可能与期刊“小、散、杂”的特性有关,其兴衰强弱难以左右整个报业集团的经营“大盘”。  相似文献   

15.
徐姿约 《中国报业》2023,(2):122-123
伴随着传统报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化期,如何在注意力经济下提升新闻内容存续空间,是报业转型需要思考的问题。播客的出现,为报业提供了数字化改造的新思路。本文以《纽约时报》开办的数字新闻播客《日报》(The Daily)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为报业转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季晓悦 《中国报业》2012,(24):170-171
数字技术是当今出版业发展的主流。随着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传统出版社也看到了数字出版庞大市场所具备的巨大潜力。现阶段,传统出版正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本文从数字出版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传统出版社在其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并探讨了现今国内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盈利模式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陈怡 《中国报业》2013,(1):76-76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报业数字化付费市场可谓热闹非常。一方面,众多媒体的年终数据公布,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部分传统报业的数字付费墙取得令人惊喜的成功,传统报业为此欢欣鼓舞;另一方面,新闻集团旗下曾被寄予厚望的《TheDaily》匆匆而别。  相似文献   

18.
蒋兴 《中国报业》2020,(8):12-13
随着数字化浪潮而来的报业和广播电视业的衰落,以及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崛起,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被推动着走向新的平台和模式。知识付费是其中的一个热点,而"中读"作为《三联生活周刊》转型后推出的付费阅读平台,是一个值得分析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广告生存形态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现状及困境的分析,指出数字时代中国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广告生存形态变迁,是中国传媒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产业核心竞争力重建的战略选择。文章认为,以传媒集团来整合文化创意核心产业,将是数字时代传媒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传媒集团必然是横跨传媒业、通信产业、IT产业和文化创意核心产业等在内的融合媒体集团,"价值创造"将成为传媒集团经营的核心理念。广告生存形态变迁是传媒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数字时代,广告将呈现融入式生存、集成式生存、社区化生存和数据库生存等形态。  相似文献   

20.
杨晓坤 《中国报业》2023,(11):23-25
浙报集团作为国内第一家将媒体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通过旗下的控股企业,在资本市场取得良好的业绩。本文回顾和总结浙报集团进入资本市场后,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径与经验,分析产业转型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及其资产增值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