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近年来,众筹模式在文化娱乐行业,尤其是IP周边衍生产品打造方面不断获得成功。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IP众筹项目覆盖类型逐渐丰富,金额纪录不断被打破。最近,《流浪地球2》衍生品的爆火,验证了“电影+衍生品”模式已经具备本土化土壤。票房走势影响衍生品的发展电影衍生品的发展主要是便随着电影业的兴旺而发展,国外电影业起步较早,因此电影衍生品行业在国外电影市场已有几十年发展历程。国内电影业起步较晚,因此我国电影衍生品行业则是近十几年来才从萌芽延伸到茁壮成长再到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2.
李彤 《现代商业》2008,(5):72-73
电影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更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形象。我国电影2007年的海外市场收入达到了20.2亿元人民币,但与美、法、韩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国电影业在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影响,仔细研究我国电影走向海外的主要模式以及当前的现状,以期成功制定、实施正确有力的海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电影的出口力度,提高我国电影出口创汇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影业营销是满足观众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针对国内电影营销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电影业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谊 《市场研究》2005,(10):21-2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电影业加快对外开放。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引用国外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还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这对于我国电影业进一步市场化都是很有利的。然而,入世之后。每年的外国进口片从入世前的10部逐渐增加到70部,这无疑也对我国本土的电影带了极大的;中击。仅仅去年。20部的进口大片就掠走了全年15亿总票房中的7亿。而剩下的8亿才是我国200多部国产电影的总收入。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尽管每年我国上映的本土电影数量大大超过进口片,而每部片的平均收入却远远不足,本土电影的受欢迎程度也远不如外国片。这凸现出我国电影业在制片、发行和放映、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我国电影的电影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提高我国电影公司的整体水平,制造出受欢迎、高票房的优秀作品,是我国电影业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将从围绕我国电影业发展的政策、经济和社会、因素以及行业竞争这几方面来分析电影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发展状况。优势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罗帆 《商》2013,(6):51-51
我国电影业主要以股本融资为主,融资金额有限;大部分国有中小电影制作公司依赖国家电影相关基金资助。股本融资是投资者出资制作电影,投资者来自于各行各业,在认为电影有利可图时,才涉足电影业。本文主要从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讨论,最终分析出有效的电影产业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市场》2002,(12):50-51
“积极推行院线制,促进跨地区经营”,是广电总局和文化部近两年来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在电影业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30多院线的陆续启动宣告中国电影战国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15日,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双边协议的签署,中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通过对公布的协议分析,关于电影业的条款大致有两条:一是允许外商进入中国的电影放映业,在49%以下的股份内与中方合资经营影院;二是加入WTO后的前三年,在遵守中国现行电影管理条例的前提下,每年允许以分帐方式进口20部外国影片。从此,中国传统的电影产业经营将不得不经历一番脱胎换骨,进而在WTO的游戏规则内发展。 一、我国电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影业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处于低迷徘徊阶段,主要…  相似文献   

8.
鲁泉  汪志 《中外商务》2001,(1):51-52
如今,电影厂经营者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过去拍一部电影多少还能赚几个钱,可如今往往得为能否收回成本而提心吊胆。对他们来说,电影经营似乎已从“馅饼”变成了深不可测的“陷阱”。日前,国内首家由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参股的西安电影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它标志着西影人意欲为中国电影企业走向市场披荆斩棘。然而,面对电影业步履艰难的现状,大家都禁不住要问:股份制果真能让“陷阱”变“馅饼”吗?  相似文献   

9.
李璨 《商》2014,(24):237-237
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市场的发展和变革,电影业带来的效益越来越高,逐渐成了一个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较于世界上的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的地位并不高。本文对国外电影产业集群进行了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7,(10S):80-81
在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针对中国电影产业最大软肋的“电影增值”话题引起了每个人的特别关注。有专家谈到,在当代美国电影市场,电影业超过收入的2/3是来自于电影的增值部分,而在中国市场,大部分的电影还是指望着电影票房收入和一些少量的DVD版权收入。每年中国出产300多部电影,上院线的只有100多部,而在这100多部里面,只有少数的几部电影能收回成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20,(1)
由于中国电影在各方面的积极改革,中国电影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国产大片"。但如何让更多的中国电影成为大片,步入世界电影的舞台,本文从国产电影发展等方面探索了中国电影的品牌运营方法,希望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一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独占鳌头,当属电影产业贸易的头号大国。近十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票房收入节节升高,但面对国外电影产业特别是美国的电影文化冲击,中国电影产业本身的脆弱和乏力在国际文化市场上表露无遗。本文拟从美国电影业发展的比较为视角,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中国电影产业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中国电影产业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中国电影产业对外贸易逆差大中国电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商业电影转型。近十年来,  相似文献   

13.
靳妍妍 《商》2013,(15):86-86
中国电影业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中国电影总票房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国产电影表现愈发出色。本文通过对有效电影纵向与横向营销手段分析,了解当代电影营销现状,并且对未来电影营销撑起中国电影发展脊梁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5,(8):82-91
戛纳广告大奖源于戛纳电影节。1954年,由电影广告媒体代理商发起组织了戛纳国际电影广告节,希望电影广告能同电影一样受到世人的认同和瞩目。此后,戛纳同威尼斯开始轮流举办此项大赛,1977年戛纳正式成为永久举办地。1992年组委会又增加了报刊,招贴与平面的竞赛项目,这使得戛纳广告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电影市场在2008这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里迎来了令人期待的大丰收。2008成为继2002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第六年,也使得国内电影市场实现连续6年飙升,这让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电影已经迎来一轮黄金年代”。全年票房高开高走,院线各显神通,影片也带给了我们惊喜连连。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市场论坛》2007,(11):70-71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长期在政策保护下生存的中国电影业开始面临国外强势电影的冲击。文章介绍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分析其在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06,(5):15-16
(一)2005年全球经济继续回暖和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国际、国内市场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不断扩大,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纺织产业格局调整,使产业竞争加剧并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8.
彭侃 《商界》2015,(1):101
笔者赞赏华谊的"去电影化"转型。因为从产业的规律来看,电影产业的市场非常有限,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只囿于行业内部的循环,很快会面临发展天花板。2014年中国电影业的整体收入也不超过350亿元,还比不上淘宝"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即便是全世界电影业最发达的好莱坞,2013年创造的直接收入也不过1900亿元。因此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迪士尼、索尼、环球、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和华纳兄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无一例外地走上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4,(4)
<正>动画作为文化产业下的新生儿,从起步到发展只经历了短短几十年。其传统的制作工艺是通过纸进行绘画,再用摄影设备拍摄到胶片上,借鉴了电影拍摄与合成原理得以完成,最后通过电视与电影向公众播放。从早期的无声动画到有声动画,人们喜欢上了这种区别于真人电影节目的传播方式,人们的生活和想象也由此得到极大的丰富。迪士尼动画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动画品牌,创立的动画理论体系使得动画业与电影业一样登上了大雅之堂,而真正使得动画业在全球发展最快的因素则是多媒体产业的变革—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对照片、视频、音乐进行存储和编辑。随  相似文献   

20.
自中美电影协议公布后,中美合拍片在近几年愈发火热。续2013年国内娱乐业巨头D M G与迪士尼合作拍摄的钢铁侠在全球收获12亿美金,在国内狂揽6亿人民币票房后。2014年夏天,中国电影业又发生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和中国电影频道合拍的《变形金刚4》以近20亿的票房收益,再度刷新中国票房。中美合拍片俨然已经是产业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