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经济&社会     
《中国报道》2010,(8):76-76
国有银行改革难,一朝上市把钱赚?7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农行的上市可以说是今年资本市场的焦点,也是政府高层在金融领域的头等大事。农行曾被认为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如今它的上市已不再是传说,可上市并不代表农行已挣脱了前行之路上的羁绊。既要扮演三农服务者,又要当好投资回报人,  相似文献   

2.
(上)事件篇   中行、工行上市和农行猜想   富有戏剧性的是,工行选择内地、香港同步上市的时间,正好是首家国有银行--建行上市的周年纪念日--2006年10月27日.……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明确了中国农业银行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要求农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为农行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5,(46):34-34
穆迪投资在最新一份报告表示,国有银行在过去两年加速改革,成果显著,目前已有三问国有银行上市或正筹备上市工作;然而,银行在上市后,更需进一步推行改革,走上市场导向之路,才能改善其财务实力。  相似文献   

5.
以2003年12月31日国家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并宣布将力促这两家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公开上市为标志,我国银行业改革已经处于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国有银行的改革取得应有成效,国家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  相似文献   

6.
钟瑜 《中国集体经济》2012,(8S):109-110
在我国金融业的无数次重大改革实践中,国有银行的改制上市问题占据了重要地位。加速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这不仅加快了整个金融部门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而且还加快了整个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一件大事。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文章首先对我国国有银行的上市进行整体的概述,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动因及其所必须具备的硬性指标,进而阐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国有体制下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等问题,最后对国有银行上市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业界动态     
《产权导刊》2011,(3):69-70
王勇:加强国有产权和产权交易的监管 国资委主任王勇在1月7日举行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说,今年将进一步改进和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管,加强对重点子企业、境外资产监督,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管理。王勇还表示,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推进股权多元化,大力鼓励民间资本采用市场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继续推动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整体上市或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境外上市成为新的热点话题。从1993年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家中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境外证券市场上市,如1997年中国电信,2000年中石油、中国联通,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从2004年开始,国有银行业也驶上海外上市的快车道。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正式在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9.
【香港《香港商报》7月14日】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尽管取得巨大的成绩,但依然没有真正走出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如果这种思维模式仍然左右着目前的改革,那么四大国有银行改革要想真正走向市场化之路是十分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国有银行上市只是一种工具,其内在的运作机制也无法根本上转换。同时,这也可能使得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卖不到好价钱,从而远离国有银行上市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10.
昨天北汽早在2003年底就提出了整体上市的计划.2006年,随着北京奔驰新工厂的落成,上市条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建立基于外部异质性的银行业发展质量分析框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中国上市银行2004-2014年发展质量,以降低外部非可控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还原中国上市银行发展的真实原貌。研究结果显示:上市银行整体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中国银行业改革成果显著提升;调节外部异质性对各银行排名发生较大影响,相比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在外部异质性不利的背景下,实现了较好发展;调节外部异质性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较低,证明它缩小了被评价对象之间潜在的不可比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平性。研究结果尝试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12年国资委将分类指导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继续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加快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探索推动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内部相近业务板块之间的联合重组上市。推进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优化整合。数据显示,中央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底,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达336家,其中有40余家实现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据了解,2012年国资委的一个新动作就是推进央企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而探索推动相近业务板块之间联合重组上市应该是这一观念的延续。近年来,中央企业快速发展,但  相似文献   

13.
2008,浦东打造效能年1月20日:新区领导在相关会议上表示,新区政府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上海审批服务效能最高的地区,实现一门受理全覆盖、一口受理全集中。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在“中央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央企业将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股份制也将成为中央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出:要尽快使股份制成为中央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据介绍:目前189家中央企业在集团一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只有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改革对国有银行绩效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考察的样本对象,对改制上市是否有助于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绩效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国有银行的绩效明显低于股份制银行和上市银行,由此得出结论,股份制改革对国有银行绩效的改善效果并不能在短期体现出来,而将在更长的期间内体现出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先后在香港成功发行上市,中行和工行股票还进入我国A股市场。目前,农行的股份制改革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马媛媛 《新财经》2009,(1):18-18
昨天北汽早在2003年底就提出了整体上市的计划。2006年,随着北京奔驰新工厂的落成,上市条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8.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一个制度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国家垄断型供给主导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中,国家效用是一个重要变量,产权结构则是改革的关键因素.本文试图用制度经济学的逻辑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家效用函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发生变迁,由控制偏好转向效率偏好;第二,2003年前国有银行改革之所以成效不明显,是因为改革没有触动产权结构这一关键变量,仅是技术性边界的扩展而没有实现结构性边界的移动;第三,在满足国家效用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后,通过全面的制度设计,改变单一产权结构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也便成为合乎情理的逻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今年最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农行的鸣锣上市,我国的4家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全部结束了。作为先期股改的建、工、中行,也经过了5年左右的时间。这5年来基层行的业务发展是显著的,无论是盈利水平还是管理方式,都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也相应暴露出一些作为特大型股份制公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瑕疵:笔者长期工作于条件比较艰苦、经济欠发达的辽西地区,亲身经历和参与了县支行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论国有银行有效治理结构的构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支配性地位的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在微观上影响到国有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质量.在影响国有银行经营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国有银行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的问题已经成为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时,国有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并不仅仅表现为金融市场上的经营活动的竞争,治理结构方面的竞争常常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积极建立有效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应当成为当前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