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11,(5):32-32
中信建投:刘易斯第一拐点已过;申银万国: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中金公司:转型提供契机;国海证券:有望快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安信证券:经济将承受一系列压力;  相似文献   

2.
在战争结束之前,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已开始构架起后萨达姆的经济蓝图。随着这份计划越来越详细,人们不可避免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谁将成为伊拉克重建的最大受益者?答案是布什政府的幕僚们和以美国副总统切尼为代表的石油公司。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通过剖析美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成名作《大街》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种种矛盾。揭示了刘易斯本人创作的矛盾心理。他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既对美国和国人不满,但又提不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反恐战略、“倒萨”战争与美国的石油争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9·11”事件前后 ,美国反恐战略与其全球石油战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和本质的逻辑关系。阿富汗战争之后 ,在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中 ,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 ;在阿富汗反恐与中亚石油争夺密切相关 ,“倒萨”与获得伊拉克石油和进一步控制沙特的石油相互联系 ;在反恐的形势下美国与俄罗斯建立新型能源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俄的石油供应。从石油争夺的角度 ,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全球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民币结算伊朗对华石油出口,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大宗商品结算货币的开始。一场针对伊朗的"经济战争"已然爆发。这场"战争"主要发生在涉及广泛的金融领域,意在斩断伊朗经济的"血管"。去年11月以来,美国和欧盟对伊朗的制裁措施一步步收紧。今年1月,美欧更是将伊朗的商业银行置于制裁之列,迫使伊朗石油公司转向外国商业银行进行石油贸易的结算,  相似文献   

6.
美伊战争在带给普通百姓深重灾难和导致社会财富集中毁灭的同时,另一方面却给商人们制造出了又一个色彩斑斓的财富空间。石油商:踏上乐土自打石油巨头乔治·布什进入白宫以来,美国政府就紧紧地盯住了中东的"黑金"。伊拉克是一个坐在"天然油库"上的国家,现有石油储量约1120亿桶,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差不多是美国储量的6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2620亿桶。按照现在美国的石油进口量计算,伊拉克的储量足够美国用上100年。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而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尽管美国政府一直在回避战争与石油的密切关系,也一直在小心  相似文献   

7.
从里海石油之争看俄罗斯的新能源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之后 ,作为可以取代中东石油供应地的中亚里海备受关注。随着美国把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变成了在里海和中亚建立以能源为重点的地缘政治战略契机 ,该地区在今天国际环境和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也就日显突出。俄罗斯一直视中亚为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 ,但美国却始终将俄罗斯视为重要遏制对象 ,极力反对它作为垄断力量参与中亚的能源开发。在这种情况下 ,前苏联中亚地区的传统安全观念受到了挑战 ,地缘政治也正逐渐成为经济的集中体现 ,而作为世界超级能源大国俄罗斯的表现 ,格外地引人注目。虽然伊拉克战争中的石油风险溢价并不明显 ,战争结束后 ,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也开始逐步回落 ,但各地缘政治势力对里海能源的争夺仍将继续 ,这使中亚地区出现了多极化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根说:美国人来自火星,欧洲人来自金星。《战争画师》是著名作家雷维特的作品,这部作品在欧洲畅销而在美国受到争议,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欧洲和美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9.
从苏联解体到20世纪结束,美国在俄罗斯的能源输出中不占有重要的位置,俄罗斯石油在美国年进口的石油总量中的比例仅为1%左右。“9·11”事件后,随着俄罗斯对美国反恐战争的支持,在俄美关系升温的背景下,两国在能源领域加快合作步伐。由于国际油价的波动、近年来巴以爆发持续的激烈冲突以及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有所恶化,美国政府开始加紧实施石油供应多元化战略。俄罗斯石油产量的增长势头以及为减轻对欧佩克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依赖,使美国明确地选择了加强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政策。此外,美国支持俄罗斯扩大石油出口的政策以平抑国际油价,不赞…  相似文献   

10.
浮萍 《中国高新区》2008,(7):116-117
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百米世界纪录,人们普遍认为他那双只有115克、鞋底镶着轻盈而坚固的陶瓷鞋钉的跑鞋是重要功臣;  相似文献   

