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洋县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依托"新村建设、遵纪守法、计划生育、孝顺敬老、青少年教育、勤劳致富、平安卫生家庭创建"7大类24项具体内容,为居民设立道德档案卡,建立"道德银行",深入推进社区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2.
敬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当代中国社会,着重强调、大力宣传和深入践行敬老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弘扬敬老文化,不但有利于调节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关系和谐;而且也有利于调节代际关系,促进代际关系和谐;同时还有利于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此外,弘扬敬老文化还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马阿木 《魅力中国》2013,(25):307-307
语音和拼读的掌握程度如何往往影响到每个学生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以前来自山村的彝族学生英语成绩好的很少,有人甚至认为小学汉语基础差的彝族学生不可能学好英语。而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若能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则可以让汉语基础差的山村彝族学生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4.
孝道与官德     
最近,山西省河津市新出台的《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中规定:拟提任的干部必须孝敬父母,善待配偶,诚实忠信。不孝敬父母、不善待配偶者不能当领导干部,在职的不能提拔重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山西省河津市的《办法》一公布,立即引来各方评议:孝敬父母,到底是“私德”还是“公德”?能否成为选拔任用的条件?我们究竟要选拔使用什么样的干部?俗话说:“做人不敬老,道德不会好;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连自己的父母妻儿都不能善待,又怎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河津市把“孝”写进提拔任用干部的条…  相似文献   

5.
称谓语的构成既受社会环境、民族文化与心理的约束,又与交谈者之闻的身份差距及亲疏关系相呼应.凉山彝族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称谓缺环与泛化现象的产生.彝族的称谓体系维护"尊卑有别,辈分明确,长幼有序"的社会秩序.这种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根深蒂固,保留至今.彝语称谓的缺环与泛化反映了彝民族注重家族和伦理的文化传统和深沉含蓄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6.
赵彦品 《魅力中国》2010,(26):262-263
彝族丧葬习俗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的祖先崇拜思想集中体现了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彝族丧葬仪式把彝族的丧葬习俗鲜活地表现出来,丧葬类的宗教典籍则对丧葬习俗作了大量的记录和描述。本文拟从丧葬仪式和丧葬经籍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彝族丧葬习俗中蕴含的祖先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服饰古朴、大方、多彩多姿。其款式、色彩、纹样不仅能反映出着装人的性别、年龄、婚育状况,而且服装的差别、穿戴的不同竟成为凉山三个土语区的标志。凉山彝族“依诺”土语区,主要分布于自治州东北部,约占凉山彝族总人口的20%,标准男裤裤脚宽五尺六寸,若裙若裾。  相似文献   

8.
网红茶饮是网红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制茶深受消费者和资本的青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民族文化商业化运营的尝试层出不穷,但能持续运营并把影响扩展到全国的品牌寥寥无几。彝族苦荞不仅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还是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在文创、饮食等方面有潜在的商机。文章阐述了在汲取网红茶饮营销模式的优势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彝族苦荞文化如何有效地商业化运营。  相似文献   

9.
陈博 《魅力中国》2010,(29):117-117
彝族少女成人礼——“换裙”仪式中包含诸多彝族社会传统和文化意涵,本文通过“换裙”仪式研究,分析其中的彝族传统文化观念,并对其社会功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探秘他留部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留人:神秘的部落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伊》这样描绘祖先居住地“兹兹普吾”:“屋后有山能牧羊,屋前有坝能栽种,坝上有坪能赛马,沼泽地带牧猪场,寨内有青年游乐场,院内有妇女闲坐处,门前还有待客处。”这史诗中的祖灵之地,其实也是彝族他留人生活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彝族刺绣《四方八虎图》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俏巧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6):139-141,178
彝族刺绣《四方八虎图》是武定式彝族服饰中常见的图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它直观反映了彝族远古先民的虎图腾崇拜、古彝族的阴阳雌雄观、八方太极思想等彝族文化,同时 字符号、马缨花也是彝族独特文明的反映,而石榴则表明彝汉文化的交融。从美学上来说,此图具对称美,颜色上的大红大绿正是彝族独特的民族审美观。  相似文献   

