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加强企业管理郑升怎样理解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强化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搞活国有企业从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本文就此发表管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企...  相似文献   

2.
转换经营机制推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刘汉章在目前新旧体制转换,企业面临许多困难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牢固地站稳脚根,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关键是自身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要通过深化改革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转换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3.
王宝华 《生产力研究》1995,(4):69-71,39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五大困难王宝华转换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向市场,走向新生的关键之举;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环节。然而,考察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其经营机制的转换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既不是政府不重视,也不...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是我县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我县部分企业处于减产、半停产甚至停产状态;部分企业长期亏损,职工工资发不出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深入分析造成这种严重局面的原因,制定积极稳妥的扭亏增盈对策,引导、扶持困难企业走出低谷,已成为十分必要而迫切的课题。一、我县国有企业亏损成因(一)体制的因素首先,转换经营机制的《条例》尽管已经颁布,但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上仍然难以迈开脚步,《条例》赋予的14项自主权难以完全充分落实。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管得过…  相似文献   

5.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付一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项目法施工:国有施工企业增强活力的现实选择姚云保转换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国有施工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深层次矛盾的体现,其中管理体制是关键,只有改革现行的施工管理体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其他矛盾才能迎刃而解。按照国...  相似文献   

7.
林荫 《发展研究》1996,(3):21-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福建五十五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到企业承包、租赁、破“三铁”、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股份制企业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艰难曲折过程。如今,国有企业改革被认为已经处于关键性的攻坚阶段,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对部分长期没有活力的亏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产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产品问题张德江一、转变搞好国有企业的着眼点和思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围绕体制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问题,已进行了十几年的探索,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的同志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好...  相似文献   

9.
谷洪波 《经济师》1998,(1):72-73
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途径及对策探微●谷洪波一、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途径(一)国有企业在存量资产流动、重组的过程中以及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发生的无形资产的流失。1、与外商合资合作时,无形资产未作评估或少估,造成国有无形资产流失。据统计,现在每年中外合...  相似文献   

10.
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看,股份制是我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较好形式。本文是笔者通过这几年企业改革的实践,谈谈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并就钢铁企业股份制试点情况,发表一点本人的看法。一、股份制改造必要性的提出从理论上讲,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一种新的改革思路,和原未扩权让利的改革思路相比它存在一些重要的新特征:一是强调改革的整体性和全面性;不仅仅是扩权让利和改变企业的某些行为,而且是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使企业具有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营机制。二是强调改革的系统性,而且还要进行系统的配套改革。三是要强调改…  相似文献   

11.
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必须加快转换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却出现缺乏活力、拥有的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增加、几百万职工不能到期足额领到工资等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尽快从根本上使国有企业改革有较大的突破,扭转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使其经营机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竞争,从根本上增强国有…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产权的委托管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新思路姚远生一、委托管理的原由及目的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国有一大批国有企业,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处于长期经营亏损、资产严重流失以至于资不抵债的窘迫境况之中。  相似文献   

13.
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难点与对策王清则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中极为重要的一环。1992年加速国有企业改革,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目的在于健全企业经营行为,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以使国有...  相似文献   

14.
如何卸掉国企债务包袱一、用发行股票所著资金归还一部分贷款。改行股份制的国有企业,应将其发行股票所筹资金的一定部分,用于归还银行贷款,重点是长期无法归还的贷款,以减轻债务负担,转换经营机制。对此.国家应作硬性规定,不能完全依靠企业自觉。二、国家财政给国...  相似文献   

15.
刘兆征 《经济师》1998,(5):46-47
股份制改造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刘兆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主体。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但经营机制并非孤立的存在,也不可能孤立地转换。  相似文献   

17.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改建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转换经营机制,二是筹措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筹措资金的办法是发行股票,为此.要将原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折价入股,这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确定净资产折价入股比例;二是如何确定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的发行价格。这两个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好新老股东利益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何在,为什么必须强调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制,而对股份制和税利分流进行试点,这是企业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一、为什么十四大要强调完善承包制1987年5月全国推行承包制,范围迅速扩大到95%以上的国营企业。当年扭转了企业实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机制转换中的金融改革措施●黄书楚牛国晓李勇一、当前国有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对金融部门的要求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焕发企业经营活力的有效途径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这既要求加快与企业密切相联的物资市场...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活力将不断增强,焕发勃勃生机。但是也应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效益持续降低,连年亏损的困难局面。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亏损,另外三分之一处于潜亏状态,也就是说.只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真正盈利,国有企业的这种困难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系的进程。因此,要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