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刻,你在享用咖啡吗?是不是因为刚泡好的咖啡太热,正在卖力地试图吹凉它呢?是不是正在习惯性地用你的咖啡匙一口口往嘴里送咖啡呢?是不是左手一口点心,右手一口咖啡,怡然自得地享受呢?不得不告诉你,这样喝咖啡的你已经闯进了喝咖啡时的礼趺"禁区"。走出"禁区",也许你会觉得丧失了原先自由自在地喝咖啡的畅快。但是,唯有如此,你才成为一个真正懂咖啡、了解咖啡的人。  相似文献   

2.
严格来说,“喝咖啡”,在香港不是一个新词。这个词曾经在1970年代后期十分流行。事缘1974年廉政公署(ICAC)成立初期,当时从英国聘请了一批英国的资深瞀务人员,由于文化关系,他们请证人或被检控人协助调查时,总会问他们是否喝杯咖啡(Do you wantc offee?)。渐渐地,“喝咖啡”,成为接受廉政公署调查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香港,有一杯令香港官员、警察、商人闻之色变的咖啡,它来自ICAC-廉政公署.因为凡是被请进廉署问话的人,工作人员都会出于礼貌地问一声:“想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因为廉政公署超强的反腐力度,只要被请进问讯室喝咖啡的人,几乎难逃罪名.2005年海关高级督察黄肇铭、2006年总警司冯建民,都在被廉署请去喝咖啡后自杀身亡.廉署咖啡的滋味由此可见一斑.如今,曾官至香港“二把手”的前政务司司长、全国政协常委许仕仁因涉贪污案被廉署调查,正在接受法庭的审讯.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道》2009,(8):52-53
坊间常以“到廉署喝咖啡”来形容受到廉政公署调查,起因是早年在廉政公署工作的外籍调查员习惯问受查人士要不要“喝咖啡”。久而久之,在廉政公署“喝咖啡”便带有一种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品牌策划遵循的原则是品牌的4S表达方式: 1、差异化表达(difference show)。品牌的核心力量是差异化。我曾经在北京的街头对年轻人做了一个调查,我问一个正在喝可乐的女孩,你正在喝什么?这个女孩说是可乐。我又问,可乐是什么?那个女孩就会很诧异地看着我,觉得我在不知所云。但是可乐其实就是碳酸汽水。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高明的地方,他把自己生产的黑“汽水”叫做“可乐”,橙“汽水”叫做“芬达”,白“汽水”叫做“雪碧”,并且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这些名字,  相似文献   

6.
白天,当你正在OFFICE里紧张忙碌时,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会来到你的身边,向你热情地推荐某种保单;下班後,走在人群中,冷不丁地边上会递来一张花花绿绿的优惠单,回首望时,那一位笑容可掬的小姐正请你品尝一份香浓美味的赠饮咖啡呢!傍晚,当你打开信报箱,十多份印刷精美的派送广告又飘然而下……“跑街”——这一旧的营销术  相似文献   

7.
“你砸吧,你手气好。” “还是你砸吧,相信你。” 张先生把锤子交给了妻子,指着第二排的一个金蛋说,“就砸这个。”说完,他赶紧转身背对着妻子。听到“砰”的一声,张先生问妻子,“是不是一等奖,是不是金条?”  相似文献   

8.
“当年一杯咖啡不过区区4分钱,我又特别喜欢喝咖啡提神,可是又舍不得浪费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怎么办?为了既过咖啡瘾又能少花钱,我每次只喝半杯咖啡,然后再加半杯不要钱的热开水。如此一来,我每次喝咖啡都可省下两分钱!”谁这么节省?原来是90高龄的新加坡“百万富翁”,曾任《南洋商报》董事主席的“新加坡报王”李成枫。回顾自己的一生,李成枫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拥有‘勤’是一种福气,要出人头地,就要埋头苦干。一般第一代创业靠勤俭和拼搏而白手起家,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拓荒者’;到了第二代,由于第一代创下的基业已成气候,生活条…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在杭州某个大酒店的顶楼看到这样一个人:一边认真地看一份参考消息,一边优雅地喝着咖啡;如果在孤山上的茶楼里,你又碰到这个人,边看报纸边品茶,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蒋伟华——中香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站得高看得远每次和蒋伟华一起吃饭或者喝咖啡,他总是选择顶楼,就连他的办公室也是在  相似文献   

10.
龙夫 《上海国资》2009,(6):23-2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创意产业适时体现了它的内涵。当你徜徉在创意十足、现代与历史完美融合的老厂房里、或坐在某个车间的屋檐下黑绿色长椅上惬意地喝上一杯咖啡时,对这句话就会有格外清晰的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