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保振 《华商》2013,(6):74-74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可见规律,个性可见魅力。无论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多么丰富,都南“一体三翼”构成,即以企业的“人格”文化为“体”,以企业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翼”。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依托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文化紧密结合,从把握“三个优势”、实现“五个创新”、打造“七大文化品牌”入手,突出地域文化特点,把地域文化融入旅游,通过旅游宏扬地域及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现状,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出中国企业文化建业的难点问题,从而提出要建立的有效企业文化,需要端正认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要让员工“看得见”、“听得到”、“感受到”,从“被动执行”到“价值认同”到“自觉自为”。  相似文献   

4.
《工商行政管理》2010,(5):72-74
近年来,我们博州局党组把工商文化建设提升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队伍全面建设、推动事业全面进步”的高度,围绕“人本、和谐、活力、创新”的建设思路,突出“文化育人、文化强局、文化铸魂”的核心作用,不断深化工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大在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时,特别强调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义化市场”,为文化产业确定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珠 《商》2014,(39):104-104
“家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对“家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定义,并将这种重要的文化理念融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来分析“家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本文基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分析“家文化”对企业员工行为(个体)、群体行为以及组织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需求,需求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可见,最根本的是文化。变革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必变革人的观念,而变革人们观念的钥匙恰恰蕴藏在文化之中。因此,文化能够决定经济形态。“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经理人》2008,(11):56-56
“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想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这句格言被“写”进了北京海力奇增压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如果说,“企业文化,其实就是领导人的文化。”这恐怕与谨小慎微、重视细节的老板于娣有关。  相似文献   

9.
李红 《财经界(学术)》2013,(33):259-259,261
缋效管理是被国内外管理人士公认的提高企业业绩的重要路径。然而现实中有很多企业却难以实施到住.其根本原因在于,绩效沟通尚缺乏文化上的有效创新,致使其流于形式。本文在挖掘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绩效沟通的运行实际。提出中国的一些传统管理文化,比如“顺道”、“重人”、“人和”、“守信”、“法治”等文化元素.恰恰是实施绩效沟通的灵魂.创新绩效沟通的关键则在于管理文化的融入与支撑。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的召开将为报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11月8日—14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网”的建设目标,强调“建设利: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将实现文化强同的建设目标分解成“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报告中还首次出现了“全民阅凄”、“扫黄打非”、“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词。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义化强围建设过程中必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龙江文化具体体现为“坚忍不拔,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和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广义来讲是龙江人的思想观念、性格、思维方式以及黑龙江的历史、人文等社会资源的总和。龙江文化促进了全省和谐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是加快龙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目前龙江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着对龙江文化自觉理念缺乏足够认识,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协调,传播途径单一等问题。弘扬龙江文化,应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龙江文化的和谐发展理念,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打造文化精品,以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道家常说“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管理文化则强调根据“道”之原则,实行独到的管理之“本”。但是“道”是绝对“无为”的,而管理之“术”必须是“有为”的,看起来似乎有矛盾。这种“矛盾”,成为历来人们对道家思想和道家管理文化难以确切诠释的关键所在。本文认为,道家管理文化中关于“道”与“术”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无为”和“有为”的关系,道家管理文化要谛在于,通过“无为”的方式,取得“有为”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从未消减。但很多企业只是将文化上了墙、上了报,组织员工学习、考试,这仅仅是做了企业文化的表面工作,基本停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没有将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实质的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中世纪思想文化的重建,始于8世纪的“加洛林文化复兴”。“加洛林”指法兰克王查理大帝(拉丁文Carolous Magnus),其奠立的王朝习称“加洛林”(Carolous)王朝。它的特点是以兴办教育、复兴文化的努力来“走出黑暗时期”,在被政治动荡所摧毁的欧洲废墟上开始文化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埃里金纳是一个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学术)》2007,(8):50-51
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南部,县域内资源丰富,现有耕地320万亩、林地225万亩,草原270万亩,水域面积98.6万亩、查干湖,第二松花江、嫩江、前郭灌区和其他泡沼形成的湿地184万亩,居全省首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草原风光秀丽,湖泊湿地景色优美,境内有比较著名的旅游资源单体82个,郭尔罗斯文化属蒙古族旅游牧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在“餐饮文化”、“婚礼习俗”、“狩猎游艺”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相似文献   

16.
“文化革命”一词是列宁在晚年提出的,在中国的实践可以追溯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文化革命”在中国的实践不仅没能达到其原本的目标,反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文化革命”到“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吸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现代文化,同时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垠  张建华 《上海商业》2009,(11):24-26
休闲文化概述 晋代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人享受休闲生活自古有之。休闲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诗经》、《楚辞》、《浮生六记》等,无一不是由休闲文化创造而来。在中文的表述里.“休”,为倚木而休,“闲”,作娴静讲。这种解释充分表明了休闲文化所特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何欣忆  肖蔓青  杨睿玲 《市场周刊》2020,(13):0064-0064
近几年,随着“丧文化”的流行,衍生出的“丧营销”也同时获得很高的关注度。本文旨在通过剖析“丧文化”流行的社会动因,分析“丧文化”作为当下最热门的“情绪营销”在品牌营销中展现出来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浩 《网际商务》2011,(12):88-90
努力构建从“品质“、“品格”到“厚德”的品牌文化体系,基于品牌传承不断、绵绵不绝的文化因子,铸就了黄金叶得以回归时代前沿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报业改革发展的时间表上,2009年注定会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关键年份。这一年,从中央到地方,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更加清晰,改革力度空前加大,改革大势不可阻挡。山西省、太原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也进入快车道,迎来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