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世纪中,作为知识资本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版权出资制度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在我国新《公司法》的出资形式中予以了间接确认,本文通过对版权与公司法中出资概念特征的比较、分析、综合研究就版权的出资适格性做一粗浅探讨,并论证作为公司出资中的版权的主客观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
当前,现实中实质意义的一人公司和衍生型的一人公司大量存在,由此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者的强烈呼吁下,国务院法制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改<草案>)》(简称《草案》)中专设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公司出资是建立良好的公司信用的前提和基础,在对我国现行公司法出资规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一人公司的自身的特殊性,结合我国公司法的修改《草案》,就一人公司的出资相关问题提出个人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3.
《对外经贸财会》2006,(4):59-59
我国第三次修订通过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现就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以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的评估问题 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企业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公司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或接受其他企业的非货币资产出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委托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进行;其他的非货币资产出资的评估行为,可以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4.
当前,现实中实质意义的一人公司和衍生型的一人公司大量存在,由此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者的强烈呼吁下,国务院法制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改〈草案〉)>(简称<草案>)中专设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公司出资是建立良好的公司信用的前提和基础,在对我国现行公司法出资规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一人公司的自身的特殊性,结合我国公司法的修改<草案>,就一人公司的出资相关问题提出个人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5.
熊若凡 《商》2014,(38):242-242
2005年新修订的我国《公司法》在第25条、第32条以及第33条中明确规定公司中股东的身份要经过登记才能被法律认可。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特征使得隐名出资不应成为一种常态,隐名出资在内部与公司的人合性特征相抵触,在外部与公司登记公示原则相冲突,并常与法律规避行为相联系,在实践中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同时,由于隐名出资是一种非适法状态,在公司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中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指引,在司法实践中又存在对隐名出资的法律属性认识不一,将隐名出资制度等同于确认隐名出资人股东身份的简单化倾向,忽视了其中可能蕴含的隐名出资人特有的权利体系和责任体系的复杂性。本文意在将隐名出资所涉及的部分法律问题进行浅显的梳理,以期探求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功能和价值在隐名出资语境下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张述周 《市场研究》2004,(12):24-24,7
债权股使债权人成为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股东,这种做法违背了我国《公司法》中的法定出资手段的强制性规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本文就债转股使债权人成为《公司法》中的股东提出以下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2014年《公司法》资本制度改革确认了股东资本认缴制,由此也带来股东诚信出资的理论困惑与实务纷争。通过一则典型出资纠纷案例的分析可知,公司法作为组织法以及实现财产隔离的"财产法"作用仍然存在。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下,股东认缴出资应被理解为股东对公司的一种承诺担保。当股东出资的期限利益与债权人保护相冲突,股东须承担补缴出资义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资本制度也处于不断发展中,但是债权问题一直引起学界人士的热议。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债权方面的规定使得债权出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该文通过对债权出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债权出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控制方法,希望能大大降低债权出资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实物出资与经营范围无关,能充当资本吗?饲异地实物出资,能充当资本吗?公司异地迁移,注册资本要迁移吗?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在企业登记实践中,目前用实物、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公司越来越多,以下几种情况在登记中应注意,并妥善处理。一、公司的股东全部以实物作价出资,而且这些实物与本公司的经营范围毫无瓜葛。这种情况在广西自治区申请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约占13.8%。典型如广西××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  相似文献   

10.
桑萍 《市场论坛》2004,(7):72-7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东以《公司法》规定的“五种出资方式”以外的出资方式出资的情况不断出现。既有公司出资形式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劳务出资问题、无形资产出资问题、股权出资问题、债权出资的问题。在公司登记中,只要股东的出资到位,资本结构清晰,股东应负的出资责任履行到位,都应该予以登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股东的出资形式做了拓展性规定,允许金钱之外的非货币财产满足货币评估作价和可转让性条件即可出资,但这一规定过于笼统,在实务中多有争议。本文重点对无形产权、用益物权、股权、债权等现物出资形式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对债权出资进行立法规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破产管理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需兼顾各方主体利益,明确破产管理人作为适格原告的诉讼主体地位有助于彰显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破产债权总额小于未缴、抽逃出资数额的情形中,管理人以债权总额追收股东出资具有一定的正当性。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届出资期限即转让未缴足额出资的股权,应以受让人为追收出资的确定对象,以原股东为限定条件下承担出资担保责任的连带主体。同时参考有限责任公司的规范路径,认定符合违法性要件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与受让人的出资责任。相应地,需修订破产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构建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宋刚 《商业研究》2002,5(8):15-20
现物出资是一种和现金出资相对立的一种出资形式。它涉及到现物的资格、现物的评估作价、所有权和风险的转移 ,隐性现物出资以及现物出资的责任等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完备的规范 ,才可以防止虚假出资 ,减少公司设立中的瑕疵。但我国现有公司法对现物出资的规定不很充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三次修订通过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现就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以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的评估问题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企业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公司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或者接受其他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第三次修订通过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 日起施行,现就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以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的评估问题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企业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公司的,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资产。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出资  相似文献   

16.
金可可 《财贸研究》2005,16(3):105-108
商誉出资已逐渐为我国公司制实践所认可,但如何完成商誉出资的交付,出资人应当承担哪些义务,商誉资本在公司资本中可占多大比例等问题,是我国公司法理论以及各地商誉出资实践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把握商誉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商誉出资能起到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股东以《公司法》规定的“五种出资方式”以外的出资方式出资的情况不断出现。比如以债权、股权投资 ;以部分净资产出资的方式 ;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以通过竞拍取得的出租车营运证出资的方式等等。从表面上看 ,上述出资方式与《公司法》对股东出资方式的规定“似有不符” ,但从这些出资方式所带来的产权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的本质来看 ,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也是符合《公司法》对股东出资管理的立法宗旨与精神的。笔者认为在公司登记中 ,只要股东的出资到位 ,资本结构清晰 ,股东应负的出资责任履行到…  相似文献   

18.
隐性现物出资的问题最早是出现在德国的司法实践中、后来又在其立法当中得以体现。笔者之所以关注此问题,是因为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大量存在着隐性现物出资的案例,而我国的公司立法对此却没有任何规定,公司法理论界的学者们对此也缺少足够的关注。如果实践中存在的隐性现物出资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那么公司、公司的债权人的利益都将很难得到充分而公平的保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理论和实务界对此问题的足够重视,以尽快解决隐性现物出资给公司、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在受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资产重组的企业登记中,经常有企业提出要求以全部或部分原企业净资产作为投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能否作为投资,企业改制工作相关部门如律师事务所、验资机构、国资管理以及登记机关等经常有相反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作出资的资产形式中没有企业净资产,所以净资产不能作为投资。另一种意见认为,企业净资产也是一种资产形式,现行法规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应该允许作为投资。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意见都有失偏颇。企业净资产是资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到…  相似文献   

20.
注册资本制度的调整是新公司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出资方式的规定较1993年公司法更加多样化,本文拟就《公司法》关于出资方式的确定原则以及几种新型的出资方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