11.
高嵩 《北方经济》2010,(1):78-78
2009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油价上涨4成,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也让全球经济受到冲击。“从金融联系到石油,然后到能源,许多热点问题都源于金融”,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揭示出金融和石油以及能源之间微妙的关系。如同货币战争曾一度主导了世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击毙本·拉登标志着美国反恐战争、中东局势进入了新阶段:伊斯兰原教旨激进势力的反美倾向已经重新被美国所遏制,伊斯兰原教旨激进势力从整体上看已经和美国达成默契,双方将暗地里相互配合,导致暴力和分裂的“恐怖之火”将烧向那些美国和西方以外的国家,其中伊朗、俄罗斯和中国将是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些朋友很关心美国与伊拉克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问题,要我谈点看法,下面就以朋友问我回答的形式谈些意见。问:一打起来,中国的油价会涨吗?答:一打仗的话,中国石油价格是会涨的,但是国家是在做一个调节。通过政府的作用进行调节,能够防止油价过大的波动。问:请具体谈谈美伊战争对中国期市,尤其是对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品种的影响。答: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做国际期货的人预计到这个战争发生,会首先把期货价格抬高。问:一旦战争爆发对美国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对军火有比较大的刺激?答:美国的战争目的就是要刺激他…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恩道尔先生!非常高兴在刚刚进入新的一年时见到您。我们知道您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分析研究多年,之前写过《石油战争》、《粮食危机》、《霸权背后》等颇具影响力的书籍,这次出版的新书《目标中国》.从货币、石油、粮食、药品与疫苗、经济、军事、环境、媒体等八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的对华战略,可谓集大成之作。请您介绍一下《目标中国》的成书背景吧。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这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后,以至在战争结束之后,人们都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为美国开列的各种理由中,包括铲除恐怖主义、捍卫国土安全、推翻独裁政权、争夺石油利益、确保美国中东霸权、改造伊斯兰世界、发泄对“9·11”袭击的愤怒、振兴美国经济、巩固单极世界等等。这些理由概括起来反映了美国国家利益的三大核心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价值利益。每当美国发动或卷入一场战争时,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看,都会涉及维护和扩大以这三项基本利益为内容的国家利益。我们不妨追溯远一些,为什么美国要进行1898年的那场…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伊拉克战争的可能后果分析 石油是国际贸易中数额最大的商品,它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代名词。目前,油价暴涨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战争的担心以及市场投机行为造成。然而,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进攻已在2003年3月中旬打响,这一战争已直接影响到世界市场上的石  相似文献   

17.
荐书     
《上海国资》2011,(11):104-104
<正>本书揭露了美英石油帝国为达到控制世界石油的目的,如何从觊觎中东等国储量丰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过外交、经济、战争等手段达到在这些国家驻军、将其据为己有的目的。通过本书,人们便能够了解近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5,(27):22-25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CNOOC Ltd.,简称:中海石油)竞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Unocal Corp.)的举动在美国国会引起轩然大波,这让人不由想起若干年前美国遭遇的类似情形。上个世纪80年代,索尼公司(Sony Corp.,又名:新力公司)一举买下美国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像这样日本对美国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大的情形当时就曾令美国政府坐立不安。  相似文献   

19.
刘得胜 《中国经贸》2010,(16):173-174
随着金融危机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而爆发,全球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期。全球经济哀鸿遍野,曾有一段时间很多经济学家不看好未来的经济。《石油战争》的作者,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甚至预言:美国正在经历的大萧条比上世纪30年代的那次还要严重。然而,全球的政治家们力挽狂澜,联手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使经济避免了大萧条的再次发生。在财政与货币政策双扩张下,全球经济形成一轮快速反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现有文献所阐述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二是尚未到来或处于刘易斯转折区间内。而分歧的主要原因除了刘易斯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之外,各学者对于有关概念及评判标准也存在不同理解。本文将重释"刘易斯拐点"的含义,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对我国是否进入"刘易斯拐点"进行重新判定,以实现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协调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