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设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民  吕方  王艳丽 《价值工程》2010,29(25):29-3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给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外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实践经验,提出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并在结合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金融状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建立黄河三角洲区域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最后就建立产业投资基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黄河三角洲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其中,四大临港产业区(指山东省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发展,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环节,是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东营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山东企业管理》2010,(2):20-31
以陆促海,以海兴陆,统筹海陆两种资源,加快海陆产业对接,推动海陆产业联动。可以设想的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规划必将融合为一体,成为新的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工商部门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目的。当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山东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战略举措,对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于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莱州市立足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失业职工、农民工和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充分发挥市就业训练中心、各职业学校和镇街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将迎来开发热潮,“十一五”期间,15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将使这里变成高效生态经济区。  相似文献   

9.
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同家战略.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市融合交汇,东营市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实现这两大国家战略.这对防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为山东省和滨州市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然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容易带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环境污染的不断扩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发建设必须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公认的环境污染的肇事者,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在严重地污染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人们了解企业环境政策、环保成果和进行预测决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邓水兰  刘雪斌 《企业经济》2012,(12):131-136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借助城市经济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经济圈的实践,已表明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为此,根据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应采取打破体制障碍、加强立法保障、深化产业分工、强化地区协作、拓展对外合作、完善城市体系、培育副级城市等措施来整合"汉昌沙"城市群经济圈,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统筹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曹黎明  张镭  朱冉  胡明 《价值工程》2011,30(10):180-181
陕西黄河湿地是由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洛河三条河流交汇而形成的,交汇处主要以河床漫滩为主,由河流水面、江心洲、滩涂、泛洪平原及部分低阶地组成,是典型的河流湿地。近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发利用湿地的强度越来越大,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退化明显。因此研究和保护这一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将河流湿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西南地区正在实现整体崛起,促使东快西慢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变为南快北慢。西南地区整体崛起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既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结果,更是该地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结果。西南地区整体崛起对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战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但是西南地区崛起不能过高估计,存在的短板不容忽视。保持西南地区崛起态势,需要从若干方面着力:国家应当持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南地区应当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绿色发展示范区;构建“钻石”型城市群落,着力打造中国区域经济第四增长极;拓宽“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相似文献   

14.
如何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污染控制机制,是当前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法律保障、权益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尽快制定黄河三角洲排污权交易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确定适合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需求的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等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核心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黄河三角洲排污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公共产品供给的机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存在着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同时,由于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和地方利益保护,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反过来限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进程。文章研究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提出了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的横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以此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程军 《价值工程》2012,31(30):88-89
洽川湿地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湿地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发展,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退化明显。为了保护湿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对陕西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程 《价值工程》2012,31(2):317-318
文章通过对欧洲和泛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的分析,指出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深层次的动因,并基于贸易创造的视角,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所获得的福利效应。文章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能否获益与欠发达地区供需曲线的弹性和地方政府的保护程度有关,并认为欠发达地区选择合作区域是一个动态的权衡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区域合作体制的研究——以法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主要从制度建设出发,强调要确保地区经济合作的顺利进展,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外,更需要建立大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与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包括政府适度干预的协调机制、区域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和区域合作的功能性协调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增长,美国作为区域合作先发国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财税规则,包括多元化财政融资、区域合作财税优惠、合作组织财政职能、财税收益分配补偿、财税争议纠纷处理等规则。我国可吸取美国的有益经验,逐步扩大地方税权,加强财税规则顶层设计;加大国家财政支持,构建多元化融资模式;搭建区域合作组织平台,负责资金运营与维护;实施区域合作税收优惠,进一步优化合作环境;合理平衡区际财税利益,构筑多元纠纷裁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