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化民生不仅是文化建设问题,还是影响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该文在论述文化民生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文化民生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以文化民生促进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现代化实现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人文发展领域,生产只是手段,民生才是目的. "文化GDP追逐"应当改变为文化民生追求,因此需要用文化消费的民生效应来衡量文化生产的实际成效.以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绝对值、文化消费占收入、总消费两项比重值、文化消费城乡比指标综合衡量文化消费的民生效应,从2000年到2007年间,全国呈现跌降趋势,各地大都如此.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文化消费的城乡差距迅速扩大,推进民生改善,追求社会公平,首先必须高度关注并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的民生思想拥有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等方面;而民生建设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制推出"全国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景气指数"评价体系,对各地文化建设和文化生产的发展成效进行可加验证的量化评价,具体检验文化消费民生需求增进的实际效应.对全国各地城镇文化消费民生效应展开测评,"十五"期间绝大部分省域景气指数明显提升,"十一五"以来大部分省域景气指数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的民生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生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个方面,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民生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民生概念,对于做好民生工作,解决民生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狭义的民生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广义的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的生计与生活,还包括人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包括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民生概念的内容包括生存的民生、发展的民生和全面发展的民生。民生概念的三方面内容是一个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7.
孟子提出的财计思想、物体思想、农耕思想、民生思想,从二十八个方面概述了经济与民生的关系,对战国时期会计文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们在马克思原著的字里行间中并不能找到任何有关"民生"的直接用词,但不能否定的是在马克思近乎所有的著述中都饱含着对人生存与发展的民生思考,都蕴藏着对人类实现民生发展的建议和指引。在马克思看来"民生"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生活需要、用实践推进人的不断发展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现实形态上,马克思关于民生思想的论述着眼于五种形式:经济层面上的民生、政治层面上的民生、社会层面上民生、文化层面上民生、生态层面上民生,内容上的三个层次与现实上的五种形式构成了马克思的民生思想。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为首的强势国家纷纷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通过其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优势,大肆向殖民地国家宣扬和扩散,在全球性的交往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倾向。民生新闻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在文化帝国主义背景之下,民生新闻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倾向,在此背景之下,重温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无疑将对民生新闻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财政支出中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科研创新支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和民生与社会保障支出对民间投资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能较好地带动民间投资,而科研创新支出和民生与社会保障支出不能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论民生与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民生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但对于民生与民本两者的关系却认识不一。正确理解民生与民本的关系,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的生计与生活,还包括人民的政治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包括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等内容。民本就是“以民为本”。民生是目的,民本是前提。民生和民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年。刚刚闭幕不久的两会,再一次将改善民生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欣喜地看到,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已经越来越融入于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和重要议事日程之中。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力和全面改善民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中部崛起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数,反映的是中部各地区崛起进程中的相对位置。主要由经济发展指数、资源环境指数、科教文化指数、民生保障指数等4个分项指数层,经济发展指数的规模、速度、结构维度,资源环境指数的资源、生态、环保维度,科教文化指数的科技、教育、文化维度,民生保障指数的民生、社保、安全维度等12个维度层,以及经济发展指数的22个指标、资源环境指数的25个指标、科教文化指数的19个指标、民生保障指数的20个指标,共86个指标层构造而成。指标权重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专家咨询法进行确定,测量模型运用解释力强的线性加权模型。以此为基础,对中部各地区的相对崛起进程进行跟踪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今年前7个月,吉林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69.4%;新增支出中,民生支出占85.7%。社保、"三农"、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民生领域的支出分别增长37.6%、68%、48%、45.5%和  相似文献   

15.
《广东经济》2012,(2):21-21
2月7日,广州中心城区越秀区为“广府文化”传承地,其去年民生福祉得以改善,加大对民生、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全年总投入达42.78亿元。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民生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这“四位一体”放置在同一地位,使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十七届三中全会也着重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基层问题。可见党能够正视并更加重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教育、就业、分配、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宜兴市张渚镇政府在宜兴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镇实际,以加快转型稳增长、做优环境提品质、繁荣文化显魅力、改善民生促和谐为总要求,扩大赶超之势,加快提升产业、城市、生态、文化“四位一体”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建设“新兴产业强镇、生态宜居新镇、历史文化名镇”,全力推进产业高科技、城市高品质、生态高文明、文化高品位、民生高福祉,为建设现代城镇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78—2010年经验数据,运用非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增加一次民生财政支出,能带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933166%—5.298963%,农村居民消费支出1.222875%—2.348035%,进而拉动经济增长3.580686%—22.41957%。其中,2.400044%—9.275321%的经济波动由投资性民生财政的变动解释,10.17536%—12.55462%由转移性民生财政变动解释。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建立长效的民生财政机制,促进消费公平,培育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热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会议强调:“‘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这就为今年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围绕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文化、社会稳定等民生领域,注重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我国在民生财政建设中虽然成绩斐然,但是不可否认,民生财政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统计数字与民众感知存在较大差异。近几年来,我国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幅较大。2011年我国教育支出增长28.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60.8%,农林水事务支出21.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2.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2%,公共安全支出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