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随着县级发行库的撤销,现行流通中人民币券别结构较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多券别向单券别化发展,形成了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主、辅币,纸、硬币混合流通的局面,共计有十三种券别,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就目前市场流通中票币是否合理,人们需要哪种券别,各种券别占比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发行库机构改革的要求 ,一部分人民银行县支行发行库先后被撤并 ,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货币发行费用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另一方面充实了县支行金融监管力量 ,解决了一线监管人员缺少的问题 ,为基层人行领导集中精力 ,轻装上阵加强金融监管创造了条件。但从发行库撤并后县辖货币流通情况来看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是县辖货币流通中券别调剂困难 ,小面额人民币紧缺 ,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二是人民币整洁性差 ,有损人民币的信誉 ;三是货币流通调查难度加大 ,货币发行信息传导弱化 ;四是容易出现现金支付风险。上…  相似文献   

3.
《商周刊》2013,(18):65-65
1999年10月1日国庆五十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的1999年版,2005年8月31日又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的2005年版,目前两版第五套人民币在共同流通。  相似文献   

4.
刘敬杰  任广顺 《时代经贸》2007,5(12Z):70-70,72
随着第五套人民币的面世,第四套人民币逐渐退出流通市场,第四套人民币的辅币——硬币则充当了市场找零的主角。本文从分析目前硬币流通中存在的“小面额纸币与硬币混合流通,硬币受排斥;硬币沉淀多,回笼不畅;硬币制假技术越来越高,制假案件直线上升;硬币包装整点不规范,回笼交存难;商业银行回笼清分硬币成本高;角、分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窄”等问题入手,详尽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货币监管,维护硬币流通秩序、营造良好的硬币流通环境、尽快实施小面额硬币单一流通机制、加快硬币机具的研制推广工作、不断完善硬币流通的相关措施、办法”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帖俊峰 《经济师》1995,(7):43-43
人民币流通周期究竟有多长帖俊峰中国人民银行自成立以来,共发行了四套不同版别的的人民币,现在流通的主要是1987年4月27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拾元券、伍元券。由于第三、四套人民币的混合流通,使流通中的人民币种类多,版别不一,给群众日常...  相似文献   

6.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日开始发行人民币,至今先后发行了四套人民币,其中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第二套人民币1999年1月1日停止流通,第三套人民币目前银行只收不付。随着这些已经“退休”或行将“退休”人民币存世量的减...  相似文献   

7.
刘冬生 《经济师》2000,(2):61-61,62
近年来,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紧紧围绕人行总行提出的“大力提高流通中货币的整洁度,力争到2000年实现流通中人民币达到七成新”的总体目标要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回收损伤人民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市场流通中破旧票币仍然很多,尤其是辅币破损率更高,这不仅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而且有损人民币的信誉。流通中损伤人民币回收难的原因何在?应采取哪些对策?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损伤人民币回收难的主要原因1、宣传工作不够广泛、深入,出纳素质有待提高。各级银行开展爱护人民币宣传活动范围局限(一般都…  相似文献   

8.
沈居安 《商周刊》2013,(14):69-69
1962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经历了新中国经济困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总共历时38年2月10天,是迄今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随着今年10月1日第五套人民币百元券问世,社会上兴起新一轮的人民币收藏热。实际上自从今年6月份新闻媒介报道了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0月1日起发行第五套人民币的消息后,钱币市场的交易便开始升温,旧版人民币的身价上涨,就连尚未退出流通领域的第四套人民币也开始为一些钱币商和钱币收藏者所瞩目,有些钱币商开始以115元的价格收购1980年版的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券。第一套人民币奇货可居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是目前为止流通时间最短的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虽短,…  相似文献   

10.
刘莽 《当代经济》2016,(35):18-19
人民币全额清分对于实现假币“零容忍”目标,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化清分公司的共同努力.本文分析了目前人民币全额清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全额清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见报端不断登载,流通中的第四版人民币,有壹角、贰角、拾元、伍十元、壹佰元等,均出现了差错票券。 93年10月《新民晚报》报载:沈阳发现一张套色错误的2元错票,目前已估收藏价18万元人民币。 93年底,沈阳曾以98万元人民币拍卖一张面额50元的错票。 94年初,《江苏经济报》在沈阳百元特殊人民币出现后,报道了玉祁邮电局薛加康同志收藏的一张特  相似文献   

12.
郝兰珂  贾素霞 《经济师》1996,(12):27-27
流通中残损人民币较多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思考郝兰珂,贾素霞,刘志刚目前,市场上流通货币残损相当严重,不仅给商品交易和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有损人民币形象,群众反映强烈。残损人民币较多的原因,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一、货币自然磨损加快,"服役"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境外流通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荣华 《财经研究》2006,32(4):35-48
文章首先设计了一个理论模型估计1988~2004年之间人民币每年在境外流通的数量;然后采用相关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人民币跨境流通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主要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人民币跨境流通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甚微,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城镇登记未就业人数、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赤字、净出口额、外债余额和外汇储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文章提出,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中,通过非法途径流出的人民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星 《江南论坛》2011,(9):16-17
衡量人民币国际化有三方面的标准:第一,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达到一定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邹晓勇  张吉成 《生产力研究》2006,(11):69-70,143
人民币已经在中国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流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替代当地货币的趋势。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流通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文章分析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认为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使用对中国经济有以下益处:获得铸币税收入、有利于边境地区地下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民币确立亚洲核心货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境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中国与周边国家甚至世界密切接触,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人民币国际化应运而生,直接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币种,使得人民币在境外普遍被人们认可。但是任何事情都会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的对人民币境外流通情况、原因、利弊及对策做一点分析。希望能够为人民币在国际更好的流通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作为货币的重要形式,其流通环境与流通质量有着极大的相关性,流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流通质量的高低。人民银行作为人民币发行和管理的国家机关,研究探讨人民币的流通,对加强人民币管理,维护人民币信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作为货币的重要形式,其流通环境与流通质量有着极大的相关性.流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流通质量的高低.人民银行作为人民币发行和管理的国家机关,研究探讨人民币的流通,对加强人民币管理,维护人民币信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扩大境外人民币的流通规模是我国今后的一项重要目标,我们可以从国际货币的历史演变中找到促进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的策略。该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际货币的历史演变,之后归纳出国际货币历史演变的几个规律,最后提出促进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管理人民币流通,维护人民币信誉,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从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之日起,防伪、反假与制贩假币之间的斗争就一直存在着。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市场繁荣发展,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制贩假币牟取暴利,违法犯罪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也不断发生变化,案件层出不穷。假币犯罪直接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干扰和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严重侵蚀着国家、集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前,反假货币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认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