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作为中国进出口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的浙江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浙江省的机电行业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中国整体的进出口发展和浙江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机电行业的进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初步归纳浙江省的进出口贸易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得出维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快技术改革进步、降低关税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税一直是各国之间经济贸易交往的核心,在世界贸易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都和关税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从关税的效应来思考我国的关税政策,以及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水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研究(1)贸易自由化在本文中的定义范围。“贸易自由化”这一术语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亚太经济合作论坛提出的最终取消APEC成员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关税障碍这一贸易自由化计划。逐步实现APEC各成员之间的贸易自由化,是多届APEC论坛首脑会议的一个主题。APEC成员约占世界GDP总值的55%,全球贸易总额的40%。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的贸易占中国总出口、总进口的比重都超过2/3。第二,中国1996、1997年自主进行的关税削减。本文所指的贸易自由化主要指消除可贸易品的关税障碍,…  相似文献   

4.
贸易成本研究一直是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且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贸易关税壁垒、地理距离、贸易协定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很少有研究关注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文章从贸易国视角出发,利用中国15个林产品贸易伙伴国2003-2021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和贸易成本测度公式,分别对贸易国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和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进行测度,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样本区间内,15个贸易伙伴国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均有大幅提升,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呈现整体下降趋势。(2)数字新基建发展水平能够显著降低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且对中国四种不同林产品的出口贸易成本降低均存在显著性。(3)综合来看,相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数字新基建对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成本影响效应更显著。为实现中国林产品贸易便利化,进而推动中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共商共建林产品进出口数字贸易平台、严格执行林产品国际认证标准和牵头构建农林类贸易协定组织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引力模型,假设中国与韩国已于2007年构建自由贸易区,利用所构建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关税削减比例下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韩国贸易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削减关税的比例越大,我国出口韩国水产品贸易流量增加的幅度越大,因而,我国对韩国出口水产品有着很大的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日前敦促欧盟在将于下周举行的贸易会议上承诺更大幅度地削减农产品关税。他指出,全球贸易谈判成功与否取决于欧盟削减农产品关税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以2012年中国纸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分离两种效应,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方程与净初级生产力(NPP)法核算造纸原料贸易的碳减排效应,运用IPCC清单指南法核算纸及纸制品贸易的碳排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纸产品贸易的鲜明特点导致其对国内碳排放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造纸原料的大量进口使中国减少对国内林木的砍伐,具有碳减排效应;另一方面纸及纸制品的净出口又增加了国内的碳排放,具有碳排放效应。中国造纸原料贸易的碳减排效应明显,达1 902.11万t,相当于总蓄积量为1.805 709亿m3林木的年均固碳量;而纸和纸制品贸易的碳排放效应并不显著,只有51.36万t;但总体而言,中国纸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模拟了节约中国和巴基斯坦进口通关时间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对双方贸易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节约进口通关时间)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和巴基斯坦间不同类别产品的贸易,且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进口通关时间的缩减程度对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并无太大影响,其缩减幅度越大,贸易促进作用越明显,尤其是对巴基斯坦。双方逐步缩减通关时间对于巴基斯坦贸易促进效应最为显著的产品是金属制品和机电设备类产品,后者对该国的福利效应也较为明显,汽车及零部件所造成的等值关税损失较显著;加工食品对中国贸易促进作用和福利效应最为明显,但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作用有限,同时所造成的等值关税损失也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优化贸易商品结构、将贸易时间成本的贸易便利化措施纳入自贸区建设及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产品贸易:最近20年的变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地走向国际化 ,并在国际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农业贸易也列身于这种成长演变之中 ,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中国农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的状况对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和市场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最近 2 0年的中国农产品贸易数据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 ① 的变化 ,以期反映中国农产品贸易演变的主要结果 ,从而有助于判断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向。汇率、关税、补贴等与农产品贸易相关的政策、体制以及贸易组织方面的变化也应当是农产品贸易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限于本文的目标和范围 ,这里…  相似文献   

10.
