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素花 《农家之友》2009,(19):66-66
1主要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病。病菌仅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病株地上部矮化,变黄,重者枯死,造成白穗。  相似文献   

2.
小麦根部三大病害(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均为土壤带菌,苗期可致死苗,后期造成倒伏和白穗,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必须加强防治。秋播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主要揩施有:  相似文献   

3.
小麦苗期出现叶片发黄、死苗现象,中后期出现根腐、白穗等现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小麦苗期就感染了病害。生产上在小麦苗期就应该注意防治病害。如果错过防治适期,到后期麦田郁蔽、施药困难,防治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导致病害很难控制。现重点介绍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梭条花叶病的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几年来山东省小麦全蚀病发生的实际情况,研究阐述了小麦全蚀病的主要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等,并总结研究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控制全蚀病对小麦等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介绍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病株症状,分析其发病条件.探讨药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症状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苗期,病菌除危害辣椒外,也危害番茄、茄子,有时也能危害黄瓜、甘蓝等幼苗。猝倒病在种子萌发后出土前即可侵染而造成烂种。在幼苗出土后长出真叶前即可发病。病苗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迅速凹陷,不见病苗萎蔫便猝倒死亡,基部收缩成线条状,也叫“卡脖子”。此病发展速度快,数天便可蔓延引起成片猝倒。病菌也可侵染果实引起烂果。  相似文献   

7.
1.症状。西瓜苗期至结果期均会发生西瓜枯萎病,一般以结果初期和中期发生较重。该病主要危害西瓜瓜蔓和根部,幼苗受害则芽苗腐烂而不能出土,或出土后猝倒。根部发病则根变细、生长衰弱,节间缩短,茎基部外皮纵裂且有胶质物溢出,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妨碍水分上升,引起茎叶凋萎。初感病的植株,白天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反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最终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8.
介绍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病株症状,分析其发病条件,探讨药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萝卜黑腐病俗称黑心、烂心 ,是全国性的常见病害。萝卜根内部变黑 ,便失去商品性。此病还危害白菜类、甘蓝类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一、症状识别危害叶和根。叶片发病 ,叶缘多处产生黄色斑 ,后变“V”字形向内发展 ,叶脉变黑呈网纹状 ,逐渐整叶变黄干枯。病菌沿叶脉和维管束向短缩茎和根部发展 ,最后使全株叶片变黄而枯死。萝卜肉质根受侵染 ,透过日光可看出暗灰色病变。横切看 ,维管束呈放射线状变黑褐色 ,重者呈干缩空洞。细看维管束溢出菌脓 ,这一点要与缺硼引起的生理性变黑相区别。二、发生原因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引起。与白菜黑腐病因…  相似文献   

10.
萝卜黑腐病俗称黑心、烂心 ,是全国性的常见病害。萝卜根内部变黑 ,便失去商品性。此病还危害白菜类、甘蓝类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一、症状识别危害叶和根。叶片发病 ,叶缘多处产生黄色斑 ,后变“V”字形向内发展 ,叶脉变黑呈网纹状 ,逐渐整叶变黄干枯。病菌沿叶脉和维管束向短缩茎和根部发展 ,最后使全株叶片变黄而枯死。萝卜肉质根受侵染 ,透过日光可看出暗灰色病变。横切看 ,维管束呈放射线状变黑褐色 ,重者呈干缩空洞。细看维管束溢出菌脓 ,这一点要与缺硼引起的生理性变黑相区别。二、发生原因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引起。与白菜黑腐病因…  相似文献   

11.
一、小麦缺素症症状 1.缺氮型黄苗:主要表现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叶片窄小直立,叶色淡黄绿。老叶叶尖干枯,然后由叶尖开始向下干枯.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基部叶片枯黄,茎有时呈淡紫色,植株矮小,分蘖少,根数少,根量小,穗数少.成熟早,产量低。  相似文献   

12.
一、茉莉花白绢病 该病是茉莉花的重要病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较严重。病株生长衰弱,甚至枯萎死亡。1.症状特点。该病主要发生在植株近地面的茎基部,感病植株茎基部变成褐色,腐烂,致使茎叶萎蔫,严重时植株枯死。腐烂的茎部皮层易剥落,病组织上长出1层白色绢丝状物,即菌丝,边缘呈放射状。  相似文献   