12.
赵本灿 《科技和产业》2009,9(11):38-40,125
弥勒县是彝族人口比较多的一个县市,彝族人口在10万以上,居住着众多支系,各支系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本文对弥勒县的彝族文化旅游做了一个简单的探析,以便为进一步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56年民主改革完成以前,彝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充斥了彝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等级内婚”、“同族内婚”、“姑舅表亲先婚、姨表亲不婚”、“转房婚”和家庭“父权制”等一系列婚姻家庭制度,以及彝族婚姻的缔结和解除程序,都对凉山彝族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当这种影响作用于婚姻家庭司法实践,我国司法应当坚持合法性原则,同时还应当兼顾彝族固有的婚姻家庭习惯法。  相似文献   

14.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也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彝族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休养生息,并创造了独放异彩的民族文化,而彝族罗罗虎文化是彝族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罗罗"是现今彝族30多个支系中的一个主要支系.所谓"罗罗",彝语是"虎人"的意思.彝族罗罗崇拜虎,不仅视虎为自己的祖先,自称虎族或虎的后裔,所居山水名虎,并且认为自己死后化成虎.他们相信通过对虎的顶礼膜拜和祭祀,就会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而获得庇佑.因此,一系列对虎的崇拜之情就在彝族罗罗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在彝族风俗中留下较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正工兵连的战士们看到连长和指导员被彝族武装缴了械,立即拉开枪栓,纷纷把枪指向了围拢上来的一群彝民。此时,被彝族武装人员按在地上的工兵连指导员不顾自身安危,大声地对战士们说——部队严令红军指战员执行民族政策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进入四川大凉山地区。为争取时间强渡大渡河,部队必须通过一片彝族群众居住区。由于长期遭受国民党政府、地方军阀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彝族同胞对汉人有许多怨气,对国民党军和地方军阀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在通过彝族区前,部队向红军官兵提出要求:因为彝民不了解  相似文献   

16.
正白沙街道作为浙江省文明街道、宁波市扶残助残爱心街道,始终好人辈出、好事频现。这里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崔文娟,浙江孝贤、最美宁波人董江珍,省敬老养老模范赵家珍……在这个总人口仅1.8万人的街道,却涌现出了25名国家、省、市、区级好人、道德模范,他们崇德向善,用行动实践爱与奉献,用真诚点燃希望与温暖。街道搭建永不落幕的"公益夜(集)市"闲暇公益平台,利用每  相似文献   

17.
<正>在刚刚完美落幕的第七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举办了"中国传统与现代彝族服饰(彝绣)设计与展演",中国彝族服饰文化之乡——昭觉县获得了"传统彝族服饰女装金奖""现代彝族服饰男装金奖""彝绣最佳传承金奖""彝绣最佳工艺金奖""最佳组织金奖"五项金奖,另外,"现代彝族服饰男装"三套和"现代彝族服饰女装"两套获得铜奖,总共荣获十项大奖。  相似文献   

18.
李强 《魅力中国》2013,(22):102-10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五色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五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五色文化来自于彝族的人类起源学说.并且充分的体现彝族的祭祀文化。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彝族五色文化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扣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很感谢有这样的团队去帮助失智老人。"这是2019年12月28日下午,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在观看爱驻夕阳社团开展的志愿服务后,发出的一句高度评价。爱驻夕阳社团是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社团,成立于2016年。社团以敬老孝老和服务社会为导向,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走进各大养老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目前已为超过1万人次的长者提供各类敬老志愿服务,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梁朝智 《魅力中国》2013,(16):127-127,129
舞蹈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彝族舞蹈《阿妹戚托》是彝族的特有传统文化,具有表演者的群体性和年龄性、性别性等特点。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学生中进行训练,不仅能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其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训练优雅仪表体态,增强弦子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性律,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还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