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用新的粮食安全观看待当前的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农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的下降,从1998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了14846万亩,由此使粮食的生产产量减少了870亿斤,占粮食减产总量的78.8%。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森林概况和保护森林的迫切性地球表面海洋、湖泊、江河等水面约占71%,陆地仅占29%;森林和林丛地约57亿公顷占陆地约39.7/,其中商品用材林约为36.4亿公顷,其中针叶林约占1/3,阔叶林约占2/3。我国有林用地40亿亩,其中有林地18.2亿亩,疏林地2.6亿亩,灌木林地4亿亩,末成林造林地0.8亿亩,无林地14亿亩;有林地中防护林1.引乙亩,用材林1.2亿亩,薪炭林O.5亿亩,特用林0.2亿亩,经济林1.7亿亩,竹林0.5亿亩;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7.85亿立方米。我国森林总面积和蓄积量虽均为世界前列,但按人均计算却远远…  相似文献   

3.
数字     
50% 近年来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国家农业节水纲要》要求,到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亿亩,高效用水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4.
数字     
50% 近年来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国家农业节水纲要》要求,到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亿亩,高效用水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5%,而耕地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八五”期间前四年平均减少耕地500万亩,现全国人均耕地1.199亩,已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九五”期间年增人口仍将在1300万以上,按人均每年占有粮食750斤计算,1300万人口每年需要增产100万斤的粮食,增幅比10年前提高一倍。经有关部门予测到2010年国内需求粮食总量为7亿吨,而实际生产能力为5亿吨,缺口为2亿吨,玉米、水稻将出现短缺。为此,国家向全国提出到2000年粮食计划新增1000亿斤,并要求“九五”期间,东北三省粮食增产300亿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为150亿斤,吉林省为100亿斤,辽宁省为50亿斤。1995年7月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把黑龙江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商品战略后备基地和农业强省的决定。计划到2000年,使全省粮食总产在1994年的基础上新增150亿斤,达到65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15%,到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将在1994年基础上新增500亿斤,达到1000亿斤左右,占全国新增产量的25%。  相似文献   

6.
数据资料     
城市化的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为36.09%。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4城市化亿人生活在城镇。2000年我国的建制镇已超过两万个,约有两亿多人生活在小城镇。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3.5亿,耕地19.5亿亩。我国将50万人以上定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定为特大城市,200万人以上定为超大城市。我国大城市有47个,特大城市有22个,超大城市有12个。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北大仓”黑龙江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设一大批旱涝保收田,打破了农业“靠天收”局面.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水资源。目前黑龙江社会总用水量为29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总量为208亿立方米,而灌区水稻灌溉用水量为200亿立方米,占农业用水量的96%。为此,黑龙江积极加快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进度,着力做好灌区节水。  相似文献   

8.
1.自然条件适宜农林牧业的发展。 全国国土面积24.8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我国的辽宁省。耕地1亿多亩,占国土面积32%;草地牧场7,860万亩,占国土面积21%;林地1亿多亩,占国土面积29%。全国4/5的土地供农林牧业利用。同时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不很多(600—800毫米),但雨量分布均匀,农业不需要发展大面积灌溉。全国灌溉面积只占耕地的3.8%。  相似文献   

9.
1牢固树立土地的国情观念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日益尖锐。根据全国土地详查汇总,1990年底,我国耕地为ZO16亿亩,人均只有1.66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4%。据有关人士对县级单位分析,全国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O.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其中有些县(区)人均耕地只有O.2~03亩。1991年~1995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达12.1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亿公斤,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亿公斤左右,与需求相差70O亿公斤。展望ZOIO年…  相似文献   

10.
一、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状况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5。人口约3.52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3;有近4亿亩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的1/4。全流域自然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80年代初,全流域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34.9%,其中,种植业占34.5%,林业占33.4%,牧业占38%,渔业占27.8%。全流域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相应产品产量的比重为:粮食占40%以上,棉花占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全国有4507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9.3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建国以来,国有林场累计营造人工林保存面积,1.5亿亩,封山育林1亿多亩,抚育改造天然次残林2.7亿亩,形成森林面积百万亩以上的林场和林场群200多处,森林蓄积量高达22亿m^3,约占全国森林资源总蓄积量的17%。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土面积936.4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7亿。按所有权划分,私人所有的土地占60%,联邦、州及地方政府所有的土地占38%,印第安人保留地占2%。按城乡用地划分,乡村土地占97%,城市用地占3%。美国耕地面积约1.92亿公顷(28.2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0%,人均0.7公顷(10.7亩)。  相似文献   

13.
我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水是农业资源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人均水资源约2400立方米,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列世界第109位。从用水量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3%左右,约4000多亿吨,是第一用水大户,又是缺水大户。由于农业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3∽0.4左右,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7∽0.8相比,节水的潜力很大。我国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所节约的水量(约400亿吨),可…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机电排灌事业发展迅速,排灌动力从解放初期的9.8万马力增加到1984年的7,849万马力,猛增了800倍。这对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保障农业稳产高产起了重要作用。现在全国灌溉面积约7亿亩(其中机电排灌面积为3.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6%,就在这不到一半的耕地面积上,生产了全国粮食总量的2/3,这个事实充分说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堪忧 (一)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和退化。据初步统计,我国荒漠化国土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27.3%,沙漠化速度从1994年的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3436平方公里;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增1万平方公里。尤其自1998年以来,使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千万亩,部分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亩警戒线。另据报道,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万——1600万公顷;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放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农田退化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20%。近10几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却在下降;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  相似文献   

16.
数字粮食     
4.5亿亩 据农业和统计部门 预测数据显示,今年全国 稻谷播种面积接近4.5亿 亩,较上年增加1200万 亩,增幅达2.8%,东北三 省粳稻播种面积均较去 年有所增加。其中,黑龙 江粳稻播种面积约2770 万亩,较上年增加约300 万亩;吉林约950万亩, 较上年增加约50万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亚热带丘陵山区总面积约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丘陵山地约占70—80%。人口约占全国的一半。耕地5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林地8.3亿亩,占全国的45%。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农、林、牧和林特产品的重要产区。因此,加强对亚热带丘陵山区农业的建设,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我国土地主管部门调查统计,到 1996年 10月 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 19.51亿亩,还有园地 1.5亿亩、林地 34.14亿亩、牧草地 39.91亿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3.61亿亩、交通用地 0.82亿亩,其他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据调查,在全国耕地中,坡度大于 25度的陡坡耕地 0.91亿亩。其中西部地区陡坡耕地占全国的 76.5%,中部地区占 17.1%,东部地区占 6.4%。按国家有关规定,这些陡坡耕地应有计划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以改善生态环境。全国无灌灌溉设施的耕地占耕地总量的 60.2%。其中中西部地区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例都在 67%以上。 …  相似文献   

19.
冀、鲁、豫地处黄淮海平原,三省总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1%,粮棉油年生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20%、55%和25%,种植业产值占全国的23%,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三省毗邻,自然条件、种植业结构、种植制度比较相近。1987年耕地面积分别为9865万亩、10387万亩和10459万亩。种植业以粮棉油为主,种植面积均约占93%左右,其中粮食种植面积约为75%—78%,种植制度以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为主。  相似文献   

2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劳动力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剩余数量大,整体素质低。据新华网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人口总量达127627万人,农村人口达到79563万人,农村劳动力达43801,60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员比例为67.20%。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约有1.5亿,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将增至2.5亿,而我国农村中占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