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主要影响在分析问题之前,对WTO关于农产品贸易基本规则作一简单介绍是必要的。WTO关于农产品贸易规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即通过将非关税措施关税化,计算出拟取消的非关税措施的关税等量,然后将这些关税等量加到已有的固定关税上,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市场准入程度。第二,相互减让约束关税,减少国内支持。要求各缔约方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规定的比例对约束关税进行相互减让。其中要求发达国家在6年时间内平均削减关税36%,且每一产品关税至少削减15%;发展中国家10年内平均削减24%,每一产品关税至少削减10%;最不发达国家可以不削减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引力模型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对中国各省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明显,东盟GDP影响并不明显,第三方GDP及其关税税率变化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且对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大于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的影响;②中国省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加强导致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减弱;③中国各省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竞争力水平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正向影响;④不能把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归功于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中国加入WTO,两者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作用较为有限,因而不能忽略世界经济增长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开始飞速的发展,现在关税成为我国在贸易过程中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关税是我国调控国际贸易的重要杠杆,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税收的组成部分,关税不仅能保持工农业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也可提高国家财政收入。适当确定关税水平,积极运用好关税这把双刃剑,积极发挥关税的经济效应,造福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13.
关税配额管理和滑准税政策是目前我国稳定棉花价格、支持棉花生产的重要贸易政策.文章回顾了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政策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关税配额和滑准税的经济效应,考察了棉花进口贸易政策对国内棉花价格、棉花生产、棉纺企业、棉花进口贸易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指出,短期内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关税配额管理制度,灵活调整滑准税实施方案,但长期看应逐步取消关税配额和滑准税政策,改用直接补贴等政策支持国内棉花生产,并发展多元化的棉花进口市场,保障国内棉花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桃进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2013年中国核桃进出口贸易数据,从核桃进出口总量、进出口总额、进出口价格以及进出口贸易方向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核桃进出口市场变化特征和趋势。并从核桃种植成本较高、核桃品质较差、核桃深加工产品缺乏、核桃出口市场缩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核桃进出口贸易的问题。提出实现核桃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实行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提升核桃品质;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核桃深加工产品,建立完善的核桃产业链等解决措施,有利于中国核桃进出口贸易市场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粮、棉、油作为敏感产品采取不同的关税削减方案,模拟中国与周边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棉花生产、进出口和棉农就业的影响.研究认为,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将对我国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要充分重视对棉花等涉及国民经济安全的大宗农产品的保护,加大国内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探索建立产业损害补偿和贸易结构调整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6.
钢铁工业发展环境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与钢铁工业发展环境有关的资源角度来看,铁矿资源供应及其价格攀涨会给钢铁工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关税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有利武器.我国铁矿资源的供应已基本上是一半依靠进口,而且钢铁及其制品的进出口量值也很大.本者营造一个相对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的环境,应对与钢铁工业发展有关的关税政策进行调整,应对钢铁产品进口实行较低的关税政策,减缓其关税减让,并理顺进出口政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14—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贸易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定量分析法,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机制和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在贸易便利化构成指标中,除海关环境及电子商务环境指标外,其他指标对农产品贸易发展质量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回归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指标发挥了强度效应、依存效应和经济效应,但未能发挥结构效应和需求效应。为此,在未来的贸易当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开展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开放的海关环境和规制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并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呈增长趋势,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木质家具、单板、人造板、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木质林产品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原木、其他原材、锯材等资源密集型木质林产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软木及回收纸等木质林产品竞争性与互补性均不强。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农产品的关税得到削减并受到约束。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关于农产品贸易协议规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平均关税将在6年内削减36%,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将在10年内削减24%,关税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数量限制、差价税、进口禁令等将通过关税化被取消,在这种趋势下,一种隐蔽性较强、透度较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措施-技术壁垒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技术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这种影响将越来越深入,直接和明显。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虽然WTO多哈回合谈判暂时终止,但人们正在努力,希望重新启动这一轮谈判。在多哈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中,关税减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周曙东等首先利用GTAP模型模拟了关税削减方式、敏感性农产品设定以及关税水分设置不同的7种方案的政策效果,包括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将这些方案的数量结果再代入CGE模型,模拟它们对中国GDP、国内居民收入及贸易平衡等的作用;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在多哈回合农产品关税减让谈判中的最优方案是限制最高关税的关税封顶方案,备选方案是限制敏感性农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