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前民营科技企业产业化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近年来,民营科技企业产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其表现形式就是工业总产值每年大幅度增长,以中关村开发区为例。 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工业总产值从 1989年的 5.5亿元增加到1994的60.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2.4%。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在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等领域,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和产值占一半以上。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新体制取得重大进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身就是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高新区抓住国内外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时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八五"期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353.4亿元,年均增长105%;总产值2961亿元;利税402.3亿元,年均增长117%;出口创汇53亿元,年均增长100%。1996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00亿元,工业总产值2100亿元,利税240亿元,出口创汇38亿…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高科技企业由148家迅速发展到3600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51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元,上交国家税费6亿多元,四项主要指标年平均以40%持续高速增长。1993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100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5亿元,上交国家税费3.3亿元,出口创汇0.7亿美元,各项指标平均比1992年递增35%以上。目前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有12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112家;工业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57家;有9家高科技企业被评为北京市“经济百强”、4家企业进入电子部“百强企业”行列;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和高效节能环保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在国家没有直接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较好的发挥了领先试验和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4.
八面来风     
“九五”实施“火炬计划”五大目标: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年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技工贸总收入达5000亿元;累计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2000个以上,其中1/3的产品可以出口;全国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0000家,形成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团1000个,过10亿元的100个,50—100亿元的10个;造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经营、管理人才50万人,其中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1000人,组织培训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伴随“火炬计划”的实施而建立,自1988年启动以来已走过10年多的路程。“火炬计划”的思路是以全国星罗棋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以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核心,以项目为主导、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国务院于1991年和1992年先后批准建立的52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到1997年区内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3681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530家,实现技Xi贸总收入3387亿元,比1991年增长超过对倍;利税实现349亿元,比1991年增长超过41倍;出口创汇sl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超过sl…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评价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1992年以来,我国高新区取得了迅猛发展。1996年底,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为高新区企业)已达1.3722万家,职工总数114.3295万人;年技工贸总收入已达2300亿元,年利税240亿元,年出口创汇40多亿美元;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已达405家,过10亿元的企业已达31家;高新区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品已占  相似文献   

7.
1991年3月,作为实施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步骤,作为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济南开发区宣告建立。8年过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截止到1998年底,济南开发区的工业产值从1991年的3.2亿元增长到6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从3.3亿元增长到75亿元,实现利税从0.28亿元增长到7.7亿元,财政收入从0.2亿元增长到1.88亿元。  相似文献   

8.
<正> 一、西部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及成效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于90年代初期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批2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占5个,他们是西安、成都、重庆、桂林和兰州;1992年11月国务院设立第二批2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占7个,即乌鲁木齐、包头、宝鸡、绵阳、贵阳、昆明和南宁;1997年7月国务院又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连同1988年批准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目前全国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53个,其中西部有13个,占24.5%。  相似文献   

9.
为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我国先后兴建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她作为知识经济的“先行者”,从一诞生就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业绩。至1997年底,全国高新区累计实现产值3200亿元,利税320亿元,出口创汇5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1%、74%、52%。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于1988年建立,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53家高新区中排名前列。就经济运行状况来看,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园区循环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园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实施火炬计划的基础上,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余年的建设,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了114+1家,这些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年来,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近40%。据对88家国家高新区5.7万家企业的统计,201 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3425.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2.3%;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  相似文献   

11.
珍惜机会抓住机遇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肖有水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3月,当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3000万元,实现利税750万元,出口创(节)汇56万美元。1992年全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5亿元,实现利税2100万元,出口创(...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于1988年正式批准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决定在北京中关村兴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中央和国务院又明确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我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序幕。20年来,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国家高新区)构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布局,已成为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前沿阵地。今天,国家高新区已形成“54+1”的新格局,正步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昔日这里是一片荒滩沼泽,如今已变身为一座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8万的现代化科技新城。经过17年的快速发展,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完成破茧成蝶的完美蜕变,创造出了累累硕果。“全国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一个个荣誉称号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有力历史见证和注脚。截至2007年底,威海高新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404亿元,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5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超过30%。  相似文献   

14.
十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敏锐洞察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把握机遇,及时作出了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部署,于1988年5月批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同年8月又批准实施了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从而开始了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伟大实践,拉开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科技园区创办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下设马尾、洪山、仓山三个科技园.作为52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福州市科技园区肩负着"科教兴国",发展福州地方民族高科技产业、抢占科技战略至高点的重任.经过10年努力,在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相结合、培育支柱产业、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至1997年底,累计兴办科技型企业22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8家,25个高新技术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56个高新技术项目列入省火炬计划;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41.48亿元、出口总值2.66亿美元.1997年科技园区在掀起新一轮产业创业热潮中重点实施了上规模、上台阶的高新技术项目34项,总投资38.49亿元,吸收入园企业3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亿元,总收入58亿元、利税2.8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2年列入国家级开发区以来,发展形势喜人.到1993年底,已有各类工业企业18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2家,高新技术项目113个(其中列为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4个);完成产值1.06亿元,利税1830万元,创汇6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倍、1.5倍和1.2倍.我们体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需要的环境,比一般开发区更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新技术是一个强力的助推器。而汇聚了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是这个助推器的生产线。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聚集创新资源、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载体,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蓄了力量。目前,山东省拥有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山东省高新区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呈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发区区域竞争力日益增强。截止到2004年底,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98家,实现技工贸收入1643亿元,工业总产值1543亿元,工业增加值432亿元,实际缴税80亿元,出口创汇24.5亿元。  相似文献   

18.
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二十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起,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设立56个国家高新区和众多的省级高新区。二十多年来,高新区持续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创新”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自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已经走完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改革与发展中以其丰硕的成果和创新的特点,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了经验和示范,她为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科技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13年来建设和发展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先进科技成果应用,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