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4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2%,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4万亿元稳步增长到2016年的74万亿元。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中国经济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而每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30%,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国惯例,每年年底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框定来年的经济政策。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的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大亮点。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10万亿信贷增长,显示了中国政府运用经济政策的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王蔻华 《辽宁经济》2006,(10):36-37
据预测,“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7%以上的高增长速度.2010年GDP总量将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2万亿美元以上.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将从2000年的3.4%增长到2010年的5%以上.而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将成为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张君 《中国经贸》2010,(7):10-13
2009年,在阴霾未散的金融危机笼罩下,全球经济依然在痛苦中煎熬。作为危机中表现最好的新兴经济体,中国通过经济刺激计划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率先从危机中复苏。但身处“后危机时代”的关键一年,2010年中国经济的形势并不明朗,经济激励政策是否退出;  相似文献   

5.
石建勋 《西部论丛》2008,(12):56-58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经济衰退,国务院近期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到2010年年底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远远大于1998年所采取的投资拉动内需的规模。此次政策调整释放出“保增长”的强烈信号,有助于防止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对稳定资本市场的预期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刚 《沪港经济》2009,(3):56-57
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方案以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也不例外,出台了4万亿扩大内需的政策,并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相似文献   

7.
假性繁荣     
《浙江经济》2012,(7):59
无可否认,正是在美国两轮的"量化宽松"和中国的"4万亿"这两剂强心针的积极刺激下,全球经济才又开始"生龙活虎"了。2011年的第一个季度,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始于2007年12月的美国经济衰退于2009年6月结束,历经18个月。从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美国经济继续呈复苏态势,GDP呈现6个季度的连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英国《金融时报》11月9日】2009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人感觉有些意外,在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GDP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截至到9月份,投资增长速度同比超过30%),而投资增长不仅受益于中央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重要的是信贷的超常规增长,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9年,为继续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力图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为此政府近期密集出台了多项促进消费的新政策。如果说,4万亿刺激方案是政府刺激经济的第一阶段,那么随后提出促进消费的新政策则是中国已经进入政府刺激经济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金融业造成重创,然而置身全球经济衰退大潮,中国经济并不能因此而独善其身。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逐渐明朗的经济下行趋势,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意味着中国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拉开了序幕。到2010年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政府将增加4万亿元投资,对经济进行最为直接的拉动。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随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13.
戴险峰 《中国经贸》2012,(15):16-21
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了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当时甚至有转化为萧条的可能.于是各国纷纷推出强力的政府刺激计划,包括现在备受争议的中国4万亿刺激.以至于2009年流行着"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了"这么一句话.大萧条的记忆尚存,大家想到的自然都是针对萧条的方子. 但是,4年过去了,世界经济并没有明显好转.尽管美联储将联邦资金利率降到了零区间,但是美国的复苏艰难而缓慢,失业率长期高于8%.欧洲则在政府赤字的重压之下,陷入债务危机.而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中国,最近的GDP增长又一次"破八",似乎出现了硬着陆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期。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08年全球产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增长2.8%,2009年为-0.6%,2010年全球产出增长率预计为4.8%,达到74万亿美元。在经历了2009年的战后首次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2014,(11):17-17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将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被第一”之余,也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的飞速增长对全球经济能有多大好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课题组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全面地测算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盛顿观察》3月18日】中国经济“保八”是试探当世界经济看中国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经济保持8%增长率”的目标,让国内外为之一震。中国强调,“保八”不是希望,而是目标。如果需要,中国愿意再投入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出口、发电量、物价都在下滑。2009年中国的增长点在哪?有一个行业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在今年一季度加速扩张: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连创新高。1月1.62万亿,2月1.07万亿,3月份的官方数据还没有公布,但经济刺激计划和信贷政策宽松的大背景未变,保守估计也不会低于1万亿元。去年全年新增贷款额仅4.92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将大幅扩张。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的重大机遇与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全球经济、我国经济都将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财经     
《首都经济》2010,(1):11-11
联合国报告预测世界经济2010年将缓慢复苏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如目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得以持续,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缓慢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报告指出,发展中经济体将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发达经济体将无法在近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迅速启动了一系列的救市政策,有效地阻止了经济的迅猛下滑趋势。中国政府2008年也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于2009年推动银行体系发放9.69万亿贷款,2010年发放7.95万亿贷款,这些应急性的政策举措一举扭转了我国此前因为进出口下滑而放缓的经济增速,2009年GDP增速达到9.1%,2010年GDP增速预计也将超过9%,均顺利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但在世界经济普遍回暖和强劲复苏的同时,世界各国对于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措施正在持续反思,对于后危机时期蔓延全球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也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