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科技园是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了大学科技园所拥有的技术转移优势,并指出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应从孵化、国际技术转移以及人才方面加强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郑帆帆  崔岩  姜海东 《价值工程》2012,31(29):254-255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结合起来,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状况,探索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影响要素,对推动大学科技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军伟  安静 《价值工程》2008,27(3):22-25
首先,分析了大学科技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科技园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之处;最后,提出了我国大学科技园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4.
季晶 《科技与企业》2011,(16):180-181,183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成功,是实现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科技产业及区域经济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大学城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科技园、西安交大大学科技园等就是其中成功的典范。本文以苏州大学科技园为例,通过现状调研,问题分析,对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科技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理论上对大学科技园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作出判断,提出大学科技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通过以南昌大学科技园为例,分别从品牌建设、技术交易与承办科技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品牌、服务和信息方面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南昌大学科技园区的做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明确大学科技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定位;持续坚持经济发展规律,创新服务功能与方式;利用科技入园组建创新联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突破科技园发展瓶颈,为区域经济提供可持续服务。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是中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期,中国大学科技园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理清未来发展方向是目前所有大学科技园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以清华科技园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了建议,希望对其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办大学科技园,相比发达国家晚了近40年。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首,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创办大学科技园,目标是在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同时,解决学校办学经费问题。40年间,很多发达国家逐渐创办了众多的大学科技园。我国大学科技园通过学习发达国家的办园经验,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高效的三元互动机制,促进了高校开门办学。但是,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科技园不应该只是"大学的科技园",让科技园走向社会才是发展科技园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形式下,推进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升级,建成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的高水平众创空间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大学科技园开展众创空间建设的优势、着力点,提出了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水平众创空间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莉 《总裁》2008,(11)
大学科技园对于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十分有必要借鉴国外大学科技园的经验.以此为出发点,介绍了世界著名的大学科技因,总结其特点,提出了中国大学科技团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异地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科技园主园以外,在不同城市建立起来的大学科技园。异地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功能是孵化企业和创业支持,作为连接大学、企业、政府的载体,异地大学科技园承担着多重角色,充分发挥大学的创新辐射作用。在促进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培育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大学科技园借助政府推动创新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自身的创新机制的建立,充分实现各项功能,为大学产学研以及区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北京科瑞尔思科技有限公司、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校企合作方面的试点性成果为基础,总结介绍经验,并从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以新竹和班加罗尔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礼智 《城市问题》2007,(10):91-95
硅谷模式是世界各地科技园区效仿和推崇的对象.基于对硅谷模式模仿与创新的视角,以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为例,剖析了两大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魏晓卓  吴君民 《价值工程》2012,31(20):240-241
以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为例,探讨南徐学院如何申办与建设好会计学专业,力争使之成为独立学院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4.
张咏梅 《价值工程》2014,(22):252-253
专业情意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在教师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首先了解国内关于顶岗实习生专业情意的研究现状,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日志和访谈等方式,对湖北科技学院英语专业顶岗实习生的专业情意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最后,分析影响顶岗实习生专业情意发展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欢  王健  李金凤 《价值工程》2011,30(13):223-223
集成电路工艺学是沈阳化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应用广泛、内容更新速度快。文中结合当前本科教学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登霞 《价值工程》2014,(23):230-231
本文探索昆明理工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效,研究其对省内大学英语教师共同体建设发展的推广意义及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实现培养实用型工程人才目标的一次重大改革。笔者吸取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与德国巴登-符腾堡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合作的经验,分析产学合作教育的特征,得出一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关系、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定目标等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结合地方工科院校的特点,以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情况为背景,研究了从学生遴选到师资力量培养等一系列"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过程的具体步骤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