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提出 (一)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 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迅速发展。1968年,毛泽东同志在听取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后,称赞“农村合作医疗好”。从此以后,农村合作医疗得以大面积地推广和普及,在70年代达到高峰,全国农村行政村覆盖率达90%。但是,传统的合作医疗是以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为主的一种制度,只能“保小”不能?保大”,并且统筹范围小,仅限于一个乡村、一个公社范围内的统筹,抗风险能力极低,因此,合作医疗作为一种制度在当时并未得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从2002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当年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880万人,覆盖率17.7%,2003、2004、2005年的覆盖率逐年提高到30.4%、36.5%、50.5%。经过不断发展完善,至2006年,广东省123个有农村的县(市、区,含东莞、中山和地方自设区)全部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镇覆盖面达到100%,村覆盖面达到96.08%。参合人数为3048万人,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推行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不久,国务院召开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时间表从2010年提前到2008年。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2006年,河北省财政将安排11亿元专项资金,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3元、贫困县人均4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据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介绍,2006年河北省的卫生工作要更加注重维护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到2008年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医疗基金的财政补助支出,也就是政府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政补助比例的变化趋势,是否能满足我国现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农民医疗需要,成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财政补助支出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进而对财政补助支出的现实困境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混乱及根源吉中权一是合作医疗参合率低,影响合医款的平衡使用。某乡自1992年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最高参合率仅在70%左右,而1996年还不足60%。从合作医疗资金平衡使用角度看,参合率不能低于80%,否则,将会形成超支。因为未参合...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这是我国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现阶段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也不断地趋于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表明中国的历史发展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会计核算工作到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使其得以规范,财政部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此制度在2008年制定并正式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不仅规范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同时也表明了这一工作迈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推动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朝着健康化、科学化、稳定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并注入了强大的活动和动力,随着新农村医疗合制度在我国的不断实施,因为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它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实施时间的增长而日亦突显。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责任缺失,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标,就必须要增加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以工促农,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2003年,江苏省首先在10个县(市、区)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在此基础上,2004年在全省全面推行。截至2005年底,全省106个县(市、区)中已有97个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面建立并施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级单位参保面达到100%,参保农民3800多万人,参保率达到85.5%。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相适应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促进这一“德政民心”工程的健康推进,就必须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审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甘肃省已全面建立了《甘肃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目前,甘肃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达180万人,占全省城镇人口的2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07年将达到52个县,占全省总县数的60%,覆盖人口达1350万人,使全省绝大部分城镇职工和绝大部分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了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分析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的精神,甘肃省从2003年起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开始了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2004年开始又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作为合作医疗制度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5.
《财会通讯》2007,(11):111-1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包括统筹模式和具体补偿方案。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为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农民受益水平,逐步扩大农民受益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现就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绍兴市于2001年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全市各类医疗保险的总参保率已达85%以上,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群众的健康权益。但是,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县级统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弊端及问题也逐步显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市级统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分析了从2002年政府重新开启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以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中反映出的问题,暴露出现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即忽视初级卫生保健和保障的不全面性问题,使得仅凭该制度,难以承担起保障农民健康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彭桂香 《活力》2009,(25):55-56
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主导型的,许多工作是在行政部门的推动下进行的:政府不仅管规划、管融资、管操作,还同时负责监督,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和监督是有限的、不全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旨在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的制度,它的建立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农村良好的医疗环境,为此我们认为应该从改善农村医疗设施、加快解决医药市场机制及医药管理体制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19.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为减轻农民因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重要措施,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民生政策的具体体现。各级国家审计机关从合作医疗审计制度建立之日起。就重视并开展了合作医疗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调查工作。笔者通过这几年的审计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实较大地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减轻了农民看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合作医疗产生的历史背景农村医疗制度最早起源于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医药合作社,正式出现于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1966年以后普及。这时的医疗合作制度主要由群众集资,实行互助互济,并逐渐在全国农村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积极培养乡村医生队伍(过去叫赤脚医生),建立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到1976年,我国农村90%以上的农业生产大队建起了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在医疗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