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青少年网络伦理遇到了新的问题,面对多变的网络技术和网络伦理,培养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素养才是在纷繁复杂的伦理问题中"打七寸"的方式。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形成经历外界信息、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六个阶段。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建构机制主要在工程、教育、制度三个层面展开。网络伦理素养的三大建构机制应贯穿于网络伦理素养形成的六个步骤中。  相似文献   

2.
网络伦理是现实社会伦理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本文从目前网络社会伦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目前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并从完善网络社会法律法规,运用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加强网络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加快网络伦理教育步伐,加强网络伦理建设的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对网络社会伦理的建构作了思考。以期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发最一方面为社会带来极大福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社会规范脱节及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了观念的、规范的和行为的三个层面的网络伦理问题.根据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和网络伦理产生的原因,从三个方面阐述网络伦理的构建,即技术监控,法律法规建设和伦理道德的规范以及伦理教育,旨在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4.
解决网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需要制定网络伦理规范.网络伦理规范包括网络礼仪、网络伦理原则、网络伦理守则三个层次的内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已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琳琳 《辽宁经济》2014,(10):84-85
微时代的来临,网络伦理问题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培育虚拟自我的网络伦理意识。网络伦理意识养成的过程,是将网络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内化为网络活动者自我道德意识,并指导其实践的过程,需要通过道德自律和他律结合,公德与私德统一来实现。对微时代网络伦理的研究将有助于网络环境下新出现的一些社会伦理问题的治理和解决,为建设和谐、健康、蓬勃向上的网络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关于网络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理论观察》2008,(5):119-12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技术在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伦理道德问题。由于网络伦理虚拟现实的特性,我们应该从提高个体自律,完善网络伦理,改进网络技术,加大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应对网络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网络时代.然而,网络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困扰,传统道德面临危机和挑战,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紧迫而艰巨,应当对青少年进行恰当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使他们在网络时代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略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堪忧,存在上网成瘾,迷恋网游,网上犯罪和留恋黄站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制度根源,把握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应该深化德育体制改革,创新德育形式,与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增强青少年自律能力,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堪忧,存在上网成瘾,迷恋网游,网上犯罪和留恋黄站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制度根源,把握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应该深化德育体制改革,创新德育形式,与社会各方通力合作,增强青少年自律能力,提高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世界。文章将产生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现象、伦理问题作为考察对象,从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网络时代伦理。  相似文献   

11.
李仲谋 《魅力中国》2011,(11):164-165
现代网络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是我们大家都明白的,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却常常忽视,本文从网络文化及其特点谈起,分析了现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文化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个性、自由和舒适的生活理念日益被年轻一代所认可。在当下,青少年的网络文化消费行为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在这一背景下,探究青少年网络文化消费现状,从现象中探寻本质,找到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新的时代,打造青少年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进一步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基因工程、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相应带来了环境伦理、生态伦理、基因工程伦理、网络伦理等新问题。从伦理的视角出发,人类要驾驭和引导技术向需要的方向发展,让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用于高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新时期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价值意义、教育的理念及内容体系构建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高校网络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网络视频直播是时代的新现象,但频发的直播乱象引发了各种伦理问题。本文在界定网络视频直播伦理规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当前我国网络视频直播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认为规制网络视频直播,需要政府进行有效治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平台负起主体责任、主播提供优质内容、用户加强自律。争取为网络视频直播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从缺乏安全性到难以形成合力的一系列问题,但随着不断的重视和管理的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发挥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所谓纯正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危害计算机数据和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犯罪。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纯正网络犯罪的主体,并且呈现出手段更加智能化、学历层次多元化的趋势。犯罪学中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较多,许多理论都可以用于解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但是在诸多的青少年犯罪原因理论中,默顿的失范论对于解释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青少年群体的学习能力强、好奇心重、主张个性,并且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通过正当化的手段难以达成其自我实现的目的,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青少年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从而使得青少年产生了失范行为,进而进行网络犯罪。对于青少年计算机网络的对策与防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完善和变革才能遏制当前愈演愈烈的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童谨 《理论观察》2012,(6):45-48
与破坏网络秩序的骇客不同,早期网络时代的黑客促进了早期网络的发展。黑客文化的精神核心是黑客伦理,包括金钱伦理、工作伦理和网络伦理三方面。黑客金钱伦理注重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高层次需要,但忽视基本需要和底线型道德规则。黑客工作伦理提出网络时代的伙伴合作工作模式,注重人的自由和工作的有趣,但适用范围有限。黑客网络伦理适用于网络空间里的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法普遍化。随着网络空间的商业化进程以及对网络空间法治化的迫切需要,黑客伦理融入公民的网络伦理、黑客转变为法治秩序下的积极网民,已是大势所趋。由此,黑客伦理的研究不应局限于黑客的身份,而应打开视野,融入更广阔的、公民的网络伦理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9.
姜利 《魅力中国》2009,(4):45-45,3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突显,本文尝试从社会因素、个体因素两个角度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陈晨 《魅力中国》2010,(8):54-5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网络的宽泛性和不规范性决定了它本身的两面性。在庞大的网络人群中.青少年可以说是主力部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怎样适应青少年需求,减少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