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2年,我国内地首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设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设计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优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品种开始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科学选取6只样本基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绩效评估方法,对样本基金的拟合程度、跟踪误差、风险调整后收益、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2年,我国内地首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设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设计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优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品种开始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科学选取6只样本基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绩效评估方法,对样本基金的拟合程度、跟踪误差、风险调整后收益、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货币市场基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程怡  李波 《经济师》2003,(11):226-226
目前 ,我国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正在筹备之中 ,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将会在不同的层面给投资者、投资机构以至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不同的影响。货币市场基金将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增加基金投资组合品种、减少投资风险 ;促进我国货币市场本身的健全和发展 ;但同时它也会给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体系带来相应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陈峥嵘 《资本市场》2002,(10):22-27
我国基金业经过近四年的探索发展,现有证券投资基金包括51只封闭式基金和8只开放式基金。按照基金契约的规定,基金的投资标的仅限于国内A股和政府债券,使得基金的投资领域比较狭窄,基金品种过于单一,这是目前证券市场难以回避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确引导投资扩大基金规模穆校平房燕目前我国投资基金无论从总量规模还是个量规模上看,都比较小。截止1996年底,全国各地已设立基金75个,基金类凭证47个,总募集规模约为73亿元。尽管基金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拥有近4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的银行业相比,显得...  相似文献   

6.
开放式基金是一种较高级的投资工具,在我国仍处于规模较小但增速迅猛的阶段,也是中国证券市场重要的投资方式之一.不同于传统股票形式的理财,开放式基金的抗跌能力较强,品种也日渐丰富.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对塑造我国金融机构和竞争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国开放式基金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即将迎来股权投资母基金发展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嵩 《资本市场》2011,(4):86-89
<正>2010年12月28日,中国首只国家级大型股权投资母基金"国创母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600亿元,首期规模150亿元。这标志着中国股权投资母基金、乃至整个中国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即将迎来股权投资母基金发展高潮。在国外,股权投资母基金起源  相似文献   

8.
世界投资基金基本上遵循了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的发展规律。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集中资金、专家经营、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投资工具,近些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我国,基金业的规模正在迅速增长,开放式基金正日益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力军。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国内已正式成立及获准筹建的证券投资基金有85只,开放式基金31只。开放式基金的扩张速  相似文献   

9.
ETF话题     
<正> 近年来美国各基金品种与ETF的发展比较美国的基金极其发达,美国基金资产规模占了全球基金资产规模的60%左右,在全球基金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的基金分为四种:共同基金、封闭式基金、单位信托和ETF。共同基金无论在基金规模和基金家数上均占有绝对优势,但ETF迅猛的发展势头令人刮目相看。至于封闭式基金与单位信托,前者自1999年以来资产规模呈下降趋势,后者总体资产规模很小,都不是基金市场的主角。共同基金主要的基金类型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包括应税货币市场基金和免税货币市场基金)四大类。在1990年时货币市场基金所占比重最大,几乎占据了共同基金的半壁江山,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下降,到1999年已经降至  相似文献   

10.
陈峥嵘 《经济导刊》2002,(10):17-20
我国基金业经过近4年的探索发展,已初具规模。现有证券投资基金包括51只封闭式基金和8只开放式基金(包括即将推出的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和融通新蓝筹基金等两只开放式基金)。按照基金契约的规定,基金的投资标的仅限于国内A股和政府债券,使得基金的投资领域比较狭窄,基金品种过于单一,这是目前证券市场难以回避的系统风险。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基金的发行与获利都变得异常困难。设立债券基金,不但可以拓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渠道,有  相似文献   

11.
<正>募资完成30亿美元基金专业化趋势明显201 1年7月份中国VC/PE投资市场共有20只(含首轮完成)基金募资完成30 23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上个月大幅增长,募资活跃度更是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从币种来看,完成募资的人民币基金数量达到1 4只,但由于金沙江、兰馨亚洲等外资机构新基金完成募资,导致美元基金募资规模仍大于人民币基金。  相似文献   

12.
畅言 《资本市场》2008,(12):114-114
<正>据统计,2008年10月,共有8只新生的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 PE)基金设立,披露规模为32.31亿美元,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方面均较前一个月大幅上涨。VC/PE投资方面,共有42家机构对25家中国企业进行了股权投资,其中已披露投资金额的17起案例涉及投资总额10.53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6193.40万美元。投资案例数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8年3月,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由老基金改组成立以来,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的新时期。经过6年多的快速发展,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基金品种日益丰富和完善,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这几年来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投资风险、发展状况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应尽快完善投资基金法律体系,科学设立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建立投资基金监管体系,完善投资基金品种、分散投资风险,适度扩大基金规模。  相似文献   

15.
殷洁  张伟 《经济师》2006,(1):69-70
近期货币市场基金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与其他类基金相比,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投资对象、投资成本、增值的表现形式、风险水平、投资分析工具和市场负面作用等内容有区别,虽然货币市场基金是风险最低的基金品种,我们还应关注其利率和流动性风险,了解其与其他类基金之间重要的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天相投资分析系统,对391只基金2008年中报基金持有人结构的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从开放式基金持有人特点来看:个人投资者占绝对主导地位;其对于高风险品种的偏爱程度明显降低,但份额并没有明显缩减;机构增持大盘风格指数基金较为明显。从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特点来看:机构持有者比例大幅下降;机构投资者对于封闭式基金价格有较强影响力;保险机构依然是机构投资主力。  相似文献   

17.
日前,广发基金调低了旗下两只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引起了市场的广发关注.此举既是基金信托责任的体现,也是基金竞争策略的体现.在海外,作为第一只对公众开放的共同基金马萨诸塞投资者信托(MIT),在成立不久后就认识到,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收益逐步地超越了运作费用.实际上,美国75%的基金设有管理费率调整的投资临界点,即当基金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管理费率会相应地降低.让投资者分享规模经济的好处,这是基金作为投资工具存在的合理性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由游  沈魏 《经济论坛》2004,(2):94-96
1992年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基于S&P500指数的SPDR基金,宣告了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诞生。由于其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很快为市场的各方参与者所接受,在美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ETFs引起了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很多证券市场的关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资产规模以指数形式快速增长。据SSGA(道富全球投资)统计,截止到2001年6月,世界范围内已有150只可交易基金,管理的总资产达到890亿美元。在我国,指数化投资的理念也正逐步形成,作为一个新的交易品种,交易所交易基金近来吸引了证券界人士和投资者的目光。一、ETFs简介1.ETFs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2010,(8):92-93
截至2010年7月1日,共有32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成功募集190.26亿美元,基金数量方面回升至2007年的历史高点,募集金额也已超过去年全年募资总额;投资方面,2010年上半年发生投资交易75起,其中披露金额的65起交易共计投资22.71亿美元,投资活跃度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回升,但交易规模普遍偏小;退出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取得了较大发展.无论市场投资主体、投资品种、还是发行规模、发行主体都有所壮大。制度环境、技术准备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股市强、债市弱:国债强、企业债等其他债券品种弱”的不均衡状态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这种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仍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仍然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