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民 《基建优化》2006,27(2):58-60
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房地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分析了传统DCF法存在的缺陷和房地产投资的期权特性,建立了房地产投资项目的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实际投资中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宗江 《价值工程》2007,26(11):153-154
与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相比,实物期权方法不仅考虑到房地产投资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还体现了其柔性管理和战略投资的价值。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的概念与分类,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房地产投资估价中,并通过等待期权实例分析说明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运用传统投资评价方法不能挖掘项目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价值。文章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并通过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对房地产投资决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较高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物期权理论能够挖掘项目潜在的价值,更加符合经济活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运用传统投资评价方法不能挖掘项目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价值.文章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并通过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对房地产投资决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较高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物期权理论能够挖掘项目潜在的价值,更加符合经济活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实物期权是一种指导投资决策的思维方法,它考虑了项目投资中管理柔性和战略投资的价值,是一种更为科学的估价方法。本文在分析房地产投资估价中的期权特性的基础上,用实物期权理论对房地产投资中的等待期权进行估价,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期权理论的实物期权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决策的灵活性使得投资活动具有期权的特性,实物期权是将期权理论与传统的净现值法进行结合,因此可以从期权的角度对投资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期权理论对扩张期权、放弃期权和等待期权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物期权投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项目投资中实物期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运用传统投资评价方法不能挖掘项目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价值。本文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并通过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案例对比分析,得出在较高不确定性环境下,实物期权理论能够挖掘项目潜在的价值,更加符合经济活动的要求,较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在房地产项目投资评价中,贴现现金流模式是最普遍与最常用的方法。实物期权则是近年来关于项目评价的新理论,它克服了现金流方法的一些缺陷,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物期权是金融期权理论对实物(非金融)资产期权的延伸,即我们将标的资产为非金融资产的期权称为实物期权。实物期权分析方法把金融市场与投资项目的决策联系起来,它的思想理念就是:  相似文献   

9.
赵睿琪 《企业导报》2012,(23):1-2,12
房地产投资项目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投资大、开发周期长,其价值的大小直接会影响决策人对于投资可行性的判断。选择和使用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投资决策有指导作用。选择和使用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是目前房地产企业正面临着的问题并且急需解决。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的,不确定性越大,期权的价值越大。与传统方法相比,实物期权方法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主要是通过B-S模型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对房地产投资项目价值进行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角度出发,引入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结合净现值法,对房地产投资决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各类实物期权的房地产投资策略,并用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对传统的贴现现金流量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5,(33):7-9
目前,在房地产土地开发投资决策中应用期权博弈理论早已成为热点之一,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最新发展方向是利用博弈论的理论的思想来构建土地开发模型,从而对房地产土地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1]。本文重点探讨应用期权博弈论方法确定房地产土地开发最佳时机的问题,通过实证案例,探讨对双寡头在平等市场结构下的博弈竞争进行比较分析,为房地产土地开发商项目投资提供最优化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实物期权框架下房地产投资方面的研究长期以开发商为建模对象,却忽视了对个人房地产投资者的建模研究。本文在房地产价格随机条件下对出售房产的投资问题进行了建模,并基于最优停时理论求解了该模型,给出了相关结论并明确了投资规则中所蕴含的期权价值,同时对结果做了静态与敏感性分析。特别地,我们也着重研究了已有文献中有所忽视的可达性问题。结果表明,较小的临界值意味着较小的平均可达时间或较大的可达性几率。  相似文献   

13.
王军武  彭俊 《基建优化》2007,28(6):111-113
本文从实物期权视角对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投资进行分析和研究;构建了企业战略投资的实物期权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实施分析的基本步骤,为企业进行战略投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滨江 《价值工程》2011,30(33):114-115
为了更好的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引入了实物期权理论,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全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并根据企业投资决策的特点,介绍了实物期权的分类和特征,提出了实物期权应用于企业投资决策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实物期权方法引入房地产投资决策中,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并对其特点、原理、定价模型进行了介绍,通过列举案例将传统的净现金流法与实物期权定价法进行对比分析,对相关管理者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王莉华  王彦明 《价值工程》2012,31(18):141-142
本文首先介绍实物期权理论兴起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对实物期权进行分类。主要阐述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简称B-S模型)。通过实例对比说明使用B-S模型对投资的扩张期权进行估价比传统的折现现金流量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折现现金流方法(Discounted Cash Flow,简称LDCF)通过计算房地产项目的净现值对项日进行评估.往往导致对项日投资价值的低估,使投资者丧失大量的投资机会,而运用实物期权分析法,能够对房地产项目的价值进行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周康 《价值工程》2010,29(11):21-22
本文主要利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结合房地产实际投资状况,通过处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单位价格和单位建设成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关于价格与成本之间的房地产最优投资决策时机模型,探讨了房地产开发的最适时机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房地产价格与建设成本均随机以及二者存在相关性的条件下,运用期权分析技术建模,研究了存在即期收益情形下的房地产最优投资时机及其可达性问题,指出投资规则中应当包含期权价值。此外,比较静态的数值分析表明,当相关性存在时,不确定性不一定提高期权价值反而会抑制房地产投资。该结论与不确定性提高期权价值,从而抑制投资的经典结果相反。同时,我们也指出,即期收益提高了投资的临界水平并赋予了投资期权以更大的价值,这表明即期收益抑制了投资水平。特别地,我们对结果亦给出了经济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物期权的几个影响因素,并从项目投资中的具体测度出发,推导出实物期权定价公式,然后利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对项目投资进行案例分析,体现出了实物期权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