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本来用以规避风险的衍生产品却日益异化为投机工具,成为金融市场最大的风险发源地。文章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面临的风险及管理策略做了探讨。最后站在监管的角度,就我国目前分业经营的现状,如何提高对金融衍生业务的有效监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首先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做了研究.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构成是以利率衍生品为主要构架,个人金融衍生产品正在大力发展.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逐步由规避风险向增值业务发展.再者,强调利率互换是工商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以利率衍生品作为切入点介绍工商行金融衍生品的实际运作.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工商行对利率衍生品的避陷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不断繁荣,金融创新成为了现阶段金融企业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开始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是目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焦点。然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高,因此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下面我们就针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激烈竞争的环境当中,由于受到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使人民币呈现出逐渐升值的趋势,但汇率长期上下波动,会对我国各企业以及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如何科学合理地规避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了我国众多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主要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于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目前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衍生金融商品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风险依然存在,这促使对风险管理型的衍生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各种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成为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主体,投机性大大增强的同时也暴露出衍生金融工具极大的风险性。对于银行业来说,衍生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既给银行业提供了规避风险、提高收益的手段,也给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增强银行的稳健性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规避风险、价格  相似文献   

6.
李红岩 《中国经贸》2011,(14):116-117
随着金融全球化,国际企业问的竞争呈现加剧化的态势,我国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但国内外企业因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已有相当多的惨痛教训,表明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达到风险规避和增加效益的最终目的。本文将在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企业如何建立相关金融衍生工具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衍生工具风险控制实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滕怡 《中国经贸》2008,(22):89-90
本文阐述了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首先介绍了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衍生产品类型;进一步说明了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做了研究。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构成是以利率衍生品为主要构架,个人金融衍生产品正在大力发展。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已逐步由规避风险向增值业务发展。再者,强调利率互换是工商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以利率衍生品作为切入点介绍工商行金融衍生品的实际运作。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工商行对利率衍生品的避陷措施。  相似文献   

8.
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其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称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风险.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以及银行经营复杂程度的急剧提高.操作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必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组建发展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对金融市场的管理监督愈发重要,金融衍生市场的会计准则是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进行监督的最基础的制度。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旨在规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各方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规避金融风险的战略性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对如何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静 《特区经济》2009,(2):65-66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目前已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针对我国汇改后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最主要的汇率风险,商业银行应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规避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与交易额规模大幅增加,金融衍生工具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暗藏着巨大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契约性质决定了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固有属性。因此,金融风险的控制是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契约性质及潜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金融风险的产生及其管控,提出通过合理的契约结构来管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其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称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风险。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以及银行经营复杂程度的急剧提高,操作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必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具体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衍生金融工具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创新中的高科技产品。因为它具有规避风险和“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所以发展迅猛,已成为规避金融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以及寻求投机收益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各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对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掉期、期权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深入以及入世带来的竞争力提升,中国金融自由化正逐步增强,出现了金融市场自由化、汇率浮动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等趋势.我国企业在进行贸易活动中的外汇流入流出带动投资者在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寻找方法与措施,企业可以通过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因此,为了更好地、有效地使用市场上诸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远期外汇协议以及货币互换等衍生工具,我国企业应该了解这些工具的各自特点和功能,同时应该避免由这些上具的特点所引发的除汇率风险之外的其他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业务上的竞争,推动了商业银行通过使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在外汇领域的创新.如新近推出的代客理财、代客理债、外汇结构性存款和代客进行直接的外汇衍生工具的交易等,这些产品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在从事这些产品时,商业银行可能要面临新的风险。所以,我国在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相关外汇业务创新的同时,还要通过中央银行的监管和商业银行的内部机制及风险管理体系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7.
金融衍生工具功能的双重性一直被人们喻为“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投机工具可能导致市场巨大的波动及风险。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危机存在而长时间不被人发觉,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结果,同时,如何更好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机制亦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8.
陈婷 《北方经济》2006,(6):52-53
近年来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表明信用衍生产品可谓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它在制造无数市场传奇的同时,也酿成了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从设计初衷和原理上,信用衍生产品首先应该是规避风险的工具,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一些适得其反的效果,规避风险的工具反而招致更大的风险,是产品本身固有的问题,还是使用不当、操作失误抑或是监管不力的问题,认识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9.
任奕橦 《中国经贸》2011,(14):129-130
信用衍生品是风险管理的一大创新,成功的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相分离,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另辟蹊径,我国正处于金融系统变革的关键时期,金融创新和信用风险的规避与转移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CDO,CDS的作用机制及风险,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推行金融创新,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春晖  牟欣伟 《中国经贸》2009,(16):134-134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吞噬着我国的中小企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的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了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系统风险不容低估,不少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面对这种汇率危机,中小企业纷纷不同程度地运用了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本文旨在介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汇率危机,并对其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分析,提出面对人民币升值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