13.
一、甘薯黑斑病危害的主要症状 (一)发病的薯苗会在其基部白嫩部分产生梭形或长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种薯和幼茎都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湿度大时病部长出黑色刺毛状物。病苗插到大田后,叶片往往发黄脱落;生长缓慢,甚至造成死苗缺株。(二)薯块发病产生  相似文献   

14.
——根腐病 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变黑,严重时整叶变黑焦枯;植株主根和茎根变黑,根瘤菌减少。在防治上,对发病植株要及时用灰粪拌磷钾肥点蔸或开沟埋施,并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律1000倍液淋蔸。 ——赤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先由赤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型或椭圆形赤色斑点,以后病斑中央稍凹陷赤色变浅;茎或叶柄发病初期也是由赤色小点扩大成条状赤色病斑。在春冬温暖潮  相似文献   

15.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全世界记载的小麦病害有200多种,我国发生较重的有20多种,包括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小麦叶枯病、病毒病、黑穗病等。本期节目将从小麦病害的发病症状、分布区域、特征特性、生长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五个方面来介绍其识别与防治,希望能够给听众朋友们带去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茶苗立枯病主要为害茶苗茎基部 ,新梢也可受害。为害初期茎基部呈暗褐色圈形病斑 ,然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椭圆形 ,病斑中央灰白色 ,略凹陷 ,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拉点 ;后期叶片枯萎脱落 ,以致全珠枯死。其防治方法是 :加强苗木检查 ,及时拔除苗圃病株 ,减少再侵染机会。发病初期喷施0 7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可抑制病害扩散与蔓延。调运茶苗时应严格检验 ,以杜绝病苗进入新辟茶园茶苗立枯病的防治@罗纲要$安徽省黄山茶业学校  相似文献   

17.
一、辣椒死苗的原因、症状1、猝倒病 :从播种到移栽都有发生 ,小苗在两片子叶平展至两片真叶期发病最重 ,开始时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逐渐变成黄褐色 ,然后缢缩成线状 ,病苗还未凋萎就猝倒在床面上 ,3~4天时间就可导致成片幼苗猝倒。在种子萌发时 ,此病会引起胚芽和子叶腐坏 ,幼苗还未出土就坏死。若苗床湿度大 ,能看见病苗体表及附近泥土上长出的白色絮状菌丝体。2、苗期灰霉病 :幼苗色浅 ,子茎、子叶和叶片发病处呈水浸状 ,叶尖变黄 ,后扩展到幼茎 ,幼茎病部缢缩处呈灰白色 ,组织软化 ,表面生有大量灰色霉层。从缢缩处折倒 ,叶片枯萎、…  相似文献   

18.
一、炭疽病。此病多发生在夏季多雨天气。在瓜蔓和叶柄受害初期,呈近圆形的黄褐色的水渍状(稍凹陷),后变黑包,叶片上病斑呈黑包的晕圈;果实上受害初期,呈圆形淡绿色渍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大斑,并发生龟裂。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淡红色的粘质物;干燥时,皮下果肉干腐龟裂。 二、蔓割病,也叫枯萎病、萎蔫病。是西瓜生长期间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尤以结瓜初期发病最多。在幼苗期。受害植株的子叶萎蔫下垂,以后茎基部变褐,蔓延到30厘米左右时,发病植株的茎部叶片首先萎蔫下垂,以后向高节位扩展,直至全株死亡。在结瓜初期,发病植株的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变成褐色后发生纵裂,常溢出胶质物。  相似文献   

19.
一项名为“玉米茎基腐病病原及其防治技术研究”的科研项目日前在杭州通过专家鉴定。它修正了长期以来的错误观点,为这种病害的合理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玉米茎基腐(青叶)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个重要病害。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时,整株叶片会出现青灰色干枯,根和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的早死现象,有的则果穗下垂,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为镰刀菌,这为此病的合理防治增加了难度,使之成为玉米的“疑难杂症”。浙江东阳玉米所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等单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早4∶30-4∶55播出,节目全文可登录www.ngx.net.cn。《小麦病害防治技术》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全世界记载的小麦病害有200多种,我国发生较重的有20多种,包括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小麦叶枯病、病毒病、黑穗病等。本期节目将从小麦病害的发病症状、分布区域、特征特性、生长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五个方面来介绍其识别与防治,希望能够给听众朋友们带去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