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10):170-172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其外语教育相对落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景颇语(或载瓦语)专业的126名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景颇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较高,课堂上的交际行为最容易导致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分析了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较高的原因,从课堂教学视觉探索减轻景颇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郑颖  高延芳 《价值工程》2012,31(25):168-170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弹性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原生经济资源之一,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景颇族作为德宏州的主体民族之一,人力资源的数量比较充裕,但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影响了自然、能量、信息等经济资源向经济发展优势和区域财政优势的转化。实施人力资源培训工程,提高景颇人民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素质,对于提升景颇族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构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区经济发展问题是困扰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一大瓶颈,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尤为突出。景颇族山区经济发展具有其他内地山区经济不同的障碍,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发展景颇族山区经济,对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及边疆民族聚居的山区经济发展路径有着探索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景颇族山区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发展景颇族山区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景颇族山区经济发展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4.
景颇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2011年国家人口较少民族扶持规划政策将扶持对象的人口规模上调到30万人口以下,景颇族被正式纳入国家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范围,在新政策的推动下,将为景颇族的社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人口经济学视角出发,概述国家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演变及影响,对景颇族人口经济发展要素进行分析,从外部环境角度提出政策扶持要素的重点和区别性投入建议,并就景颇族内部的人口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西藏堆龙德庆县庭院经济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庭院经济是一种对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西藏堆龙德庆县近年来庭院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困境与瓶颈,为西藏庭院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对此及建议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大的背景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需要。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也提出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由此可见,发展庭院经济是使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方式。发展庭院特色种植针对抚远市浓桥镇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该镇发展的特色产业。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种植风险两方面的调研,在种植果木、花木、花卉、药材、  相似文献   

7.
我国边疆地区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由于受到历史原因和基础条件的影响,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如何制定适于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特点出发,结合景颇族实例进行相关分析,提出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构建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海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5):43+172-43,172
在新农村建设中,庭院经济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式。发展庭院经济要走产业化、市场化、养殖规模化之路。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完善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9):229-231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数据分析方式对德宏傣族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进行详实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德宏地区傣族景颇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存在较大差异,且傣族的焦虑感要远远高于景颇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语言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认同感差异及民族性格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与市场》2006,(12):10-11
陇川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山水相依,是全国景颇族最集中的一个县,县内景颇族人口4.6万人,占全国景颇族总人口的36.4%,2006年陇川县被命名为“中国目瑙纵歌之乡”,“景颇族目瑙纵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1.
何愈国 《价值工程》2013,32(5):314-316
人类生存离不开生活环境,环境是评价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西部大开发必须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环保问题。本文站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阐述了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分析了西部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探究了建立西部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途径,具有开放性视角。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随之带来物流产业的发展。由此对我国的物流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并推动其日益现代化。文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物流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发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社会前进的动力。在生态经济模式下,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效协同,有助于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体验。然而,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遇到了瓶颈,生态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论文对生态经济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生态经济的环境保护现状及问题,探索基于生态经济的环境保护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们正面临着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出现这一问题的主因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采量逐步增加,而随着开发工作的推进,人们往往会忽视地质环境受损情况。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危害,甚至导致人员伤亡。所以该现象需要得到高度关注,人们要提高对地质环境利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将二者整合起来,构建更加完善的灾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星级酒店的餐饮产品和服务已不仅仅限于高层次消费者。然而酒店真的应该毫无选择地开门迎客吗?文章从分析酒店业餐饮目前面临的市场环境入手,通过与社会餐馆作比较,阐明了酒店餐饮经营思路改革的必然性和经营策略选择。文章试图揭示酒店餐饮经营规律,从而促使酒店餐饮经营适应市场的需要,以期达到有利于提高酒店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活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人民休闲、度假的良好方式,因此,广西的旅游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而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文章在研究、分析广西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合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以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旅游景区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了异质性活文化资源战略对旅游经济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物和情境综合体的民族活文化资源,是具有异质性的资源;只有打造这样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才能够获取旅游经济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认为在进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认识到异质性资源自身的特点,只有民族文化资源保持原有的特色,保持其活力和生机,才可能具备可持续的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研究结论将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战略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此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也是提高我国民众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进行探究,分析其创新措施十分重要,论文以此为核心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We examine mobility between core, periphery, and the ethnic economy in a sample of Cuban exiles. We analyze, first, hypotheses involving the relative magnitude of exit rates from given origins, and, second, hypotheses positing effect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on exit rates. Regarding the first type of hypotheses, we argue that the presence of an ethnic economy requires modification of predictions in the segmented economy perspective. Data support our argument. Concerning the second type of predi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movement into the periphery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number of relatives in the U.S., movement into ethnic economy employmen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number of relatives living in same city as respondent, and movement into self-employmen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education, intention to return to Cuba if communism were overthrown, and taking a university-level course,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living in a Cuban neighborhood. As a whole,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exception of movement into the periphery, individuals with more resources are more prone to mo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